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核描】 枣核描用尖的大笔绘就,虽与橄榄描相似,但线条节奏较之更柔和,故线条更显自由。枣核描运用大笔挥洒,中间转折顿挫圆浑,呈枣核状。中段自然鼓起,再加上线条短促,所以枣核描较适宜表现麻布的质感。 见清代金农的《钟馗图》中国画十八描枣核描
《钟馗图》 清代金农 国画十八描枣核描 中国连环画的历史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汉朝的画像石,北魏的敦煌壁画等,它们都是以连续的画幅来描绘故事或人物传记。到了宋代,随着印刷术的广泛应用,其后随着出版业的发展而逐渐兴起的连环画,才由画像石、壁画、向写本、图书转移,最后才正式定型成为通俗的连环画普及读本。 连环画近百年的历史,也是中国人阅读的百年记忆。连环画是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而线描连环画则是连环画最传统的、最主要的艺术表现形式。毛笔白描是中国画的传统技法,线条流畅自然,细致清晰。数十年来中国连环画家无论是在表现形式上还是在绘画技巧上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众多作品都是艺术家继承传统文化,汲取各种传统艺术精华,同时又结合了现代西洋画的技法,讲究了透视,在白描技法中加入了解剖、素描,而且画面有了意境,构图上也采取了远、中、近景的互补方式,在一系列的创作中取得了新的艺术成就。 经典连环画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性,每一个画幅的绘制都凝聚了创作者的智慧和技法,体现了画家的不同风格,造就了一批批的连环画家。 几十年来连环画家继承了传统中国画十八描,并与现代美术结合起来发扬光大,创作出了脍炙人口的,群众喜闻乐见的,受广大读者欢迎的众多连环画作品。现将众多专家、学者、连迷、读者等对中国连环画家线描作品的剖析以及解读综合如下,并从第二集开始向大家展示连环画界的祖师爷、泰斗、大师、大家……及部分连环画家的部分作品。从中可以看出他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的艺术风采。 (第一集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