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连环画暴风骤雨

 找回密码
 注册一个用户
楼主: 南京吴钢

.

[复制链接]

109

主题

852

回帖

5956

积分

连趣副科长

注册时间
2006年7月21日
在线时间
8 小时
精华
5
 楼主| 发表于 2008年9月6日 11:45 | 显示全部楼层
<p><font color="#0000ff" size="4">  嘿嘿,哈哈哈。。。东强改的好!</font></p><p><font color="#0000ff" size="4"></font>&nbsp;</p><p><font color="#0000ff" size="4">  再说点罗贯中演义上的东东,不必当真,嗬嗬。</font></p><p><font color="#0000ff" size="4"></font>&nbsp;</p><p><font color="#0000ff" size="4">  诸葛亮出茅庐之时,还想功成之日即当归隐,哪知滚滚红尘中荣华富贵太过迷人,至死也不曾返乡。</font></p><p><font color="#0000ff" size="4">  古今颂扬的《出师表》,无非是一纸开动战争机器的宣言,争地杀人的申请,搞破无数家庭、将诸多健壮之士送于伤残死亡的黑手,字里行间,寻不到一丝一毫恤民怜弱的平民思想,诸多年来,无数文人雅士,不仅自己临表痛哭不知所言,还教导着一代又一代的稚子幼儿,对此精品细揣,感激涕淋。</font></p><p><font color="#0000ff" size="4">  诸葛亮对上司刘备,仁慈若老母,忠诚若猎犬,纯真若羔羊,即使对刘备的几个磕头兄弟,也是催眉折腰,但对诸如魏延之类无靠山的手下,却是横挑鼻子竖挑眼,对于他眼里的敌方,手段之阴黑,心肠之冷硬,令人发指。</font></p><p><font color="#0000ff" size="4">  客气时,面对诚实的鲁肃,孔明又哄又吓:若不准我文书,我翻了面皮,连八十一州都夺了,心烦时,将俘虏衣服脱了,红墨涂面,步行出阵,以此折辱司马懿,送女人衣物给司马懿,以企激怒对方出战这样的智慧,满街的小痞子都能想出来,豪情时,火烧博望坡,火烧新野城,盘蛇谷中烧得孟获三万藤甲军互相拥抱,伸拳舒腿,死于谷中,臭不可闻,最终连他自己都不安起来,“吾虽有功于社稷,必损寿矣!”他所担心的,并不是多少人亡家破,只是他自身的寿限。&nbsp; <br />  诸葛亮有堪称古今一绝的辱人本领,轻三寸舌,骂得王朗撞死马下,一纸书信,气死病中周瑜,曹真,对老者,对病残,全无怜惜之心,活脱脱一个索命鬼。&nbsp; <br />  正如周瑜所评价的,诸葛亮是奸猾之徒。</font></p><p><font color="#0000ff" size="4">  诸葛亮所谓的智慧,并非为人造福,而是为了如何置人于死地。除了用成堆的血肉给刘备几人造下安乐窝,对平民对社会,诸葛亮又有多大价值,多大意义?自我标榜“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的诸葛亮在战争激流漩涡中,为了他那点可怜的所谓忠心抱负,穷兵黩武,血流成河,一次次将无辜的军民,抛进战火的地狱,他狡猾的屠人点子,从纯粹的军事学角度研究,还可理解,可我们赞美崇敬的英雄,不应是为了个人或某小集团利益,置人民于战争水火的野心家。</font></p><p><font color="#0000ff" size="4"></font>&nbsp;</p><p><font color="#0000ff" size="4"> </font></p><p><font color="#0000ff" size="4">  长坂坡赵子龙一个人冲进曹营里救阿斗,刘备和诸葛亮脱了鞋狂奔了60多里地后,让张飞单枪匹马杀回去接应子龙。张翼德在桥头看见子龙时,他已经累的口吐白沫了,说的第一句话就是:这倒霉孩子真他妈的重!张飞说,兄弟你先闪吧我挡着,</font><font color="#0000ff" size="4">反正今天是没戏了,俺就一个人,让他们都来吧,拿钱砸死俺吧!</font></p><p><font color="#0000ff" size="4"></font>&nbsp;</p><p><font color="#0000ff" size="4"></font>&nbsp;</p><p><font color="#0000ff" size="4">  刘备问大冷天摇把鹅毛扇子的孔明为何要杀魏延,军师解释说魏延的后脑长了块反骨,日后必反。其实魏延当时带着头盔,孔明又没有过去摸一把,他怎么知道魏延脑后有反骨呢?按说孔明跟魏延以前也不认识,没理由一上来就要杀他呀?</font></p><p><font color="#0000ff" size="4">  原来是:当时魏延跟黄忠一起投奔刘备,当孔明从外面走进来的时候,魏延没有跟军师打招呼,这就是孔明要杀他的原因。</font><font color="#0000ff" size="4">其实魏延做事很努力的,没有看出他有一丝想造反的意思,不过孔明既然说他有反骨,那自然比别人说一千一万句都要有用。有很多事情都是先入为主,也有很多事情是无中生有弄假成真。</font></p><p><font color="#0000ff" size="4"></font>&nbsp;</p><p><font color="#0000ff" size="4"></font>&nbsp;</p><p><font color="#0000ff" size="4">  这世界上应该是没有任何完美的东西的,但如果说非要找出一个无限接近于完美的人来,那就会想到赵子龙,</font><font color="#0000ff" size="4">然而子龙并不快乐。</font></p><p><font color="#0000ff" size="4">  在桂阳的时候,子龙曾与一个叫赵范的人结拜为兄弟,后来二人饮酒时,赵范命其亡兄之嫂樊氏出来倒酒,子龙一见之下,惊为天人,赵范见二人眉来眼去之间似有万条情丝,于是便要成全他们俩,子龙当时是大怒而起,痛斥赵范。再后来刘备为其做媒,子龙亦不肯答应,说为了一个女子而败坏了名声,好男儿何患无妻!于是世人皆称子龙为真丈夫也。</font></p><p><font color="#0000ff" size="4">  赵云表面上很潇洒快乐,身边也一直不乏女人,但一直郁郁不乐,他一直在想念那个女人。有的时候有些人没有选择,真的没有,</font><font color="#0000ff" size="4">其实要是换作我的话,要是两情相悦,天塌下来也要把她抢过来。但我不是赵云,所以我无福领略他的完美,同样也无法体会他的痛苦。</font></p><p><font color="#0000ff" size="4"></font>&nbsp;</p><p><font color="#0000ff" size="4"></font>&nbsp;</p><p><font color="#0000ff" size="4">  那时候,打仗时都要互通一下姓名、官位和出身背景,刘备还好一些,他不知道从哪里弄来一本破家谱,非说自己的老子的老子的老子跟皇帝老儿的老子的老子的老子是一个人,这样一来虽然说起来比较拗口,但也能唬人一跳。张飞和关羽就惨了,张飞通常也只能大叫一声俺是燕人张翼德,而关羽在更多时候喜欢默不做声地上去就是一刀,颜良和文丑错就错在话太多了,跟吴钢似的。</font></p>

69

主题

1576

回帖

1万

积分

连趣部长

注册时间
2006年6月6日
在线时间
10 小时
精华
8
发表于 2008年9月8日 11:25 | 显示全部楼层
对楼主的文才、见地佩服之至,文章写得又很诙谐,调侃轻松,看的人很自在,许多地方又值得玩味![em207][em207][em207]

69

主题

1576

回帖

1万

积分

连趣部长

注册时间
2006年6月6日
在线时间
10 小时
精华
8
发表于 2008年9月8日 13:11 | 显示全部楼层
<p>写得有水平!!!把三国故事能解成这样,实在有新意啊,好!!!楼主别想911了,坚持写完啊!!!</p>[em185][em184][em193][em191][em207][em209][em170][em167][em140][em156]

69

主题

1576

回帖

1万

积分

连趣部长

注册时间
2006年6月6日
在线时间
10 小时
精华
8
发表于 2008年9月8日 13:19 | 显示全部楼层
<p>建议楼主写完,重新整编全文发帖, 以飨粉丝!!!</p><p>建议超长期置顶!!![em140]</p>[em170][em170][em170]

109

主题

852

回帖

5956

积分

连趣副科长

注册时间
2006年7月21日
在线时间
8 小时
精华
5
 楼主| 发表于 2008年9月9日 15:02 | 显示全部楼层
<p><font color="#0000ff" size="4">  都说历史是人民写的,但实际上大多数人民是不识字的!很多前人记载下来的东西不可全信!</font></p><p><font color="#0000ff" size="4"></font>&nbsp;</p><p><font color="#0000ff" size="4">  曹操能忍受养一白吃白喝不干活的闲人,原因是虽然徐庶不干活,但他也不为别人干活,我用不上,你们也甭想用。曹孟德一生杀人无数,但十有八九杀的是自己人,这八九中又有七八是误杀,在曹操身边做事相当于判了个死缓,具体缓多长时间得看你的表现了。但曹操所杀之人中,总结起来基本符合一条规律:有才,狂傲,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多嘴多舌。所以徐庶的一言不发倒恰好是保全自己的最佳姿态,不求有功,但求无过。</font></p><p><font color="#0000ff" size="4">  可惜了元直那满腹经纶啊!想那徐庶每每跟着众人一起开会研究,听着众人或者高明或者荒谬的言论,居然能忍住不发一言,实在是一件很痛苦的事。就好象一个高明的厨子整日对着满堂的佐料却不让他操刀;一个好色之徒每天对着一群美女却无能为力一样,人世间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此了。</font></p><p><font color="#0000ff" size="4"></font>&nbsp;</p><font color="#0000ff" size="4"><p><br />  杨修官不大,是一个主簿,也就是一个文书。平日里也就负责写个字整理个文件什么的。按说他一没有造反乱上,二没有违法乱纪,三没有损兵折将,也就是说因为他位低言轻,所以他连犯大错误的机会都没有。他的死完全是这小子咎由自取的。</p><p>  杨修自幼聪慧,远近闻名,所以免不了一个“骄”字。一个从小在别人的赞扬声中长大的人,修为好的话那叫自信,修为不好的话就叫虚荣了。一个过于自傲的人实际上是极端的自卑,而一个自卑过了头的人你最好不要去惹他。</p><p>  杨修的虚荣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屡次在人多的场合中抢曹操的风头。其实要说论起猜谜对对机敏反应之类的,杨修那是远胜于曹操,可关键的问题是你和曹操位置没摆对。</p><p><br />  杨修最后是死在所谓的“鸡肋”上,其实在曹操眼中,杨修还不如一块“鸡肋”。或许祢衡算得上一块,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至于许攸则接近于一条鱼,味道不错,丢了也可惜,但就是刺多了一些。杨修嘛,可以说是食之无味,弃之亦不可惜。要说起来,以他做的那些事说的那些话,曹操能忍他那么长时间,的确也不容易了。</p><p>  <br />  还有开玩笑要分场合,更要分人。有些人可以任意开玩笑,有些人的玩笑却是万万开不得的。这不:旷世奇才华佗去给曹操看病,去了以后胡言乱语地吓唬曹操,让曹操一怒之下给杀了。一代神医连个徒弟都没留下,可惜啊!</p><p>&nbsp;</p><p>&nbsp;</p><p>  祢衡其貌不扬,细长的身子上顶着个大脑袋,如同一个牙签上挑着一个大馒头,说话时还喜欢摇头晃脑,让人看得胆战心惊,生怕他那个细脖子承受不住,万一那斗大的脑袋掉下来可不是闹着玩的。<br />  有奇相必有奇能,祢衡有经天纬地之才,是出了名的大才子,孔融曾用四个字形容此人:不可多得。</p><p><br />  曹操成了汉丞相后,经孔融推荐召见了祢衡。祢衡一上来就把曹操手底下的一群人给骂了一顿,骂夏侯?的那一句最有意思:夏侯?可以称得上是完体将军。夏侯?的眼睛瞎了一只,最忌讳别人提到自己的残疾,听祢衡这么一说,差点没背过气去。然而曹操却没有生气,他反而让祢衡为之击鼓贺宴,命他做一个小鼓吏,祢衡欣然答应。</p><p>  第二天,祢衡穿着一身破衣服来到厅上击鼓唱歌,歌声悲壮莫名,旁边的宾客哭倒了一大片,曹操的手下喝令祢衡更衣,于是祢衡竟然当众脱光了衣服,一丝不挂,歌声不停。奇怪的是祢衡如此无礼而曹操居然没有杀他,只是派祢衡去劝降刘表。</p><p>  祢衡到了刘表那里,仍然是一顿讽刺挖苦,刘表的手下都要杀他,但刘表却也没有杀他,反而把他派到黄祖那里。到了黄祖那儿,没说上几句话,黄祖就把祢衡给杀了。</p><p>  这就是曹操狡猾之处,祢衡是天下名士,曹操如果杀了他,必将遭天下人所不齿。同样刘表也是这么想的,所以把他转派到了黄祖那里,而黄祖是个粗人,一句话不合便杀了他,平白无故地惹了千古骂名。</p><p><br />  祢衡为什么走到哪里都会被人讨厌,每个人都想杀他呢?祢衡就好比一个烫山芋,谁捧在手里都觉得烫,但扔掉却又被人指责为浪费粮食。原来这世上还真有这种人,有一技之长却玩世不恭,读书人称之为‘狂傲不羁,恃才傲物’。是不是因为祢衡的脑袋太大了,他的脖子已经支撑不住脑袋的重量了,而他自己又下不了手,所以他假手曹操,曹操假手刘表,最终黄祖完成了使命。</p><p>&nbsp;</p><p>&nbsp;</p><p>  张松在刘璋手下官居别驾,五短身材,尖嘴猴腮,獐头鼠目,长得很多人喜欢把这种人的相貌比喻成风干的核桃,而他看起来更象个被砸了一锤子,不,是砸了两锤子的核桃,因为他的两颊深深地陷了进去。连友们都想朝他那张核桃脸上打两拳让他变成杏仁脸,而我真想朝他脸上踹一脚。</p><p>  就是这个张松,当年揣着一张西蜀地形图东奔西走,先到曹操那里准备把西川推销给曹操弄个官做做,结果差点让曹操给杀了,要不是后来遇到了刘备,他还得揣着图灰溜溜地回去做他的别驾。</p><p>  说起张松见曹操跟祢衡有点相似之处,祢衡是裸衣击鼓骂曹操,张松没那么大的胆,但同样没给曹操好脸色。先是出言顶撞,凭借一目十行过目不忘,惊得曹操连他的孟德新书都烧了。后来曹操领他去看兵马演习,想借此震一震张松,没想到张松不以为然,整个演习过程都是斜着眼看下来的(他眼睛本来就不正,想不斜眼的话需要把脖子转好大的一个角度)。<br />  曹操有点恼火,吓唬张松道:我的大军所到之处,战无不胜,攻无不取;顺我者生,逆我者死。张松连连点头说:是啊,曹丞相战必胜,攻必取,我早就听说了。比如濮阳攻吕布之时,宛城战张绣之日;赤壁遇周郎,华容逢关羽;割须弃袍于潼关,夺船避箭于渭水。这都是无敌于天下的事啊。这下可把曹操给气坏了,因为曹孟德一生打过很多胜仗,但也有几次惨败,差点儿连命也丢了。张松列举的,恰恰是曹操一生处境最狼狈的几次。当下就要把张松给砍了,幸亏杨修拦阻才暂时把张松的脑袋留在他的脖子上。</p><p>  但张松这么张狂却不仅仅是自持有才,更重要的是他怀里有张西蜀地形图啊,西川四十一州画得清清楚楚,有了它取西蜀不过是囊中取物,所谓奇货可居,因此张松目空一切。谁想到曹操也是个吃生肉的主儿,虽说当时曹操刚在赤壁被烧了个须眉皆无,但曹操自命丞相坐镇许都,视天下皆为囊中之物,想来是不会为了区区四十一州而低三下四地去巴结张松的。</p><p><br />  很多人说当年曹操冷落张松的主要原因是厌恶他的长相,这或许只是推测,但不能不说人的仪表有时候的确很重要,比如中午向我和朋友推荐鱼头的那个服务员,如果她能把牙缝里的菜叶子和指甲里的黑泥清理一下,或许我们就不会换饭店了。</p><p><br />  看过后,如果还有人说你有‘才’,可得仔细琢磨琢磨啦!</p></font>

350

主题

7923

回帖

4万

积分

贵宾

菩提老祖

注册时间
2006年5月29日
在线时间
12032 小时
精华
46

贵宾我与连趣的故事

发表于 2008年9月10日 14:55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南京吴钢</i>在2008-09-02 21:08:31的发言:</b><br /><p><font color="#0000ff" size="4"> </font><font color="#0000ff" size="4">               东吴有个乔老汉,<br />                两个女儿真好看。<br />                大乔风光嫁吴候,<br />                小乔嫁个王八蛋。<p>&nbsp;&nbsp;</p></font></p><p>&nbsp;&nbsp;</p></div><p><font face="楷体_GB2312" color="#440000" size="5"><strong>钢丝们高呼:好湿、好湿啊!</strong></font></p>

350

主题

7923

回帖

4万

积分

贵宾

菩提老祖

注册时间
2006年5月29日
在线时间
12032 小时
精华
46

贵宾我与连趣的故事

发表于 2008年9月10日 14:59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南京吴钢</i>在2008-09-05 11:13:26的发言:</b><br /><p><font color="#0000ff" size="4">  张辽:原来如彼,原来如此!不过我们该走哪一条啊?<br />  曹操:不就是“丫”字路口吗?丫右边的小路上那火焰因何数丈高。哦,诸葛亮并没派人堵在华容道,这是虚张声势吓我,我今天定要走华容道,可不上诸葛亮他的那个计笼牢,所以,我们走丫的右边!<br />  徐晃:烽烟起处,必有军马,走丫的右边咱们不是找架吵吗?<br />  曹操:嘿嘿,兵法云:虚者实之,实者虚之。此乃诸葛的疑兵之计!简单地说:在正常的情况下,我知道他的人在丫的小路上藏着,可是他也知道我知道他的人在丫的小路上藏着,我也知道他也知道我知道他的人在丫的小路上藏着,他也知道我也知道他也知道我知道他的人在丫的小路上藏着,我也知道他也知道我也知道他也知道我知道他的人在丫的小路上藏着……<p>&nbsp;</p></font></p><p>&nbsp;</p></div><p><font face="楷体_GB2312" color="#660000" size="5"><strong>能绕出如此妙文者,非孔明之下啊!尤其是“丫”字路口,妙啊!</strong></font></p>

109

主题

852

回帖

5956

积分

连趣副科长

注册时间
2006年7月21日
在线时间
8 小时
精华
5
 楼主| 发表于 2008年9月18日 15:16 | 显示全部楼层
<p><font color="#0000ff" size="4">  照说,刘备所谓的匡复汉室跟曹操谋权篡位没什么区别,真的无足轻重,师出无名。连年战乱,民不聊生,青壮年劳力都被征走了,大片的土地荒芜,剩下一些老弱病残只能去做乞丐。因为吃不上饭所以去当兵,而当兵的越多,就有越多的人吃不上饭。刘豫州也好,曹孟德也罢,袁绍、袁术、孙策、刘表,他们谁得了天下老百姓都没意见,只希望越早越好。</font></p><p><font color="#0000ff" size="4"><br />  </font></p><p><font color="#0000ff" size="4">  貂蝉的登场,是光彩照人,是完美,是奇迹。貂蝉有多漂亮,民间传说中说她有“闭月”之貌,说月宫嫦娥都比不过她的美丽,要赶紧躲在云彩后面。而《三国演义》里则说“年方二八,色技俱佳”,什么感觉?只能尖叫或者晕倒!当吕布初次见到“貂蝉艳妆而出”,先是“惊问何人”,然后是“目不转睛地看”,可见貂蝉“惊艳”。董卓见到貂蝉叹曰: “真神仙中人也!”由此可见,她的风华绝代、国色天香是不容置疑的。</font></p><p><font color="#0000ff" size="4"></font>&nbsp;</p><p><font color="#0000ff" size="4">  貂蝉是一般美女不可以比拟的,一是她的深明大义主动请缨,二是她完成任务的复杂程度和艰巨难度。她的身上,闪耀着智慧的灵光,充满了巾帼的豪情。<br />  王允为董卓的残暴和专横而发愁,这朝廷大事十六岁的貂蝉就能感觉到,并且为王允之忧而忧,足见貂蝉的观察细致和善解人意,主动表示“倘有用妾之处,万死不辞”,这样的豪气干云,足与豪侠争高。当王允在牡丹亭里叩头拜请貂蝉替他演一出“连环美人计”做掉董卓,以便重扶社稷、再立江山这么危险和重大的任务,十六岁的小美女不急不慌、不愣不躁,坦然地接受了任务,这位小美女大概天生就是做间谍的料,居然胸有成竹,让老王尽快把自己献给他们,如何运作自有道理,并且面对“事若泄漏,将遭灭门”的巨大压力,发誓“不报大义,死于万刃之下”,已经是把自己豁出去了,并且还坚信自己能够成功,这种胆识和运筹帷幄的能力,即便诸葛亮也比不了吧。</font></p><p><font color="#0000ff" size="4"></font>&nbsp;</p><font color="#0000ff" size="4"><p><br />  连环计中,貂蝉表现得无可挑剔,完美至极。她先是和吕布眉来眼去,秋波传情,把大将军勾得五迷三道,当即就表示要“效犬马之劳”;然后又在笙簧缭绕中,大秀妖艳舞技和美妙歌喉,艺术的魅力自然是难以言表,“惊鸿宛转掌中身,两行碎玉喷阳春”,将董卓迷得魂不附体,王允一说把貂蝉送给他,老董激动的再三称谢,饭也不吃了,急不可耐地跑回去抱美人。平心而论,这是一项极其艰巨的任务。一是因为董卓老鬼当时权倾一时,去王允府上赴宴都要带上“持戟甲士百余”,气焰可谓嚣张;二来这老鬼太过肥胖,何况又老又丑,小貂蝉若要圆满完成任务,不但要有极好的心理素质,而且要有一流的演技。</p><p><br />&nbsp;<br />  实事求是地讲,周旋在两个男人之间,是一件很麻烦的事。何况是枭雄对峙、父子之间。任何一个小小的细节失误,甚至一个惊慌的眼神,都可能导致杀身之祸。<br />  但貂蝉表演得太完美了,且看精彩片段。<br />  她一会儿在吕布面前扮成早已以心相许却被董卓霸占的痴情人,一会儿又在董卓面前装作受吕布调戏的无辜者,董卓有一点不舒服,貂蝉就不吃不睡不脱衣地伺候,这老董什么感觉,呵呵,真正的小乖乖心头肉了。小吕心里急啊,就假装向老董问安,来偷看一眼貂蝉,这貂蝉就演哑剧,纤纤玉手指指老董,指指自己的心,泪如雨下,什么意思?恐怕就是你我也都是明白的。小吕自然是神魂飘荡,心立马象碎了一般,痛苦地抓耳挠腮,色色地直盯着貂蝉看,老董当然吃醋,大怒说你敢调戏我的马子,给我滚,以后不许进来!就把小吕赶出去,这小吕心里的怨恨油然而生,恨不得一下把老董这个老王八扔河里去。</p><p>&nbsp;</p><p>&nbsp;</p><p>  小吕想貂蝉想的不行,趁着老董和皇帝商议工作,小吕奋不顾身,不顾一切!奔来凤仪亭和小美人相会。你看看,这貂蝉的魅力有多大?貂蝉刻意把事情放在亭子里做,好让老董很远就能看见!<br />  貂蝉分花拂柳袅娜而来,看起来比嫦娥还胜上几分,一番哭诉之后,以“此身已污,不得复事英雄”刺激吕布“尝不到葡萄,抱不得美人”的心理痛痒,然后“手攀曲栏,望荷花池便跳来”,以死明志。自然,吕布舍不得,慌忙抱住。接着,貂蝉看他似乎仍心存芥蒂,害怕董卓老贼见疑,又以激将法刺激他,然后加上大把大把的眼泪,搞得吕布是“羞惭满面,重复倚戟,回身搂抱貂蝉,用好言安慰”。你看这貂蝉,真正的美女导演!这是给老董时间回来捉奸啊!最后终于等到董卓“醋意大发,掷戟刺布”的预料局面。至此,貂蝉圆满地完成了她第一阶段的任务。</p><p>&nbsp;</p><p>  再看她在董卓面前的表演。当董卓假意要将她赐予吕布时,貂蝉佯装大惊,哭闹,“宁死不辱”,为表示对董卓的忠贞,还“掣壁间宝剑,欲自刎”。这一哭一闹,不但彻底抹去了董卓的疑心,而且激起男人的虚荣心。于是,董卓弃谋士于不顾,陷入貂蝉精心设计的“红裙圈套”,最终使得吕布不顾伦理亲情,毅然选择背叛,“一戟直透咽喉”,亲手断送干爹的性命。</p><p>&nbsp;</p><p><br />  十八路诸侯不能杀董卓,而一貂蝉足以杀之;刘、关、张三人不能胜吕布,而貂蝉一女子能胜之。以衽席为战场,以脂粉为甲?,以?睐为戈矛,以?笑为弓矢,以甘言卑词为运奇设伏,女将军真可畏哉!为西施易,为貂蝉难。西施只要哄得一个吴王;貂蝉一面要哄董卓,一面又要哄吕布,使出两副心肠,妆出两副面孔,大是不易。貂蝉之功,可书竹帛。若使董卓伏诛后,王允不激成李、郭之乱,则汉室自此复安;而貂蝉一女子,岂不与麟阁、云台并垂不朽哉?</p><p>&nbsp;</p><p><br />  如今,关于貂蝉的故事,依然鲜活在人们的文化记忆中。她已经幻化成一个历史背影,一个美丽的符号,成为我们传统文化里不可复制也是独一无二的人文风景。这样的美人,也将超越历史,永存我们的记忆之中。但关于她的最终归宿,《三国演义》中没有提及。罗贯中自己一定也没有想到:他塑造的这一人物形象会有这么大的名气、会对后世造成那么大的影响,要不然罗贯中绝对不会在塑造她的时候有头无尾了。<br />  罗贯中的安排应该说不太好。为了交代诛杀董卓后貂蝉的结局,乃有“吕布至?坞,先取了貂婵”;及曹操杀了吕布,“将吕布妻女载回许都”之说,那么所谓“妻女”,有没有貂婵在内?但观之下邳城破前,貂蝉与严氏仍在城中,唯以曹孟德亦好色独夫,岂会仅取严氏与布女而舍貂蝉耶!清代毛宗岗先生是觉得貂蝉迟早会落入曹操的魔掌,有点于心不忍。</p><p>&nbsp;</p><p>&nbsp;</p><p>  没安什么好心的文人如何构思呢?<br />  说法一,吕布在白门楼殒命后,其爱妾貂蝉为张飞所获,送至关羽处。关羽甚爱怜之,但念及古今英雄豪杰往往以迷恋女色而身败名裂,便逼令貂蝉自刎(CTM的关老二!)。<br />  说法二,如《关公月下斩貂蝉》所言,吕布被斩后,貂蝉被曹操送给了刘备,后来被关羽斩于月下。(我更CCCCC。。。TMD关老二!日后荆州大败,身首异处就是报应!)<br />  说法三,是野史记载,关羽向曹操索要此女,纳为妾氏,并随关羽入蜀,从此过上幸福的生活(还行,就是便宜了关老爷!有眼光,但对美人要怜慕和惜爱哦!)。<br />  为什么会把貂蝉和关羽联系到一块呢?《三国志.关羽传》注引《蜀记》中曾经提到关羽同曹操争女人这么件风流韵事,这对关爷的形象无疑是个极大的侮辱。为了维护关爷的尊严,文人们才想出这么个主意,来帮关羽涂脂抹粉、戴高帽子的。<br />  吴钢最愿对貂蝉的结局加以虚化处理,维护人物形象的完整和美感,给人留下想象和回味的余地:貂蝉最终归隐田园,“化清风而去”,不知所终。</p><p>&nbsp;</p><p>&nbsp;</p><p>  <br />  另:娶媳妇是好事,越漂亮越好,可千万别娶乔国老的女儿!<br />  别以为娶美女就有福,娶大乔的孙策26岁就玩完了,娶小乔的周瑜也只活到36岁,想多活几年最好还是娶个丑女吧!娶黄月英就不错,最起码诸葛亮比周瑜多活了20多年。</p></font>

2191

主题

7万

回帖

37万

积分

管理员

注册时间
2002年5月19日
在线时间
54400 小时
精华
3
发表于 2008年9月18日 17:20 | 显示全部楼层
加油![em213]

0

主题

3

回帖

75

积分

连趣临时工

注册时间
2008年9月29日
在线时间
0 小时
精华
0
发表于 2008年9月29日 19:28 | 显示全部楼层
<p><font size="5">你好.找到你可不容易.....</font></p>[em138][em138][em138][em138][em138]
[此帖子已经被作者于[lastedittime]1222687782[/lastedittime]编辑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一个用户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连趣网 ( 京ICP备13010301号-1 )

GMT+8, 2025年5月14日 17:56 , Processed in 0.076311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