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

 找回密码
 注册一个用户
楼主: 冬至

【刚才观帖有感】原创连环画画手为什么不学习借鉴考古成果

[复制链接]

169

主题

1898

回帖

9003

积分

连趣副部长

注册时间
2012年11月21日
在线时间
4130 小时
精华
0

我最爱的七八十年代连环画2018晒宝大赛2018我与连环画的故事我与连趣的故事品连谈兵人美社70周年

发表于 2017年11月1日 10:1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意冬至观点,连环画滴刀马作品大多出自演义,而且沦为经典的《三国演义》的服饰也不完全符合史实,但却在连友的眼里生根。

228

主题

1411

回帖

4003

积分

连趣科员

注册时间
2009年2月12日
在线时间
948 小时
精华
1
发表于 2017年11月1日 13:07 | 显示全部楼层
马镫的出现,是一大发明。

三国年间,关老爷在马上耍大刀时,马镫貌似还没出现呢,但这并不意味着关老爷酒后,不能在马上砍人。

3143

主题

8万

回帖

19万

积分

禁止访问

和谐号节度使车站四街都知兵马事

注册时间
2007年4月29日
在线时间
34740 小时
精华
13

宝贝展示2我最爱的七八十年代连环画品连谈兵杂谈活动奖家乡美摄影奖连趣十周年竞赛DIY大比拼奖

 楼主| 发表于 2017年11月1日 13:1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b]一曲肝肠断 天涯何处觅知音[/b]

1

主题

329

回帖

703

积分

连趣副队长

注册时间
2017年8月8日
在线时间
1142 小时
精华
0
发表于 2017年11月1日 14:35 | 显示全部楼层
冬至 发表于 2017年11月1日 13:10
经考证 长柄大刀在宋代才开始流行 而且大多用于步战 但不是说绝对不能用于骑战 毕竟啥时候都有一些牛人的 ...

确实如此,青龙偃月刀好像不是实战兵器,主要是体力训练的器械,过于笨重,艺术与历史有区别。

20

主题

2万

回帖

3万

积分

连趣副总理

注册时间
2009年10月18日
在线时间
4678 小时
精华
0
发表于 2017年11月1日 17:52 | 显示全部楼层

4132

主题

1万

回帖

9万

积分

连趣总理

注册时间
2014年8月3日
在线时间
13600 小时
精华
20

2018晒宝大赛2018我与连环画的故事人美社70周年

发表于 2017年11月1日 19: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甘海琪 于 2017年11月1日 19:57 编辑
乔国老 发表于 2017年11月1日 09:23
是不是 因为如果严格按考古资料来画,反而就不象真正的 “老连环画”了?

就像京剧 也从来不按朝代 改变 ...
[em207]国老说有对!比如春节贴在百姓家庭两扇门上门神画,你换上考古成果的盔甲装束会有人喜欢么?

1

主题

1233

回帖

3231

积分

连趣科员

注册时间
2012年2月6日
在线时间
5194 小时
精华
0
发表于 2017年11月1日 20:2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这就是“艺术”

4

主题

1692

回帖

6900

积分

连趣副处长

注册时间
2008年1月31日
在线时间
4378 小时
精华
0
QQ
发表于 2017年11月2日 07:09 | 显示全部楼层
毕竟买原创书的多半就是我们这些三国迷连友们。既然是自娱自乐的创作出版购买欣赏,何必搞得那么认真?原创画手不是不能参考考古成果资料来画,也这样画过,宽袍大袖可以这样,但盔甲不能改了三国味道,否则,美观上差些,变化上少些,观赏性就弱了,连友们是不买账的。毕竟我们画的多是演义类的东西,糊涂点也未尝不可。

3143

主题

8万

回帖

19万

积分

禁止访问

和谐号节度使车站四街都知兵马事

注册时间
2007年4月29日
在线时间
34740 小时
精华
13

宝贝展示2我最爱的七八十年代连环画品连谈兵杂谈活动奖家乡美摄影奖连趣十周年竞赛DIY大比拼奖

 楼主| 发表于 2017年11月2日 07:3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b]一曲肝肠断 天涯何处觅知音[/b]

4

主题

277

回帖

1286

积分

连趣队长

注册时间
2010年8月10日
在线时间
1938 小时
精华
0
发表于 2017年11月2日 09:22 | 显示全部楼层
冬至 发表于 2017年11月2日 07:36
就是这个道理 演义嘛 画成绿东周反而不美

其实可以逐渐进行改变啊,比如乌纱帽上的帽正可以去掉、朝服和常服区分开来、宋朝皇帝的展脚幞头、明朝皇帝的乌纱翼善冠、汉唐宋明的建筑风格等等,只要稍加注意,符合史实也是举手之劳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一个用户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连趣网 ( 京ICP备13010301号-1 )

GMT+8, 2025年10月12日 18:00 , Processed in 2.161735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