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环画《南征北战》

连趣网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一个用户
楼主: nnff106

【我的连藏杂谈】漫话人美80年代的《水浒》连环画

[复制链接]

1020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贵宾

Rank: 2

注册时间
2006年3月31日
在线时间
23686 小时
精华
109

贵宾杂谈活动奖

 楼主| 发表于 2011年3月16日 19: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nnff106 于 2011年3月16日 19:40 编辑

                                                   (七)
    施大畏、韩硕先生现在是上海中国画院的正副院长,当年也是连环画界的最佳拍档。他们二人画风相近,都是将国画写意的笔法融入连环画的创作。在合作中,施大畏的厚重粗放与韩硕的轻逸淡远相得益彰。小时候一度很崇拜能写行书草书的人,认为特别了不起;于是看连环画,对施大畏、韩硕也就有一种盲目的崇拜,以为他们是“最厉害”的画家,因为别人都在写楷书的时候,他们已经能写行草了,总觉得他们的作品中有一种大气磅礴挥洒自如的气概。后来才渐渐知道,不是任意什么人,随便大笔一挥绕那么几下就能称为行书草书的,写好行草也要建立在长时间楷书练习的基础上,没有扎实的基本功就想玩花样是没法糊弄人的。施大畏和韩硕有着大量的写生积累和写实创作的经验,其在艺术上花费的苦功常人难以想象,所以他们以写意笔法创作的作品方能给人自在从容气韵具足的感觉。他们为《水浒》创作的《清风寨》和《闹江州》都是优秀的作品。特别喜欢《闹江州》中张顺李逵从陆路斗到水路不打不相识的一段,大片的留白既突出人物的形象,也让读者生成出江水浩荡的想象,寥寥几笔便把两个好汉各不服输的情态表现得活灵活现。在轻重枯湿富有变化的线条中,人物的精神、画面的意境得以呈现,而中国画笔墨的韵味和西画明暗写实的风格也得以自然融合。这一段文字脚本中对张顺身份的隐藏,也设置了悬念,增强了情节的跌宕,愈发调动起读者的阅读兴味。这样的文与画,读起来真是一种享受。
IMG_1419.JPG IMG_1420.JPG IMG_1421.JPG IMG_1423.JPG IMG_1424.JPG IMG_1425.JPG IMG_1426.JPG

点评

这两册的确是施先生的代表作,当出大开单行本  发表于 2011年3月17日 11:2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26

主题

2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连趣总统

我还没用力,你就倒下了。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注册时间
2010年5月21日
在线时间
10200 小时
精华
3

宝贝展示2贵宾

发表于 2011年3月16日 19:40 | 显示全部楼层
虽说这套书俺只喜欢三分之一,可倪老师的文章俺还是看的津津有味,深以为然。

点评

谢谢兄台鼓励!  发表于 2011年3月16日 21:25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20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贵宾

Rank: 2

注册时间
2006年3月31日
在线时间
23686 小时
精华
109

贵宾杂谈活动奖

 楼主| 发表于 2011年3月16日 19: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nnff106 于 2011年3月16日 19:54 编辑

                                                        (八)
    喜欢画家李乃蔚是从喜欢《征方腊损兵折将》开始的。征方腊的故事本叫人丧气,梁山英雄伤亡惨重,多少为人喜爱的好汉就此命归黄泉。画家李乃蔚通过不同的方式描画出英雄的阵亡,让人触目难忘:彭玘被挑落马下是一仰视的定格画面,形象岿然如不倒的碑石;郝思文被绳索套住是一平视的特写,绝望的眼神让人心痛;徐宁中毒箭不治而亡,宋江、吴用掩面而泣的背影将气氛渲染至极;浪里白条张顺竟被砸死湖底,看不见英雄的面庞中会有怎样的不甘;阮小二自刎而死,解珍割发坠崖,好汉眼中尽是决绝;秦明遭暗算被刺于马下,只留下远处模糊的身影……更多的还是生者无奈的悲伤。画家具有学院派扎实的写实基础,人物造型精准,动态自然,构图开阖有致,视角多变,枯涩的线条加墨块皴擦恰好营造出一种苍凉悲壮的气氛。可贵的是,画家将自己的情感态度融入创作之中,悲伤却并不令人沮丧,在宋江充满伤心愁容的面庞中,我们还能看到坚毅与刚强;对于梁山英雄的对手——方腊的南军阵营,画家也没有加以丑化,毕竟这只是另一群选择了不同道路的英雄好汉。
IMG_1409.JPG IMG_1411.JPG IMG_1414.JPG IMG_1415.JPG IMG_1410.JPG IMG_1412.JPG IMG_1413.JPG IMG_1416.JPG IMG_1417.JPG IMG_1418.JPG

点评

李的连环画作品实在太少了,遗憾。后期风格的取向也变得更加写意  发表于 2011年3月17日 11:2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20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贵宾

Rank: 2

注册时间
2006年3月31日
在线时间
23686 小时
精华
109

贵宾杂谈活动奖

 楼主| 发表于 2011年3月16日 20: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nnff106 于 2011年3月16日 20:08 编辑

                                                    (九)
    要说80版《水浒》中最令我爱不释手百看不厌的,还得数戴敦邦先生的《狮子楼》和王弘力先生的《杨志卖刀》。
    《水浒传》无疑是戴敦邦先生最拿手的绘画题材。从文革期间一直到21世纪,这部作品不知被戴老解读演绎了多少回。人美的《狮子楼》便是戴老《水浒》连环画代表作之一。我最喜欢其中的武松打虎一段。从最初的大意轻言醉态朦胧,到遇虎后的紧张讶异积极应变,再到打虎后的倦然懈然以至志得意满,戴老对人物形象的处理惟妙惟肖、生动传神。难能可贵的是,从跋扈嚣张,到惊讶错愕,再到垂头丧气以至奄奄待毙,戴老笔下的老虎也是活灵活现生气贯注。在刻画主要人物形象的同时,景物也恰到好处的起到了配合作用,时而丛莽阴森以显示江湖险恶,时而又以交错的颤笔与武松的醉意相呼应。戴老高于一般连环画家的地方正在于他几乎能赋予所有形象以一种生命的气息,几乎能让画面中的所有细节“活”起来。
IMG_1444.JPG P5110053.JPG P5110054.JPG P5110055.JPG P5110051.JPG P5110056.JPG
    《狮子楼》中称得上精彩的还有一些展现出市井风情的画幅,戴老从古代风俗画中汲取养料,营造出逼真的生活场景,给人以如临其境的感觉。千军万马战阵冲杀的大场面也许不是戴老的擅长,但闹市镇集、街头巷尾、人群杂沓、情态各异的场景却是他的拿手好戏。“民间艺人”最长于表现的也正是民间的生活百态。第36图,大伙儿把打虎英雄像天神一样迎接到村子里。男女老少、高矮胖瘦,各色人等汇聚一堂,道谢的、惊羡的、神侃的、起哄的,连小狗也赶来凑热闹,个个神情毕肖。第92图,构思精巧,耐人咀嚼。在喧嚣的闹市中突出西门庆、何九叔两个核心人物,一正一反,一明一暗。太平盛世朗朗乾坤,却也不乏见不得人的勾当。西门庆不露脸面,仅以背影便显示出轻狂佻达的风流与自负不羁的放纵;何九叔疑惑满怀忧心忡忡的心理则在碎步弯腰的身影中尽显无余。第134图显然是先生的得意之笔,相同的主题、相近的构图已经被戴老多次成功演绎。万头攒动众声喧嚣仿佛戛然而止,众人的目光一下子聚焦于从狮子楼上破空而下的武二郎一人身上。黑白动静的对比使得画面充满了张力。
P5110057.JPG P5110060.JPG P5110061.JPG P5110062.JPG

点评

戴老说过自己属“大猫”的,比较忌讳画打虎题材的,看来这册戴老是下了“血本”啦。  发表于 2011年3月18日 12:5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20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贵宾

Rank: 2

注册时间
2006年3月31日
在线时间
23686 小时
精华
109

贵宾杂谈活动奖

 楼主| 发表于 2011年3月16日 20: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nnff106 于 2011年3月16日 20:28 编辑


                                                    (十)
    《杨志卖刀》采用白描画法,在人物、场面、意境的营造上都堪称王弘力先生后期的登峰造极之作。难忘风雪交加之际林冲为得“投名状”与杨志遭遇的一场,枯枝凌乱,苇草苍苍,四下里白雪茫茫,在环境的映衬下,两个失意英雄的悲凉跃然纸上。
IMG_1427.JPG IMG_1429.JPG IMG_1430.JPG IMG_1431.JPG
    也难忘杨志从殿帅府失意而回直至州桥上怒杀牛二的一段。画家将英雄的落魄无奈摹画得淋漓尽致。28图杨志被赶出殿帅府,低首蹙眉,衣襟飞扬,寒风中一副穷酸模样,身后高大的石狮子是那么不近人情,后面衙役的趾高气扬更是与杨志形成鲜明的反差。第29、30图表现杨志在客店里的潦倒情状,脚本文字不多,画家却借助巧妙的形象语言表现出更为丰富的信息。看人物神情,同样是愁眉紧蹙,前图中还有着英雄的不甘,后图则全然是无颜见人的羞愧;看人物服饰,前图还是锦衣光鲜,后图则变成了鹑衣百结;看房中环境,前者还是星级标间的待遇,后者则沦为草垫陋居;不用说,店小二的神情态度也是同中有异,都是笑颜,前图是仍有指望的宽慰,后图则是冷语相向的讥讽。世态炎凉,人事沧桑,尽在这相连的两图中表现无遗。
IMG_1432.JPG IMG_1433.JPG IMG_1434.JPG
而后转入杨志卖刀的场景,对于市井州桥的环境,画家在构图布景上借鉴了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出一幅北宋汴京的生活画卷。第32图,与杂沓的人群相对照,杨志的身形显得如此孤单。第34图,州桥上逆人流潮涌而不退的杨志显现出困厄中的坚持。直至牛二出场,一个是蛮横无赖的地痞流氓,让人望而生厌,一个是高挑衰颓的落魄好汉,让人扼腕叹息。自35图至49图,这一组场景相同的图画,竟没有全然相同的构图布局,似乎是一组流动的电影镜头,俯仰变化,摄人心魄。有没有发现,只有在宝刀出鞘的图画中,杨志身上才显出一股不可泯灭的英雄气概,也只有在手起刀落的刹那,杨志的眼中才流露出掩抑不住的英雄光芒!捕捉人物形象隐微的精神,将读者带入故事情境,更带入人物的心灵世界,这是连环画的魅力,也是艺术的魅力。如果不细细地玩味品赏,真是愧对了王弘力先生的良苦用心。
小时候不懂事儿,把请同学代刻的印章印在了喜欢的画面上,弄得好像那是自己的作品似的。
IMG_1442.JPG IMG_1443.JPG IMG_1435.JPG IMG_1437.JPG IMG_1438.JPG IMG_1439.JPG IMG_1440.JPG IMG_1441.JPG

点评

这段让liu2看看~  发表于 2011年3月18日 12:47
这作品让人想起两句诗:“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古今同慨。  发表于 2011年3月17日 21:43
不知为什么只有这一本书是复线的边框?!看了倪老师的帖子,也有了买连社小精的念头!  发表于 2011年3月16日 23: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

帖子

94

积分

连趣临时工

Rank: 1

注册时间
2010年2月11日
在线时间
14 小时
精华
0
发表于 2011年3月16日 20:35 | 显示全部楼层
倪兄好,看到您的前言,感动不已,谢谢您一直惦念当年的友情,感谢在您的博客里一直留着老姚的位置。您是值得一生拥有的好朋友!
——————
老姚并没有离去,08年奥运会后,他大病了一场,这场病改变了很多事情,病愈后老姚离开北京,又开始行者之旅,整整一年没有顿足连坛,但始终没有忘记连环画和连坛的挚友。
——————
2010年,老姚回来过,只是感觉论坛变得陌生,卡通的人已经寥寥无几,连趣变得如此兴旺了,但里面的朋友好像都不太熟悉,不知是谁的马甲,呵呵!唯倪兄等依然,倪兄的帖子老姚是每帖必看的,还曾经用个马甲回复了许多帖子,哈哈。。。
——————
现在他经常出没在一个被许多连友认为门槛很高的连环画论坛里,那里没有争吵,不存在什么利益的驱使,有的只是无私的奉献,那里有一大批默默奉献连环画E书的老师,每天都会看到不同的精彩作品,那里很安静,也很热烈。
——————
也想着继续那个帖子,可是灵感全无,后又逢这套水浒再版,怕引起过多的争议,所以暂时搁笔,等以后又时间再说吧。刚才仔细看了,倪兄的这个帖子比老姚的那个要好得多,简单明了且专业多彩,继续期待您的精彩!!
——————
还是把那个前言删去吧,他知晓您的友情,会永远装在心底的!

点评

老姚您好,很激动啊!保重身体!连盟群里有我,期待长交流。  发表于 2011年3月17日 00:19
遥祝老姚兄一切顺意!!!  发表于 2011年3月16日 22:47
联盟无疑是连环画e书第一网站,但她的论坛门槛很低,撑市面的几个写手都是连趣活跃人物,评论帖子总体质量不高  发表于 2011年3月16日 21:46
很高兴听到老姚的消息,祝他一切都好  发表于 2011年3月16日 21:43
谢谢广成子回复!小弟心领神会。连盟我也非常喜欢,下了很多好看的书。  发表于 2011年3月16日 20:4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20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贵宾

Rank: 2

注册时间
2006年3月31日
在线时间
23686 小时
精华
109

贵宾杂谈活动奖

 楼主| 发表于 2011年3月16日 20: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nnff106 于 2011年3月16日 20:39 编辑

                                                     (十一)
    话说回来,要看80版《水浒》“在不同中求得统一”的特点,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理解:一方面几乎所有画家的创作态度是一致的严肃认真,一方面画家们被文革压抑禁锢的个性才情得到了一致的挥洒释放,更为具体直观的还是不同画家风格各异的绘画也有着相同的基础并遵循了一致的创作原则。创作起始阶段,王弘力、戴敦邦、王亦秋三位画家为整套书进行人物设计,为几十位画家的创作奠定了统一的造型基础(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次连环画出版社的精装新版随书奉送了当年三位画家的人物设计图一册,让人欣喜)。绝大多数画家采用的是线描加黑块的画法,相较于单线白描,线块结合的画面层次更为丰富。在创作过程中,新《水浒》比老《水浒》也更讲求环境与情节的融合,讲求景物布局、器物服饰符合历史时代的特征。宋代的古画以及大量的文物考古资料成为画家创作的重要参考。外在的形象要忠实于历史时代,内在的精神更要忠实于人物的个性心理。由表及里的传神写意,更是80版《水浒》画家的一致追求。于是,新《水浒》以80年代的求实精神表现出大宋王朝更为浓郁的的环境氛围和更加强烈的时代特征,也表现出对人物情态更为准确细腻的描摹刻画。能引领读者穿越时空进入故事场景,引领读者伴随故事中人物升沉起伏的命运而哀乐悲喜,从而也成为这套书中众多优秀作品的共性。
IMG_1466.JPG IMG_1467.JPG IMG_1469.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主题

2011

帖子

3121

积分

连趣科员

相由心生

Rank: 5Rank: 5

注册时间
2011年2月8日
在线时间
1484 小时
精华
0
发表于 2011年3月16日 20:3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贴

点评

谢谢鼓励!  发表于 2011年3月16日 21:3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连趣副总理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注册时间
2010年4月22日
在线时间
35958 小时
精华
0

贵宾家乡美摄影奖

发表于 2011年3月16日 20:41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喜欢倪老师的书评,图文并茂。80年代的水浒连环画其实有一股创新风,细细品味绝对很有味道。[em188][em191]

点评

谢谢张兄鼓励!  发表于 2011年3月16日 21:3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20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贵宾

Rank: 2

注册时间
2006年3月31日
在线时间
23686 小时
精华
109

贵宾杂谈活动奖

 楼主| 发表于 2011年3月16日 20: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nnff106 于 2011年3月16日 20:50 编辑


                                                             结
    大凡众多画家参与绘画的大部头套书难免会有质量参差不齐的情况,80版《水浒》也不例外,但这并不妨碍我个人从整体上对这套书的喜爱。每个人都有自己心目中的“经典”,这套书自然算是我心中的经典之一。
    再版的新书会继续出下去,为了求得更佳的欣赏效果,我也会继续地买下去。不过,那套84年的二印旧版也依旧会珍藏于书柜,摆放在我心灵的重要位置,不离不弃。

点评

是啊,每个人都有自己心目中的经典。。。  发表于 2011年3月17日 16:1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一个用户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连趣网 ( 京ICP备13010301号-1 )

GMT+8, 2024年6月16日 22:38 , Processed in 0.103044 second(s), 3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