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叔晖认为:“别瞧连环画这个东西小,要打算把它画好,并不容易。它不仅仅表现在画面上,那画面以外的辛苦就多了。打个比方吧,演员只管演戏,不必管服装道具、舞台布景,那些事各有专人负责。而这连环画呢?画家除了脚本之外,一个人都得管,连导演的事情都得担起来。”她很在意细节的真实,曾说:“我们画连环画时,有好些资料要靠平素积累,脑子里要像个底片箱,需要哪个就抽出一张来。如果只在接受了脚本之后再去现找,脑中全无印象,到茫茫书海里去捞针,那就难了。” 王叔晖认为,除了平素积累,也需要体验生活。比如,她画连环画《生死牌》之前,专门到梅兰芳剧团去看排练,默记演员的招式,还到东安市场的盔头铺去画戏装写生。大热的天气不畏酷暑,就在那里画,一件蟒袍就要画两三天。她说:“必须胸有成竹,才能提笔作画;心里没数,提笔就画,难于画好;即使画好了,也是碰巧,不足为法。” 王叔晖在创作前,正是因为大量搜集整理了素材,进行了多次的艺术构想,多次的写生,多次的观察,不断地产生新的想法,几易其稿,才创作出像《西厢记》等脍炙人口的不朽之作。 画界曾称刘继卣和王叔晖是“发展传统线描艺术勇于开拓创新的双子星座”。连环画家,其中女性不多。而以一部《西厢记》被誉为大师的女画家,仅王叔晖一人。 王叔晖退休以后,继续完成人民美术出版社的约稿。像《红楼梦》人物画,她前后共画了“红楼十二钗”中的黛玉、晴雯、王熙凤等八个人。可惜的是,在画《惜春作画》时,王叔晖突然去世,使这曲最后的生命咏叹成为绝响。 时任人民美术出版社副总编辑的著名书法家沈鹏写下悼诗: 楼院昏昏落日斜,忽闻女史走天涯。 魂归泉路钗销折,画到西厢玉绝瑕。 一管串联红锦线,百年来去白荷花。 仙游应化花中蝶,梁祝相随舞万家。 (第四集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