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大佛

 找回密码
 注册一个用户
楼主: huxiong4102

《传书救刘备》封面绘画张令涛印章可辨

[复制链接]

733

主题

1万

回帖

4万

积分

连趣副总理

衛将军领司隶校尉

注册时间
2007年6月30日
在线时间
16972 小时
精华
12

宝贝展示2我最爱的七八十年代连环画2018晒宝大赛2018我与连环画的故事连趣2015百题竞赛杂谈活动奖家乡美摄影奖DIY大比拼奖人美社70周年

QQ
发表于 2014年12月13日 09: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些人好生奇怪,绘画飘逸点就认为是胡若佛绘画!干脆说三国封面都是胡若佛得了!
张令涛可是老画家,画个飘逸点的画面小菜一碟!
三国里面三幅封面包括这次的《传书救刘备》(封面印签证明)、另外2幅《政归司马氏》《三国归晋》书中也都有标注,都是板上钉钉的事!根本不用再考了!

有些人说胡是谦让,漏标了,谦让私下里谦让就可以了,没必要落实在书面标注上,也不可能在书面标注上谦让这是原则性问题!
大家可以看看以前的帖子,张胡《杨家将》组稿,为了稿费2位老人家也闹得很不愉快的!所以说这个漏标是不可能的!
这三幅封面画就是张令涛老先生一人绘画!不容置疑!

点评

毫无疑问,三幅封面与胡若佛一点关系都没有。  发表于 2014年12月13日 11:09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20 收起 理由
停云阅 + 20 铁板钉钉,张令涛独自完成!

查看全部评分

我在头条刘继卣专区欢迎大家光临
https://www.toutiao.com/c/user/token/MS4wLjABAAAAfliM3d7Xu3ZKUNDPAD0VrMLbN7wBWTNixVnbfV5cCa0/?source=list&log_from=201d01b70cf6b_1736560156222

1368

主题

7512

回帖

2万

积分

连趣部长

注册时间
2004年11月15日
在线时间
20692 小时
精华
5

2018晒宝大赛2018我与连环画的故事我与连趣的故事2011票选奖人美社70周年

发表于 2014年12月13日 09:38 | 显示全部楼层
虎威将军 发表于 2014年12月12日 21:24
胡的风格其实就是张的风格
张胡合绘的连环画一般都是张负责造型,胡负责勾线!

个人不赞成虎威兄的说法。胡的风格还真不是张的风格,而是胡要比张高得多。这一点从《春痕不老-胡也佛作品选集》中可以明见。
张胡合绘的连环画一般都是张负责造型,胡负责勾线,这点确实不假,但张起的稿经过胡的勾描,更多地体现出了胡的特色。举例为证,胡独自绘画的冀美版《蔡文姬》、《盘丝洞》,风格更接近张胡合绘的《红楼梦》、《杨家将》等,而张与他人合绘的作品,即使水平较高的如《拉郎配》,与张胡合绘作品也有较大区别。这一现象在其他合作画家中也有存在,比如严绍唐、赵三岛合绘的《李定国抗清兵》,如果不是绘画标注:严绍唐、赵三岛,你从哪里能看得出严绍唐的影子?
说到三国套书中标注张令涛绘画的三幅封面,其实《传书救刘备》与《政归司马氏》、《三国归晋》风格还是有所不同的,简而言之,《传》更接近于西画风格,突出色彩,弱化线条;而《政》、《三》更接近于中国传统画的单线平涂,色彩鲜艳,线条明显。所以个人观点,《传》可能是张独自绘画,但《政》、《三》绝对是张胡合绘的,仍然是惯常的张起稿胡勾线上色。至于为何后两幅只标注张一人,或者如江湖传言,张先生没有工资,全靠稿费过日子,而胡先生有固定工作,收入稳定,所以有时有意照顾年长于他的张先生,或者是另有隐情,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192956d6dudvuv1cjauebz.jpg

173852274201311031640081376894049137_0001.jpg

173852274201311031640081376894049137_0071.jpg


再看一幅胡先生建国初期绘画的一幅连环画封面,风格已经很明显了。

084309whmhwm6eohkoewqe.jpg


点评

赞同  发表于 2014年12月15日 13:14
张胡《杨家将》组稿,为了稿费2位老人家也闹得很不愉快的!所以说这个漏标是不可能的! 更加可以证明有意照顾张先生也是不存在的  发表于 2014年12月13日 09:54
最喜欢广东画家卢延光长期求购其作品:1、龙女牧羊32开本,岭南美术出版社1983年6月出版;2、长城的故事,香港山边社1989年5月出版;3、卢延光插图新作选,台湾东门出版社1990年2月出版

733

主题

1万

回帖

4万

积分

连趣副总理

衛将军领司隶校尉

注册时间
2007年6月30日
在线时间
16972 小时
精华
12

宝贝展示2我最爱的七八十年代连环画2018晒宝大赛2018我与连环画的故事连趣2015百题竞赛杂谈活动奖家乡美摄影奖DIY大比拼奖人美社70周年

QQ
发表于 2014年12月13日 09:58 | 显示全部楼层
wesqqf 发表于 2014年12月13日 09:38
个人不赞成虎威兄的说法。胡的风格还真不是张的风格,而是胡要比张高得多。这一点从《春痕不老-胡也佛作 ...

张胡合作多年,张先生按照胡若佛的勾线方法勾线也是应该可以的,这样估计进度较慢!没有胡若佛先生潇洒自如!
所以仅仅限于封面创作!

至于兄所说的张胡绘画水平差距很大,不敢苟同!

点评

闹不愉快是60年以后的事情,这几本三国创作的时间要早  发表于 2014年12月13日 14:24
我在头条刘继卣专区欢迎大家光临
https://www.toutiao.com/c/user/token/MS4wLjABAAAAfliM3d7Xu3ZKUNDPAD0VrMLbN7wBWTNixVnbfV5cCa0/?source=list&log_from=201d01b70cf6b_1736560156222

1368

主题

7512

回帖

2万

积分

连趣部长

注册时间
2004年11月15日
在线时间
20692 小时
精华
5

2018晒宝大赛2018我与连环画的故事我与连趣的故事2011票选奖人美社70周年

发表于 2014年12月13日 10:30 | 显示全部楼层
虎威将军 发表于 2014年12月13日 09:04
有些人好生奇怪,绘画飘逸点就认为是胡若佛绘画!干脆说三国封面都是胡若佛得了!
张令涛可是老画家,画个 ...

上美三国套书中的《政归司马氏》和《三国归晋》,人美套书杨家将的前三册等,封面画只标注了张令涛一人。
按道理说,既然书上明确标注封面画作者为张令涛,我们就应该认可这是出版社的官方说法。但既然史书都有记载不确实的情况,那么出版社的标注会不会也有隐情或特殊情况,甚至作者本人要求呢?
一些连友(包括本人)认为这几部作品的封面画应该有胡若佛参与,并非单纯出于对胡先生的偏爱,而是其中胡的绘画特色太明显了。下面试从几个方面分析一下:
1、根据黎鲁先生《忆新美术出版社》:连环画封面设计原是由作者抽出画稿中的一幅,稍作加工,交由封面设计同志设色,搞封面设计的有沈麓元、胡丁文、杨墨、张眉荪、陆新辰。胡丁文即胡若佛。张令涛并不在搞封面设计同志之列,应该是张、胡合绘了内页画稿,胡抽出一幅加工设色。
2、这几本标注封面画张令涛的,几乎都是张、胡合绘作品,而张极少为其他画家作品画封面,而反观胡若佛,不仅为上美社画了众多封面,为冀美及其他社也画了不少封面。既然张令涛能够独立画出《三国归晋》、《杨家将》这样的封面,出版社没理由不向他多约封面稿啊,何必都交给胡若佛设计封面呢?
3、张令涛与他人合作的几部连环画,如《拉郎配》、《杨金花夺帅印》、《狄青风雪夺征衣》等,如果封面由他本人(包括合作者)所画,其风格与以上几部封面画有较大差别,应该是没有胡若佛的参与。而胡独立创作的《盘丝洞》和《蔡文姬》,封面画风格却与以上几部极为相似。
4、张胡二位画家长期联手,合作默契,被誉为“黄金搭档、连坛绝配”。据王家龙先生披露:当年人美社编辑出版《杨家将》时,曾将与作者交往的信件、合同、审稿签等相关资料,汇集整理,作为档案保存起来。档案显示,当年张令涛没有工作单位,只是出版社的社外特约作者,属于自由职业者,因此没有固定工资收入,完全凭靠稿费维持生活,而胡若佛先在上美社任职,据闻是连创室封面设计组的成员,后来调到朵云轩,每月都能领到薪金,生活有保障。由于这个缘故,张令涛高度重视生活来源——稿酬,他在给人美社连编室的信件中,多次索要定金,迫切恳请出版社体谅他的实际情况,给与支持照顾,以免除后顾之忧,利于全身心的投入创作,将自己满意的画稿交给出版社。胡若佛1963年7月3日,给人美社连编室的信中提到:“我与张令涛同志合绘了不少画册,由他起稿我勾描。”张比胡年长,胡对张比较尊重,且为人谦逊低调,经济条件又比张好,在适当的情况下照顾一下张,比如让他多署个名,多拿点稿费,是完全可能的。但这种情况只限于二人合绘的作品,胡给其他画家的作品创作封面,就不会无缘无故署张令涛的名,否则也是对其他画家的不尊重。
5、以上几点,只是个人根据了解的一些情况所作的分析判断,欢迎连友们争论拍砖。当然,由于张、胡两先生均已离世,又无后人出来澄清事实,目前的各种分析推论,只能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了。
最喜欢广东画家卢延光长期求购其作品:1、龙女牧羊32开本,岭南美术出版社1983年6月出版;2、长城的故事,香港山边社1989年5月出版;3、卢延光插图新作选,台湾东门出版社1990年2月出版

1368

主题

7512

回帖

2万

积分

连趣部长

注册时间
2004年11月15日
在线时间
20692 小时
精华
5

2018晒宝大赛2018我与连环画的故事我与连趣的故事2011票选奖人美社70周年

发表于 2014年12月13日 10:32 | 显示全部楼层
虎威将军 发表于 2014年12月13日 09:58
张胡合作多年,张先生按照胡若佛的勾线方法勾线也是应该可以的,这样估计进度较慢!没有胡若佛先生潇洒自 ...

张胡之间的问题,出在哪里?书档材料披露,出在经济纠纷上,说穿了就是一个钱字,都是稿费惹的祸。
长期以来,在领取稿费时,执行的是“代表制”,即由张令涛出面代表胡若佛共领酬金,然后再将一半转交给胡。
上文介绍,张先生没有工资,全靠稿费过日子,因此稿费由他全权领取到手,往往延误或有失公平,引起胡不满。发展到后来,胡先生索性给人美社写信,强烈要求改变“代表制”,坚持与张分立账户,由“人美社”分发,不再由张转交。胡先生曾于196373日信中写道:“在这种极不合理的代表制的情况下,产生了下列不愉快的问题:在合作绘制《楚汉相争》时,当时我没有预支分文,然而在我不知道的情况下,张竟然已预支稿酬的半数以上……此外,《李陵碑》一书脱稿时,发生了类似的情况……这就是中断合作的主要原因。”胡先生于1963714日信中写道:“剩余的稿费(过去支过200元)我的部分请你们直接寄来,因为过去的办法,发生了很多麻烦。”接着又在722日信中列举了稿费分配存在的弊端,写道:“这也是合作代表制的最大缺点,不仅会妨碍出版计划,同时也影响创作质量。根据以上考虑及过去的纠纷所带来的经验教训,我不得不坚持会计分户,直接与贵社建立关系,经济方面由贵社负责。”
又在82日信中再次强调:“我和张令涛的合作稿酬,请通知会计处同志要对开寄下,各自结账,免得最起码的经济纠纷。”
张先生在717日信中写道:“得悉胡若佛同志曾直接写信给贵社,请求把我们两人合作的连环画稿费,平分半数,分别汇寄,这样做我是同意的。因为每当汇款寄到我处,有时也汇到胡若佛处,由于我们分居两地,相距甚远,往往要互相通知,还要有两人的图章和证件才能收款,的确转来转去,很不便利,请您社照办吧。”
在另一封信中,这样写道:“他(指胡)是最讲现实的人,如果将来连环画工作情况改观,也许仍可和我合作,可是现在我虽两次去电话约他来家面谈,都不曾来,是各有志,也难相强了,别的话下次再谈吧。”



1、张令涛先生既然能独自创作三国两张封面及杨家将前三册封面,而且经济条件较为紧张,按常理推断,就没必要非要与他人合作而平分稿费,自己独立创作稿费全拿不更好吗?
2、胡先生曾于196373日信中写道:“在这种极不合理的代表制的情况下,产生了下列不愉快的问题:在合作绘制《楚汉相争》时,当时我没有预支分文,然而在我不知道的情况下,张竟然已预支稿酬的半数以上……此外,《李陵碑》一书脱稿时,发生了类似的情况……这就是中断合作的主要原因。”张先生……在另一封信中,这样写道:他(指胡)是最讲现实的人,如果将来连环画工作情况改观,也许仍可和我合作,可是现在我虽两次去电话约他来家面谈,都不曾来,是各有志,也难相强了,别的话下次再谈吧。”从以上几段话中可以看出,《李陵碑》一书脱稿时,张、胡两人曾经中断过合作。两人中断合作了什么呢?是随后的杨家将第五册《智审潘仁美》内页吗?现在看来显然不是;那可能就是《李陵碑》和《智审潘仁美》的封面创作了。中断合作应该是胡先生主动的,张先生并不情愿,因为……可是现在我(张令涛)虽两次去电话约他(胡若佛)来家面谈,都不曾来,是各有志,也难相强了……”既然张先生独立创作了杨家将的前三册封面,完全可以应人美所邀,再创作后两册封面,为何非要与胡若佛合作呢?个人一个不太厚道的推论就是:张令涛不见得画不出封面,但没有胡若佛合作,他自己绝对画不出与前三册一样水准的封面,这就是胡中断合作后,张也不再绘制后两册封面的原因,人美也只好另请刘继卣、孟庆江来画了。

点评

哈哈哈!咋两个谁都不能说服谁!都是执着的人  发表于 2014年12月13日 11:25
最喜欢广东画家卢延光长期求购其作品:1、龙女牧羊32开本,岭南美术出版社1983年6月出版;2、长城的故事,香港山边社1989年5月出版;3、卢延光插图新作选,台湾东门出版社1990年2月出版

1368

主题

7512

回帖

2万

积分

连趣部长

注册时间
2004年11月15日
在线时间
20692 小时
精华
5

2018晒宝大赛2018我与连环画的故事我与连趣的故事2011票选奖人美社70周年

发表于 2014年12月13日 10:38 | 显示全部楼层
003847m5s5gjdoothsajsh.jpg

003854y2622okr0kto9z2d.jpg

003850vff1f1ii7up9l1qr.jpg


再啰嗦一句,以上人美岳传套书之《藕塘关》,封底标注绘者:刘锡永、王亦秋,但内页明明为汪玉山绘画。
举这个例子,只是想说明,白纸黑字也可能不是客观事实。或者是编辑工作疏忽,或者是过程出现失误,当然也可能有外人不知的内幕或隐情。

点评

这个标注错误,后来再版的时候改过来了!而没有错误的封面绘画者依旧!  发表于 2014年12月13日 11:48
最喜欢广东画家卢延光长期求购其作品:1、龙女牧羊32开本,岭南美术出版社1983年6月出版;2、长城的故事,香港山边社1989年5月出版;3、卢延光插图新作选,台湾东门出版社1990年2月出版

50

主题

303

回帖

1146

积分

连趣队长

注册时间
2010年3月21日
在线时间
3130 小时
精华
0
发表于 2014年12月13日 10:46 | 显示全部楼层
没什么可以争论的,毫无疑问   传书救刘备、政归司马氏、三国归晋 封面绘画作者:张令涛、胡若佛

看了这么多连环画,连这种最基本的常识都看不出来,还有啥好说的?

如果只是看着扉页的标注,一错再错,思维顽固,完全就是形而上学,掩耳盗铃,被论坛连友看笑话。

点评

支持!每幅封面都有胡老铁线游丝的影子……  发表于 2014年12月15日 23:12

152

主题

1万

回帖

3万

积分

连趣部长

注册时间
2013年1月5日
在线时间
13218 小时
精华
1
 楼主| 发表于 2014年12月13日 10:47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政归司马氏》和《三国归晋》,以前也多次讨论,还是各存己见吧。

262

主题

8718

回帖

3万

积分

连趣副总理

大司马

注册时间
2010年4月10日
在线时间
3542 小时
精华
59

宝贝展示2连趣贡献奖我与连趣的故事品连谈兵杂谈活动奖DIY大比拼奖

发表于 2014年12月13日 11:17 | 显示全部楼层
江湖传闻,张令涛生活拮据,不知是谁的臆测,以当时连环画的稿费,张令涛想拮据恐怕也做不到。
张令涛也与黄子希合作过,胡粉们为什么不考证胡若佛也参与了,爱屋及乌的心情可以理解,但要尊重事实。

点评

黎鲁在创作回顾中写到:平时胡若佛的衣着打扮比较讲究,他也常向我表示,他有钱,而且说自己存有多少金条,可见他的真率。  发表于 2014年12月15日 13:23
上美出版社流出的信函证实过,王家龙也听编辑说过  发表于 2014年12月13日 14:30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20 收起 理由
虎威将军 + 20 事实胜于雄辩

查看全部评分

50

主题

303

回帖

1146

积分

连趣队长

注册时间
2010年3月21日
在线时间
3130 小时
精华
0
发表于 2014年12月13日 11:46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朋友,那么按照你的稿费说法,上美社卢纹老先生想生活经费拮据恐怕也做不到的。

尊重事实,白纸黑字就一定是铁证如山的事实?
编辑人员错误疏忽这个事实是否应该尊重呢?
制版印刷人员错误疏忽这个事实是否应该尊重呢?

赵三岛大师画的那几本,都是本社编绘的,那么这个事实是不是也应该尊重了?难倒赵三岛大师在忽悠上美,忽悠群众?骗稿费吃空饷?

点评

本社编绘是初版时候政治原因!收藏本开始(甚至79版)早就标注了  发表于 2014年12月13日 11:59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一个用户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连趣网 ( 京ICP备13010301号-1 )

GMT+8, 2025年2月3日 14:55 , Processed in 0.069332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