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毛女

 找回密码
 注册一个用户
楼主: 红梅之村

连坛评论:从评书看连环画的走向

[复制链接]

129

主题

2225

回帖

7050

积分

连趣处长

注册时间
2010年11月7日
在线时间
4496 小时
精华
1
发表于 2018年9月16日 14:35 | 显示全部楼层
蕃薯藤 发表于 2018年9月16日 12:53
坦然面对

毕竟现在谁还在写毛笔字?!

坦然面对连环画的兴衰,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评书、连环画只要尽可能的保护好相关资料,供喜欢的后来人鉴赏了解即可番薯老弟有一句回复建议改改,随波逐流改为顺其自然

点评

交后人处理  发表于 2018年9月16日 15:52

20

主题

2万

回帖

3万

积分

连趣副总理

注册时间
2009年10月18日
在线时间
4678 小时
精华
0
发表于 2018年9月16日 21:29 | 显示全部楼层

点评

谢谢  发表于 2018年9月17日 08:06

19

主题

729

回帖

8209

积分

连趣副厅长

注册时间
2017年11月12日
在线时间
2540 小时
精华
0

2018我与连环画的故事

发表于 2018年9月16日 21:40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的对极。这些也是原创无法和老版小人书比肩的根本原因。差太多了。所以,原创难成经典。具有收藏价值的还得是老版书。

点评

现在难出大师级人物了  发表于 2018年9月16日 22:34
  发表于 2018年9月16日 22:33

5

主题

377

回帖

1335

积分

连趣队长

注册时间
2017年12月14日
在线时间
2492 小时
精华
0
发表于 2018年9月16日 22: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鹿鸣翠谷 于 2018年9月16日 22:52 编辑

网络时代,大家都忙着看手机,电脑,编程序做动画,将来还不知道会出现什么新型传媒,一个大老爷们却天天捧着小人书喊复兴,别人会怎么看你呢。已经没有那个时代和社会基础了,活在当下,尽其所能留住一些美好的回忆才是真的。

点评

实在,识时务者为俊杰  发表于 2018年9月17日 08:02

587

主题

3万

回帖

13万

积分

连趣总统

注册时间
2009年7月5日
在线时间
38960 小时
精华
0

宝贝展示22018晒宝大赛连趣十周年竞赛人美社70周年

发表于 2018年9月17日 06:4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不断~ 红梅兄威武~![em188][em207]

点评

谢谢鼓励,羡慕你的藏书  发表于 2018年9月17日 08:03

4

主题

136

回帖

188

积分

禁止访问

注册时间
2018年9月3日
在线时间
156 小时
精华
0
发表于 2018年9月17日 12:1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17

主题

4824

回帖

9868

积分

连趣副部长

注册时间
2013年5月17日
在线时间
5304 小时
精华
0
发表于 2018年9月17日 13:31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


我想了这两层意思。
第一,刘兰芳证书成功证明了他选择对对象,选择对了艺术表达形式。对象是广大人民群众,形式是广大人民群众喜欢接受的方式。如果人民群众不接受或者说看(听)不懂的艺术形式,这种再好的艺术从某个角度来讲,也是无用的。
第二,现在人才流动是一个当代社会的特征。如果有了更好的发展平台, 为什么不允许我向更高(有时是自认为的)平台上去发展。

还想说的,传统连环画表达方式已经跟不上这个时代发展的脚步了,记得汶川地震,几分钟其信息就从网络上传出来了。如果让连环画去完成宣传鼓动或其他作用,至少要十天,十天不行,就是组稿完成了,画稿也完成了,审稿也做好了,审批的周期........。由此,我们不要少视电视网络的影响。但现在连环画,还有读者,再加上有连迷存在,所以这块阵地还是要人占领。是死是活,谁也说不清,这些只能交给市场回答。
我反对泼连环画的凉水,但对连环画这一块也有清晰的认识。

给楼主

点评

一方面连环画完成了历史使命,另一方面能不能有新的生命力  发表于 2018年9月17日 15:01

979

主题

2176

回帖

1万

积分

连趣部长

注册时间
2011年7月5日
在线时间
9956 小时
精华
0

人美社70周年

发表于 2018年9月17日 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为电子书会让纸质书消失,其实不然。
连友只认纸质的。

点评

纸质的才能收藏溢价  发表于 2018年9月17日 15:07

0

主题

75

回帖

294

积分

连趣工人

注册时间
2014年6月16日
在线时间
416 小时
精华
0
发表于 2018年9月17日 15:1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intian-001 于 2018年9月17日 15:19 编辑

戏剧、评书、相声、听收音机包括连环画是那个时代相对主流的娱乐形式,90年代随着电视、流行音乐、大电影、电脑娱乐、手机娱乐等等娱乐形式的普及,传统的娱乐形式被取代不可逆转,现今还在看连环画的这批人大多已经50岁左右及以上了,而且对连环画的品质都要求较高,30岁左右及以下的看连环画的不多,即使喜欢也只喜欢画,一本,几本或者甚至单幅画作,未来连环画要想回到原来那种普及状态,不太可能了,能满足一些特定人群已属不易,即使从娃娃抓起也只能是小众一部分人,连环画这种曾经让大众喜闻乐见的娱乐形式能延续就已经不错了。

点评

复兴和普及现在是不能考虑了,主要是传承和延续生命的问题了  发表于 2018年9月17日 21:24

25

主题

8076

回帖

5万

积分

连趣副总理

注册时间
2014年7月22日
在线时间
7360 小时
精华
0
发表于 2018年9月17日 18:43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年画家采风画连环画是带有国家色彩的,现在的节奏下成本太高了!

点评

所以现在个人很难承担连环画传承的责任和财务压力  发表于 2018年9月17日 21:27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一个用户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连趣网 ( 京ICP备13010301号-1 )

GMT+8, 2025年10月22日 21:34 , Processed in 0.192504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