神秘的大佛

连趣网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一个用户
查看: 5305|回复: 17

【我的连藏杂谈】连语文抄话雅俗

[复制链接]

102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贵宾

Rank: 2

注册时间
2006年3月31日
在线时间
23934 小时
精华
109

贵宾杂谈活动奖

 楼主| 发表于 2011年5月3日 20: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nnff106 于 2011年5月3日 20:51 编辑

    抄录两则文字,一则是我自己的,一则是已故著名画家刘旦宅先生的。
                                                                                                              
    一九九零年上半年读高一的时候,我是连环画杂志的热心读者,曾参与了《中国连环画》“一题多文”栏目的征文,于是一则讨论“连环画的雅与俗”的短文成了我第一篇发表并获取稿费的文字:
    有人认为“俗”是贬义词,我不同意这种说法。“俗”是一种传统,是一种流传已久的风气。只要生活在世界上,谁都免不了要“俗”。人们对传统的东西都已习以为常,因此要使广大读者都读懂连环画就必须要“俗”。连环画又要创新,要有独到的地方,这就得“雅”。通常“雅”的东西只有文化水平较高的人才可欣赏,因而过分“雅”的作品一般读者是看不懂的,尤劲东的《红绿诗》,我想大多数人是很难理解的,相比而言人们会更喜欢《人到中年》。连环画中的“雅”与“俗”就仿佛鱼和水,一潭死水中有了几条活鱼,就有了生气;没有鱼,水是死水;没有水,鱼也不能生存。雅与俗两方面应该相辅相成。(《中国连环画》1990年第7期)
    文章原来要更长一些,一些例证和大量的庸见被编辑删去了。现在看这篇东西,文字粗糙,观点平庸,确实不值一提,但它却标志了我对连环画不再仅仅是感性的喜好,而是进一步渗入了理性的认识,尽管当时的认识还很简单浅薄。
    对于连环画而言,雅与俗是鱼水交融相辅相成的关系。“俗”如“水”,是背景画面,是基础前提,没有它,连环画就没有了存在的凭据;“雅”如“鱼”,是颊上添毫,是画龙点睛,没有它,连环画也就缺失了灵动的生气。换一种更形象的说法,“俗”是皮,“雅”是毛,皮能满足最基本的需求,毛则能在保暖之余更多了漂亮美观的价值,更何况二者间还有着“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关系——这是我二十多年前的看法。到了现在,认识虽有了变化,但俗与雅不可分割依旧是我观点的核心。
IMG_1782.JPG IMG_1783.JPG

102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贵宾

Rank: 2

注册时间
2006年3月31日
在线时间
23934 小时
精华
109

贵宾杂谈活动奖

 楼主| 发表于 2011年5月3日 20: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nnff106 于 2011年5月3日 21:04 编辑

                                                              
    如果说二十多年前,关于连环画的雅和俗,我主要是为“俗”辩护的话,现在的我则想为“雅”多说几句;因为二十多年前我所看到的多是一味求“雅”而忽略大众审美的现象,而现在听到的则更多是贬低艺术排斥高雅的声音。
    把“艺术”排斥于连环画之外,也就等于将“雅”与“俗”割裂。连环画是大众读物,也是一门艺术,它不仅承担着知识普及文化宣传的作用,也具有提升民众欣赏层次审美水平的功能,前者是“俗”在发挥作用,后者则得更多借助于“雅”的力量。
    “俗”是大众喜闻乐见业已习惯了的表现形式,“雅”则是为作品注入更多文化的气息和个性化的追求。“俗”对应了大众的普遍性审美心理,常常流于套路化平庸化;“雅”对应了个体的才性修养和创造力,也容易流于晦涩偏狭而只能孤芳自赏。两者各自的极端化呈现,都不是我所喜爱的。在两个极端之间,我宁愿取其交集,选择一条中庸的道路。
    人微言轻,也许名家的话更有说服力:
    至于创作,一是要有高的境界,高的品位,二是要让人理解,让人感动。因此,雅俗共赏是我创作的基本点,三百年后留作空论孤芳自赏的清高气概不敢恭维。……如果外行喝你个满堂彩,内行在频频摇头,你在台上唱的有什么味道,要内行的赞誉也要外行的喝彩,你的艺术才有生命,才充满活力。再说,外行进得这个门来,为的也是得到欣赏上的满足,这就是他们的追求,他们一旦进了门,就在不断地追求内行的门道,不断地向内行靠拢。有出息的艺术家,应该是一位培养欣赏者的教师,你的艺术魅力要能够感化欣赏者的心,能够提高欣赏者的水平。……艺术家的责任在于提高观众的欣赏水平,如果艺术家一味迎合观众,那么,艺术家和观众就没有什么区别了。如果观众响应了艺术家,那么,观众和艺术家就只有职业的区别而无艺术沟通的障碍了。艺术创作的要求是提高,艺术普及的要求也是提高,普及水平的提高是促进创作水平提高的动力,观众有极高的欣赏水平,平庸的艺术家就难以招摇撞骗了。
    这些文字摘自刘旦宅的艺术文集《对比艺术》一书(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中的《三家妙荷》一文。虽是讨论国画,我觉得放到连环画领域也非常恰当。徐淦先生为王叔晖先生所拟的挽联也包含了相近的意思——“将提高者普及,将普及者提高,善始善终,真同道也。在红花为绿叶,在绿叶为红花,洁来洁去,岂常人乎?”
    艺术含量高的作品往往具有更强的艺术感染力,它不仅能图解文字,更能满足读者的审美喜好,带给读者由视觉到心灵的冲击。当我们否认连环画中的“艺术性”拒绝高雅的时候,其实我们已经是连环画中的“艺术性”与“高雅”的受惠者了,我们忽略了在欣赏连环画时所收获的快乐很大程度上正是缘于作品中的“艺术”与“高雅”。不论我们是否承认,即使对于最顽固僵化的头脑,雅俗共赏的优秀作品也总是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而我们的审美水平也随着与这些作品的频繁接触而不断提高,除非我们自始至终接触的都是没有艺术只俗不雅的低端作品。
    尊重“俗”不代表就是一味迎合大众的欣赏口味、审美水平而抹灭个性的艺术创造;追求“雅”也不代表就是钻进象牙塔里制造只有少数人才能看得懂的所谓“阳春白雪”的艺术——艺术史上真正的经典大都是将雅与俗完美结合而面向大众的杰作。王叔晖与刘旦宅两位,都堪称创造了雅俗共赏的艺术杰作的画家。
    长久以来,“雅俗共赏”一直是艺术家们的追求。“雅”与“俗”各自拥有一爿无限广阔的天地,即使两者之间的交集也是一个难以穷尽的范畴。说的模糊一点,只要不是走到极端,任何极端之外的点都属于两者之间的交集,只是“雅”“俗”的比率搭配各不相同而已:同是雅俗结合,有的是俗的成分多一些,有的是雅的色彩重一些,而对雅俗比率的认识还随着时代风尚个性气质的不同而呈现出错综复杂的样貌;换句话说,不同读者对“雅”的接受度也有着区别。有些作品中的“雅”我能欣赏,有些却不能,但这却不妨碍别的读者从中获取阅读的快感、审美的享受。
    所以,尽管至今依然对很多“雅”的色彩过重的连环画还不能完全欣赏,但我敬重画家的努力创造,虽不能至,心向往之。作为普通读者,我也不愿妄自菲薄,艺术绝不是只供少数专家赏玩的东西,审美需求,人皆有之;唯愿不断地丰富自己提升自己以期能领略更多作品的美。
    当年的连环画已经不再是大众的普及读物,而被重新包装成了少数人怀旧把玩的收藏品。当年的懵懂少年,而今也已经霜鬓渐染人至中年。被连环画滋养长大的一代,因了怀旧的心理,喜好难免还和过去一样;不过,欣赏的能力也应该水涨船高,否则也对不住那么多人民艺术家所创作出的杰出作品。刘旦宅先生所说的“观众和艺术家就只有职业的区别而无艺术沟通的障碍”是一种理想化的境界。读者虽不一定能达到与画家沟通无碍的境界,却完全可以在阅读优秀连环画的过程中自觉不自觉的提高自己的欣赏水平,以求更好地与作品与画家交流。毕竟“艺术普及的要求也是提高”,而连环画正是一种旨在普及的艺术样式。
IMG_2128.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43

主题

8万

帖子

19万

积分

禁止访问

和谐号节度使车站四街都知兵马事

注册时间
2007年4月29日
在线时间
34740 小时
精华
13

宝贝展示2我最爱的七八十年代连环画品连谈兵杂谈活动奖家乡美摄影奖连趣十周年竞赛DIY大比拼奖

发表于 2011年5月3日 20:2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b]一曲肝肠断 天涯何处觅知音[/b]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43

主题

8万

帖子

19万

积分

禁止访问

和谐号节度使车站四街都知兵马事

注册时间
2007年4月29日
在线时间
34740 小时
精华
13

宝贝展示2我最爱的七八十年代连环画品连谈兵杂谈活动奖家乡美摄影奖连趣十周年竞赛DIY大比拼奖

发表于 2011年5月3日 20:3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b]一曲肝肠断 天涯何处觅知音[/b]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85

主题

4万

帖子

8万

积分

连趣总理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注册时间
2011年4月12日
在线时间
15460 小时
精华
5

DIY大比拼奖

发表于 2011年5月3日 20:31 | 显示全部楼层

[em207]

佩服,在连环画进入最低谷的时期连环画竟然还能对年少的倪老师吸引如此巨大。难怪有今天的见识!!![em188]


一九九零年上半年我读初一。

点评

相距不远,也都是一个时代的,连冬至老弟。90年代初的连环画杂志上还是有不少好作品的。  发表于 2011年5月3日 20:49
1990年上半年我读小学四年级  发表于 2011年5月3日 20:32
不畏人知畏己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2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贵宾

Rank: 2

注册时间
2006年3月31日
在线时间
23934 小时
精华
109

贵宾杂谈活动奖

 楼主| 发表于 2011年5月3日 20:32 | 显示全部楼层
刘旦宅的连环画当得起“雅俗共赏”四个字
IMG_1895.JPG IMG_1896.JPG IMG_1898.JPG IMG_1899.JPG IMG_1901.JPG IMG_1903.JPG IMG_1904.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主题

8659

帖子

1万

积分

连趣部长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注册时间
2010年8月19日
在线时间
4592 小时
精华
0
发表于 2011年5月3日 21:4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2

主题

8980

帖子

3万

积分

连趣副总理

大司马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注册时间
2010年4月10日
在线时间
3542 小时
精华
59

宝贝展示2连趣贡献奖我与连趣的故事品连谈兵杂谈活动奖DIY大比拼奖

发表于 2011年5月3日 23:23 | 显示全部楼层
88年上班时便开始订阅《中国连环画》,一直订到90年代末期,几次搬办公室,至今一本没有留下。“一题多文”是我感兴趣的一个栏目,很想投稿却一直没有投。

点评

停云兄88年就已经工作了,的确是前辈呀。连环画杂志到了90年代以后,质量越来越低,耐看的作品也越来越少了。  发表于 2011年5月4日 08:0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26

主题

2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连趣总统

我还没用力,你就倒下了。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注册时间
2010年5月21日
在线时间
10200 小时
精华
3

宝贝展示2贵宾

发表于 2011年5月3日 23: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碧海丹心 于 2011年5月3日 23:38 编辑

雅的最高境界应该是返朴归真,大雅似拙,并不是标新立异,故弄玄虚。真正的大雅,是具有清纯拙朴之气的,虽然不是以普及为目的,但却会得到很大程度的社会认同,这才是真正的雅俗共赏。

点评

非常赞同!  发表于 2011年5月4日 08:43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2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贵宾

Rank: 2

注册时间
2006年3月31日
在线时间
23934 小时
精华
109

贵宾杂谈活动奖

 楼主| 发表于 2011年5月4日 08:13 | 显示全部楼层
碧海丹心 发表于 2011年5月3日 23:33
雅的最高境界应该是返朴归真,大雅似拙,并不是标新立异,故弄玄虚。真正的大雅,是具有清纯拙朴之气的,虽 ...

是啊,艺术史上真正的经典多是面向大众雅俗共赏的杰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一个用户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连趣网 ( 京ICP备13010301号-1 )

GMT+8, 2024年11月24日 17:18 , Processed in 0.116097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