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

 找回密码
 注册一个用户
楼主: 6188

乡村电影纪事…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3万

回帖

7万

积分

版主

注册时间
2009年5月7日
在线时间
20206 小时
精华
2

连趣网2015年《流金岁月》竞猜活动2011票选奖家乡美摄影奖连趣十周年竞赛

QQ
 楼主| 发表于 2014年10月23日 12:17 | 显示全部楼层

失 场  

  失场是指在放映过程中发生事故,无法排除,造成放映中断。失场是电影放映员最可怕、最狼狈的事情。在那电影火热的时候,失场就像犯了大错误一样。中途收场,群众没有看完电影,真对不起观众。群众看电影这么热情高涨,一月才能盼到一次,失场实在让他们太失望了。也让外村的观众高兴而来,扫兴而归。失场也说明放映员的放映技术不高,能力不强。因此要不断提高放映技术和排除故障的应急能力,熟悉设备的性能、操作规程、保养检修规程。经常做好机器的清洁、润滑,使放映设备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保证安全放映,避免失场。  

  开始放映电影时,由于经验和技术的不足,新机器性能的不稳定,加上当地条件的限制,老是怕发生故障而导致失场。心惊脉跳过一场,过了一场怕下场。失场了,影响威信,影响收入,减少场数。但不知为什么,每年还是有过一两次失场。  

  有一次在群英村放映时,收片轴的收片棒折断了,片夹掉下去,影片撒在地。身边没有备用器材,怎么办?为了不使放映中断,只能用双手与放映机的供片速度同步收片,时间长达一个多小时,手腕酸疼,避免了一次失场的发生。  

  有一次在潮下村放映,开始放映故事片时,扩音机功率管就烧坏了,有影没声,成了原始的“无声电影”。扩音机是放映机的重要部分,放映员一般不会修理,要送县站师傅维修,眼看失场就要发生了。能不能采用外接晶体管扩音机代替使用呢?试一试吧。村里没有扩音机,只能向奎地村借用。由于输入信号不匹配,声音较小,勉强放映一场,没有失场,只是放映质量差了。  

  还有一次在氮肥厂的放映过程中一连烧坏3只放映灯泡。只好骑上单车往机关宿舍拿灯泡。虽然停映近半个小时,观众还是继续等待观看电影。放映灯泡是不能用其它灯泡代替的,如果把这仅有的老灯泡也烧坏了,失场就会发生。我只能小心翼翼,随时观察电压的变化,控制在11V以下,延长灯泡使用时间,保证放映圆满结束。
连友休闲轻松愉快享受乐趣

1万

主题

3万

回帖

7万

积分

版主

注册时间
2009年5月7日
在线时间
20206 小时
精华
2

连趣网2015年《流金岁月》竞猜活动2011票选奖家乡美摄影奖连趣十周年竞赛

QQ
 楼主| 发表于 2014年10月23日 12:17 | 显示全部楼层
新 片  

  那时候,一部新影片的上映真是激动人心。那个村子上映新片,全村皆大欢喜。做干饭,请亲戚。太阳未落山,埕面上的草席铺得满满的。  

  1974年8月中旬,县城放映文革以来摄制的第一部故事片《侦察兵》。它是一部解放战争题材的影片,王心刚主演,有许多惊险镜头,轰动城乡。新生、榕江两家影院连映7天,每天7场,场场爆满。当时有个通报,台山一地方放映时踩死了7位观众,上级强调各地放映该片时要特别做好安全工作。按规定,县城放映后,才可以进入农村放映。在大力争取下,终于得到一天的排期。那天刚好排映到何厝村,村里生怕观众太多,映场秩序难以维持,只好高度保密。我别出心裁,把片箱上的片名遮住,不让人家看到。当“侦察兵”的片名在银幕中冲出来时,全场咆哮起来。观众做梦也没有想到今晚会看到这部新的故事片。  

  为了珍惜这难得的机会,为了提高影片的利用率,我们又到公社为机关干部放映第二场,下半夜还到一个村子放映第三场。  

  《青松岭》是长影新出品的一部彩色故事片。那巍巍的山岭,那纯美的“秀梅”,那开场动人的歌声和惊险的镜头,扣紧着观众心弦。我们放映这部影片时,天天心花怒放。排期一个月,村村放映,场场人满。有一位女青年创下连续30个晚上观看新片《奇袭白虎团》的纪录。  

  新影片有时也会招来麻烦事。有一天晚上,我们在梅畔村放映彩色芭蕾舞剧《白毛女》。这也是一部观众期盼的影片。因为映场观众很多,秩序难以维持好。放映刚开始,有两位邻村观众同本村群众因座位发生了纠纷,映场后面混乱起来。他们从争吵发展为吵架,两位邻村观众被推下溪里,染成了治安事故。村里赶快报告公社领导,吴书记亲自赶来处理。为避免两村有大事情发生,下令停止放映。按照领导的指示,我们只能把银幕卷起来,把影片装进箱子。太可惜了,一部新影片就在铁箱里面睡了一夜大觉。  

  随着国产影片的出产,后来上映的还有《闪闪的红星》、《渡江侦察记》和动画片《小号手》、《大闹天宫》。  
连友休闲轻松愉快享受乐趣

1万

主题

3万

回帖

7万

积分

版主

注册时间
2009年5月7日
在线时间
20206 小时
精华
2

连趣网2015年《流金岁月》竞猜活动2011票选奖家乡美摄影奖连趣十周年竞赛

QQ
 楼主| 发表于 2014年10月23日 12:17 | 显示全部楼层

“琛姑娘”误传成“卖花姑娘”  

  1973年6月,朝鲜故事片《卖花姑娘》在县城上映。这是一部亲情片,在那时是很难看到这种题材的。影片中被地主婆烫瞎眼睛的妹妹顺姬街头卖唱:“买花来哟买花来哟,朵朵红花多鲜艳。花儿多香花儿多鲜,美丽的花儿红艳艳。卖了花儿买药来哟,治好生病的好妈妈。买花来哟买花来哟,花儿好呀红又香。朵朵红花卖不出,滴滴眼泪流不完。买花来哟买花来哟,快快来买这束花。让这鲜花和那春光,洒满痛苦的胸怀。” 这歌声和哭声,都使观众落泪。  

  城里人早已看过的片子,农村人不知哪天能看到。真有这么巧合,有一天我们要到梅畔村放映。因为片名上有“姑娘”两字,有人以为是“卖花姑娘”。一人传一人,一村传一村,都说今晚梅畔村要放映《卖花姑娘》新影片。傍晚,观众从四面八方涌来,场里爆满,秩序井然。人们翘首等着《卖花姑娘》的映出。可我们放映的是越南故事片《琛姑娘的松林》,又短又不好看,观众大失所望。开始我也感到很奇怪,为什么今晚观众这么多,秩序却这么好?放映结束了,观众都没有离场,还在等着影片的放映。没办法中的办法,只能让村干部向观众作个解释,是有人把“琛姑娘”误传成“卖花姑娘”,把越南姑娘当成朝鲜姑娘。还表示今后一定要让大家看上《卖花姑娘》。一番说明,一句好话,观众才陆续离开。当晚创下了全社映点中观众人数最多的纪录。  
连友休闲轻松愉快享受乐趣

1万

主题

3万

回帖

7万

积分

版主

注册时间
2009年5月7日
在线时间
20206 小时
精华
2

连趣网2015年《流金岁月》竞猜活动2011票选奖家乡美摄影奖连趣十周年竞赛

QQ
 楼主| 发表于 2014年10月23日 12:18 | 显示全部楼层

“革命样榜戏”汇映  

  我在放映电影的年代,电影放映强调坚持“文艺为工农兵服务,为无产阶级专政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那时正是“革命样榜戏” 的辉煌时期。那些经过千锤百炼的“样榜戏”,艺术水平是很高的。那是一流的编剧、导演、演员、作曲家、摄影师共同创作的作品,都是采用进口的彩色胶卷拍摄的彩色影片。在故事片紧缺的情况下,这些戏曲片都被列入故事片范围进行排片,开始在农村放映时是很受欢迎的。最早上映的是《红灯记》和《智取威虎山》,那时的海报、年画都是李玉和、李铁梅和杨子荣的彩色剧照。  

  我们放映的是《沙家浜》、《红色娘子军》(京剧、舞剧)、《杜鹃山》、《平原作战》、《奇袭白虎团》、《白毛女》(芭蕾舞剧)这些现代革命历史题材和《龙江颂》、《海港》这些现实题材的影片。内容有很大教育意义。剧中的有些情节生动感人,画面十分悦目。如《龙江颂》的抗洪场面,《奇袭白虎团》中严伟才的直射镜头,《杜鹃山》柯湘鲜血涌出胸前的镜头,都使观众“哗”的一声。可是共同的不足之处是影片太长,唱段冗长,有些唱词没配上字幕。  

  从1973年至1975年,全县每年都在5月份举行“革命样榜戏”汇映。当月,其它影片一律停映。县城影剧院天天放映“样榜戏”,农村电影队场场放映“样榜戏”。城里人进场不用购票,农村里放映不用收费,不用上缴片租。群众看多了,一些台词也会朗诵了,锣声鼓声也知道要敲响了。《沙家浜》中郭建光“要学那泰山顶上一青松”的唱段长达10分钟,孩子们都晓得利用这个时候走出场外买零食、撒撒尿。  

  那时“样榜戏”中的杨子荣、郭建光、阿庆嫂、洪常青、柯湘、严伟才、江水英这些英雄形象教育和鼓舞着人们。剧中一些台词也成为人们的口头禅。如《红灯记》中李铁梅的“表叔”,《沙家浜》中胡司令的“鸟枪换炮”、阿庆嫂的“人走茶凉”,《龙江颂》中不满份子的“干部睡大觉喝鸡汤”。  
连友休闲轻松愉快享受乐趣

1万

主题

3万

回帖

7万

积分

版主

注册时间
2009年5月7日
在线时间
20206 小时
精华
2

连趣网2015年《流金岁月》竞猜活动2011票选奖家乡美摄影奖连趣十周年竞赛

QQ
 楼主| 发表于 2014年10月23日 12:18 | 显示全部楼层

幻灯宣传  
  “放映人员职责”第6条规定:“认真配合中心宣传,在农村放映应坚持做到映前有幻灯,映间有解说,映后收集观众反映,切实帮助观众看懂电影。”可见那时的幻灯宣传是电影放映中的重要内容和任务。为了幻灯宣传的需要,县影理站发给每队一台单镜头幻灯机。幻灯组制作幻灯片,发给放映队。幻灯宣传一般在放映短片之后进行,时间半小时之内,内容是配合当时当地的中心工作。  

  单镜头幻灯机放映出来的画面是静止的,也能放出色采。自制内容的,只能在玻璃片上涂上水彩画颜料,晒干后用铁笔写出字,放映出黑白字幕。为提高质量,采用放映机进行配光,电唱机配上音乐,声光并茂,提高宣传质量。  

  在那没有广告的年代,农行营业所主任看到幻灯宣传的作用,送给一份存款储蓄宣传资料,帮他们进行宣传。我把内容刻在玻璃片上,放映出红底白字的字幕,一幕一幕进行幻灯宣传,效果很好。厚二村一位村民看到储蓄的好处后,隔天就把家里的200元现金存进信用社。幻灯宣传后,全社储蓄额大增,年底所里奖励我们两条背心衣。  

  为配合反对封建迷信活动,县站幻灯组制作了一套专题幻灯片,采用潮州歌册的曲调唱出解说词。放映员在宣传时,要边放映边配唱。首次采用这种宣传形式,宣传效果是很好的。这也是对放映员思想觉悟、业务水平和宣传能力的考验。我大胆地唱起来,当“歌文唱起王城春,出门捕鱼已一旬”的潮州歌在喇叭里传出时,映场上平静如水。观众从未听过,觉得好些奇怪,全神贯注,看着听着。石头村一位女同学告诉我,几位老姆夸赞我后生人胆子大、唱潮州歌仔真好听。还把歌册借去,抄写下来,在女青年中传唱。可惜后来歌册丢了,只记住开头这两句歌词。  
连友休闲轻松愉快享受乐趣

1万

主题

3万

回帖

7万

积分

版主

注册时间
2009年5月7日
在线时间
20206 小时
精华
2

连趣网2015年《流金岁月》竞猜活动2011票选奖家乡美摄影奖连趣十周年竞赛

QQ
 楼主| 发表于 2014年10月23日 12:19 | 显示全部楼层
映间解说  

  越剧戏曲片《半篮花生》第一次放映时,没有解说本,片中也没有配字幕,没法进行映间解说。观众听不懂片中说的是什么,唱的是什么,就埋怨起我们。其实,观众看不懂电影,我们心里也很难受。  

  那时农村群众的文化水平较低,普通话又未普及,为了帮助观众看懂电影,上级特别强调映间解说。故事片、重点片、科教片都应该在放映过程中进行解说,并作为衡量放映质量和成绩的重要一条。上面虽印发解说本,但是一些老影片、进口影片都没有配上解说本。要靠放映员的理解能力进行发挥。县电影队有许多优秀的解说员,县站还挑选他们对《枫树湾》影片进行潮语配音。  

  映间解说是一门技术,要先对影片内容、情节有充分的领会,然后进行发挥。第一人称是映间解说的一种方式。要把片中人物的对话译成潮汕方言,不同人物要有不同的声调和感情表达,口型要同步。这种方式很动人。旁称是一种概括式的解说方法。把一段情节的内容进行概括,把片中人物的原声放出来,让观众逐步去理解。应该注意的是不要全盘解说,代替片中人物的语言,更不能用僻言脏话或者脱离内容进行离题发挥,逗观众发笑。  

  放映中,我感到有些影片很难解说,也解说不好。如外国影片《多恼河之波》《地下游击队》《桥》等。也有些解说得很好的影片,如《鲜花盛开的村庄》《英雄儿女》《小兵张嘎》《白毛女》《青松岭》。  

  “阿芳,你有一个老工人的爸爸,还有一个老革命的爸爸。”“阿芳,这是真的。”  

  “打在喜儿身上,痛在张二婶心上。”“面又熟来面又生,他是谁?他是大春!”这样富于情感的解说吸引着观众的心。  

  下面是《青松岭》中用第一人称解说周成和秀梅兄妹的一段对话:  

  “那马就是因为你没拴好,跑出来喝了凉水才病的。秀梅,你听我一句话,就别再赶车了。”  

  “哥,是我值班,马病了我有责任。因为这件事,你批评我处分我都行。但是我学赶车,为的是什么,你不懂!”  

  “我懂,我全懂!”  

  “你不懂!别的事可以商量,叫我不赶车,我坚决不答应!”用这样流利的对答,表现出兄妹俩阶级斗争觉悟的不同。  

  有些故事片一开始,映间解说应立刻进行。《南征北战》一开幕,大部队在行军中:“1947年初,我华东部队在苏北七战七捷后,为了执行毛主席‘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战略方针,实行了大踏步后退。”  

  《艳阳天》一开映,银幕上电闪雷鸣,应立即解说:“1956年秋天,在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方面的社会主义改造刚刚完成,东山坞农业合作社遭受了一场严重的自然灾害……”富于情感的语调一下子就把观众吸引到影片中来。  

  映间解说难度大的是反特故事片。在《原形毕露》中不能一下子就把“扫帚大叔”的身份解说清楚,不要把贞姬这个冒名顶替的女特务一开头就解说出来。要根据影片情节的发展逐渐发挥,让观众在曲折的情节中去理解、去观赏。  

  我在科教片《计划生育》的解说中碰到了难题。片中有男女生殖器官和生理过程。精子、卵子、卵巢、输卵管,受孕的原理,避孕的方法,都得解说出来。在没有开放的年代,作为一个小伙子,说这些话都会感到满脸通红。但是为了宣传计划生育和优生优育,还是红着脸向观众进行解说。  
连友休闲轻松愉快享受乐趣

1万

主题

3万

回帖

7万

积分

版主

注册时间
2009年5月7日
在线时间
20206 小时
精华
2

连趣网2015年《流金岁月》竞猜活动2011票选奖家乡美摄影奖连趣十周年竞赛

QQ
 楼主| 发表于 2014年10月23日 12:19 | 显示全部楼层
村干部讲话  

  大集体时期,上级布置的生产任务多得很,一些村就利用放映电影的机会向群众传达贯彻。这不是会议的会议都在放映短片之后进行。因这时观众已经到齐,听的人最多。村里一位干部在放映机旁讲话。在电影场,群众欢迎的是通知式的、简单扼要的讲话,讨厌的是大会式的长篇报告。放映员也和观众一样,希望讲话时间在半小时左右,越短越好。因为讲话多了,放映时间拖长了,多熬了夜。  

  一个夏天的晚上,在双梧村放映的时候,村书记讲话时竟忘记是在电影场。只见他闭着双眼,话筒靠近嘴边,一个小时还讲不完。从夏收夏种、口粮分配、粮食入库、晚造生产、冬种计划,讲得没完没了。群众都到场外散凉去了,只剩下小孩子在映场里追逐,放映员也只能望灯兴叹。就在观众无可奈何之时,一个小孩子匆匆地走到放映机边,对着话筒大声高喊:“鸡啼了!” 尖利的声音在喇叭里传出来。不知为什么,村书记不但没有生气,还跟着说:“鸡啼了,不讲了。”这时,孩子们都鼓起掌来。我赶快关场灯,开动机器,放映故事片《打击侵略者》。幸得那位超皮的小孩子敢在村书记嘴巴上捣蛋,不然真的要讲到鸡啼呢。  
连友休闲轻松愉快享受乐趣

1万

主题

3万

回帖

7万

积分

版主

注册时间
2009年5月7日
在线时间
20206 小时
精华
2

连趣网2015年《流金岁月》竞猜活动2011票选奖家乡美摄影奖连趣十周年竞赛

QQ
 楼主| 发表于 2014年10月23日 12:19 | 显示全部楼层

映场上的难堪  

  电影放映员很风光,但有时也很难堪。在放映过程中,机器发生故障,修理不好,造成失场,是多么难堪!发电机点不着火,观众又围又嘶,更加难堪。  

  有一次在大西村放映时,汽油发电机老是点不上火。天气闷热,心情急燥,还被大人小孩团团围住。我们每拉一次绳子,孩子们就嘶上一次。你越用力拉动,他们就越大声嘶嚷,不知是取笑还是助威。结果拉了几十次才发动起来。我气呼呼,他满身大汗,这一晚实在太难堪了。还有在放映过程中有时出现镜头模糊、灯光暗淡、跳片而造成放映质量差,都会引来观众的一阵嘶叫声,这也是很难堪的。  

  大热天的晚上,场上150W的电灯一亮,田野里的飞蛾就来扑火,脸上、脖子上都会缀满蛾粉,痒得很。那只能关掉场灯,连放映机指示灯也贴上纸片降低光亮度,只能在黑暗中装片、换片,操作机器。  

  寒冬的夜晚,北风把银幕吹成凹状,观众都缩到厅前厝边。可是放映员一定要坚守在映场中央,任风吹打。因为手指冻僵了,换片时的动作很缓慢。  

  夏天的雷阵雨说到就到,乌云一滚,措手不及。碰到下雨,最要紧的是保护好机器和影片。头发湿了,衣服湿了,成了“落水狗”,这就是放映员在映场上的难堪。  
连友休闲轻松愉快享受乐趣

1万

主题

3万

回帖

7万

积分

版主

注册时间
2009年5月7日
在线时间
20206 小时
精华
2

连趣网2015年《流金岁月》竞猜活动2011票选奖家乡美摄影奖连趣十周年竞赛

QQ
 楼主| 发表于 2014年10月23日 12: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6188 于 2014年10月23日 22:30 编辑

深山林场慰问  

  农业学大寨运动中,县里十分重视山区开发,平原社都有远征场。电影队建队不久,领导带着我们到北山里的林场慰问映出。山林场放映电影,开天辟地头一次。又是休工又是会餐,场员们都露出少见的笑容。场长还派出场员翻山越岭邀请邻场场员前来观看。傍晚,他们带着木杖和手电筒来了,像亲戚一样受到热情招待。坐上好位子,送上茶水,请吃夜粥。连续观看两部故事片。  

  第二天晚上,我们要到庵后林场慰问映出。山更高,岭更峻。场里的两名场员帮我们背机器,在前面引路,向山上攀登。位于崇山峻岭中的大队林场,建场18年来首次放映电影。从城里上山下乡来的知识青年很久没有观看电影了,怎能不高兴,哪能不热情!他们用山鸡、山芋、笋干、黄花菜这些山珍美味宴请我们,用绿茶、炒茶、山茶花泡给我们,两位女青年还用清澈的山泉为我们洗衣服。  

  深山里的夜晚早来到,晚餐后就开始放映。林场没有电源,挑选8位年轻的场员踩发电机。我们受他们的热情所感动,要把带来的短片长片都放映,让这些长年累月生活在深山里的场员看个够。在放映“新闻简报”、“纪录片”后,放映《鲜花盛开的村庄》、《奇袭》和《英雄儿女》3部故事片,时间长达5个多小时。这一次,可创下了一个晚上放映影片最多、放映时间最长、观众人数最少的几项纪录。  

  夜很深,小发电机还在吱吱地响。一束强光射向银幕——无名高地上,王成手抱爆破筒勇敢地冲向敌人。“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生命开鲜花!”歌唱英雄王成的歌声在黑暗的山谷里回荡。  

  初秋的夜里,清爽的山风,送来山花的阵阵芳香。是我们圆了深山林场的电影梦,怎不使人心情激荡!在这短暂的一天里,我感受到深山老林虽然没有喧闹,没有隆隆声,没有雄鸡报晓,但有那参天的松林、翠绿的茶园、红扑扑的菠萝,还有那清泉、浓雾和早起早落的日光,更有那默默的耕山人。  
(图片资料来源于网络,谨向图片上传者致谢!)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账号问题联系微信:lianquwangwx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一个用户

×
连友休闲轻松愉快享受乐趣

1万

主题

3万

回帖

7万

积分

版主

注册时间
2009年5月7日
在线时间
20206 小时
精华
2

连趣网2015年《流金岁月》竞猜活动2011票选奖家乡美摄影奖连趣十周年竞赛

QQ
 楼主| 发表于 2014年10月23日 12:20 | 显示全部楼层

走片遇恋人  

  走片,是解决供片时间短,提高影片利用率的最好方法,也是配合中心工作的需要,那时十分流行。我们经历的走片有“革命样榜戏”和“农业学大寨影片汇映”两次活动。走片是在两个电影队中进行,在两个村子里放映同一部影片。甲队先放映,然后把放映过的影片传到乙队,时间相差半小时。影片有4本,就由乙村派出4位民兵走片。正常情况下,影片是能够接上的。如果碰到甲队机器出现故障或者中途停电,乙队没有按时接到影片,就会造成放映中断。  

  1974年夏天,为配合农业学大寨运动,我们队被县站安排同云路队走片。放映的影片是《大寨田》和《战洪图》。在一次走片中出现了前面影片未到,后面影片先到的奇事。  

  那天晚上,我们乙队在乙村放映,并由乙村4位民兵负责走片。开始放映时很顺利,影片第一本接第二本。可是当第二本影片放映完的时候,第三影片没有准时送到。咳!甲机出故障了,我这样想着。只好停机,请观众休息片刻,等待影片到来。可是,半小时后等来的不是第三本影片,而是第四本影片。问题一定出在这位走片民兵身上。民兵营长赶快找人、找影片。  

  原来是这样:带第三本影片的民兵刚好在路口遇上正在恋爱中的邻村姑娘。心上人一见钟情。阵雨后的月亮格外明亮,雨后的山风更爽人。他俩一左一右,向着月亮,边走边谈。不知时间过了多久,也不知路走了多远,竟然把身上的重任忘记得一干二净。他那会知道映场上有两千多人在等着他背在身上的影片。民兵营长骑着自行车,跑了一公里路程,才找到了这位还在往前走的民兵。营长只对他狠狠地“哼”了一声,就从他腰里脱出片袋,挂在自己身上,急忙赶回映场,才使电影继续放映。  

  真是:走片民兵遇恋人,耽误放映一小时。  
连友休闲轻松愉快享受乐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一个用户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连趣网 ( 京ICP备13010301号-1 )

GMT+8, 2025年8月13日 10:03 , Processed in 0.064721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