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大佛

 找回密码
 注册一个用户
楼主: nnff106

【连坛忆旧】杨兆麟《西汉连环画出版忆旧》

[复制链接]

120

主题

7450

回帖

3万

积分

连趣副总理

注册时间
2016年7月18日
在线时间
6112 小时
精华
0
发表于 2023年3月14日 19:45 | 显示全部楼层
李成勋的《未央宫》不能出版面世将是连友心中永远的遗憾!

7

主题

492

回帖

1921

积分

连趣队长

注册时间
2009年6月10日
在线时间
2846 小时
精华
0

家乡美摄影奖DIY大比拼奖

发表于 2023年3月15日 08:33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如果配上文中对应的图片,就更完美了

456

主题

4756

回帖

1万

积分

连趣部长

注册时间
2009年2月15日
在线时间
8154 小时
精华
0

2018晒宝大赛2018我与连环画的故事我与连趣的故事品连谈兵杂谈活动奖

发表于 2023年3月15日 09:1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杨的文章(字)准确的话,共48集,已出版了20集,另28集已编绘好了而因1985年连环画大滑坡而未出。即是说,这28集已绘有原稿了,在上美仓库?

22

主题

3544

回帖

8970

积分

连趣厅长

普通公民

注册时间
2009年4月18日
在线时间
2654 小时
精华
0

杂谈活动奖

发表于 2023年3月15日 23:0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资深砖家 发表于 2023年3月14日 15:27
刘旦宅的破釜沉舟典型是画家八十年代风格,不可能是六十年代画好的,可能杨口误或记录有误,以前杨关于三国 ...

六十年代的刘旦宅完全可以画出《破釜沉舟》了,看看三国《单刀会》的封面画就可知道。
自由精神,独立思想;不做代表,无所依傍。

21

主题

3562

回帖

8604

积分

连趣厅长

注册时间
2015年9月30日
在线时间
2696 小时
精华
0
发表于 2023年3月16日 09:25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小连迷 发表于 2023年3月15日 23:01
六十年代的刘旦宅完全可以画出《破釜沉舟》了,看看三国《单刀会》的封面画就可知道。

看看刘旦宅的李时珍以及后来的杜甫,你就会发现破釜沉舟和这段时间的作品画风更接近,尤其是配景笔法处理上更简洁飞扬
画家文革前的,七十年代中期的,以及后来的连环画每段特点都挺明显,单刀会画风还在小写意范畴,人物及配景还没到七十代末的简笔飞扬程度

21

主题

3562

回帖

8604

积分

连趣厅长

注册时间
2015年9月30日
在线时间
2696 小时
精华
0
发表于 2023年3月16日 10:48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小连迷 发表于 2023年3月15日 23:01
六十年代的刘旦宅完全可以画出《破釜沉舟》了,看看三国《单刀会》的封面画就可知道。

另外抛开其它的不说,就看西汉80年代再版时同期刘旦宅给新画的十九张封面,跟破釜沉舟画面画风多么接近,一目了然

22

主题

3544

回帖

8970

积分

连趣厅长

普通公民

注册时间
2009年4月18日
在线时间
2654 小时
精华
0

杂谈活动奖

发表于 2023年3月16日 13:3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资深砖家 发表于 2023年3月16日 10:48
另外抛开其它的不说,就看西汉80年代再版时同期刘旦宅给新画的十九张封面,跟破釜沉舟画面画风多么接近, ...

俺只说刘旦宅60年代有能力画出《破釜沉舟》,而非说它一定做于六十年代。
《破釜沉舟》与线描版和彩版的《李时珍》都有较大区别,跟《杜甫》也同中有异,不会是一个时期创作。
你如果注意到刘七十年代末简笔飞扬的创作,也应该能看到这时期及以后,刘旦宅画中的线条更多爽利的直线或张力十足的曲线弧线,西汉封面也明显;而《破釜沉舟》中的衣纹处理有不少朴拙的曲浪线,与程十发的《胆剑篇》微似。
自由精神,独立思想;不做代表,无所依傍。

22

主题

3544

回帖

8970

积分

连趣厅长

普通公民

注册时间
2009年4月18日
在线时间
2654 小时
精华
0

杂谈活动奖

发表于 2023年3月16日 14:0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资深砖家 发表于 2023年3月16日 09:25
看看刘旦宅的李时珍以及后来的杜甫,你就会发现破釜沉舟和这段时间的作品画风更接近,尤其是配景笔法处理 ...

《破釜沉舟》的背景处理的确大笔挥洒,飞扬灵动,气氛感十足,包括视角的变化,这也是本书的特点之一,刘旦宅自己对于这本最为满意,认为有想法有突破创新,也与此有关吧。不过,这样的处理方法放在80年代就没什么新鲜了,七十年代末的上海成语故事中,这样的处理就很常见了。
六十年代初很多画家都在突破自我,有的更装饰华丽(陈光镒),有的更飞扬灵动(胡若佛),有的更粗犷豪放(徐正平),在这种背景下,较为年轻但已然成熟且不断进取的刘旦宅也做出自己的突破创新就可以理解了。
俺对于《破釜沉舟》创作时间的推测,大致是起步于六十年代初,完成于七十年代。
自由精神,独立思想;不做代表,无所依傍。

19

主题

1222

回帖

4728

积分

连趣科员

注册时间
2007年11月25日
在线时间
4238 小时
精华
0

连趣网2015年《流金岁月》竞猜活动

发表于 2023年3月17日 06:30 | 显示全部楼层
西汉演义80年代再版根本没有什么在一年内出齐过单册,当时一发行就是塑料袋装20本,害我小时候根本买不起,书也是到街道图书馆借阅的。这个套装还是90年代工作后在文庙一次购入,了却了年少时的遗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一个用户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连趣网 ( 京ICP备13010301号-1 )

GMT+8, 2025年2月6日 19:27 , Processed in 0.06773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