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3年7月28日 17:40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化大革命时期,林彪、江青一伙控制下拍摄的新闻纪录片成为服务于极左路线和帮派利益的工具,成为造神运动和打击异己的有力武器。关于新闻纪录片的真实性问题,当时盛行的口号是“事实要为政治服务”、“真实要为政治服务”。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新闻纪录片的真实性难以受到最起码的尊重。此外,当时的多数新闻纪录片不仅形式呆板而且题材单调。在极端艰难的情况下,仍然有些新闻纪录片工作者继续发扬优良的传统,拍摄了一些能够比较真实地反映时代面貌的新闻纪录片。以下分几个方面加以介绍:第一、大寨红花;第二、大庆红旗;第三、三线建设;第四、国防战线;第五、外交成就;第六、体育事业;第七、文化艺术;第八、抗震救灾;第九、地方动态。
第一、大寨红花。从1964年毛泽东正式提出“农业学大寨”的口号开始,到1978年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止,农业学大寨运动前后进行了将近15年,是建国以来我国农村历时最长的一次运动。在这场漫长的运动中,几乎每年都有关于大寨和关于农业学大寨的新闻纪录片,几乎所有电影厂都拍过,如《大寨之路》(1964),《学大寨赶大寨》(1965),《莆田山区赶大寨》(1965),《大寨红花处处开》(1966,海燕),《大寨大队战干旱》(1966),《全国学大寨,大寨怎么办》(1966),《大寨之花遍地开》(1970),《沙石峪》(1971),《昔阳盛开大寨花》(1972,农影),《罗定学大寨》(1972,珠影),《大寨红旗》(1973),《三分地里闹革命》(1973),《昔阳农业新气象》(1974),《昔阳人民跨长江》(1975,山西厂),《大寨花开万里香》(1975),《昔阳红似火》(1975),《普及大寨县——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1975,农影),《水乡大寨花》(1976),《堡堂盛开大寨花》(1976,峨影),《西藏高原大寨花》(1976)等,电视台拍摄的大寨片更是数不胜数,只要是有关农业的新闻片或纪录片,几乎没有不提到大寨或农业学大寨运动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