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天涯 于 2018年1月14日 14:02 编辑
连环画里故事多之六:百年来去白荷花
“百年来去白荷花”,标题借用的这句诗是书法家沈鹏在王叔晖先生(1912—1985)去世时所写悼诗中的一句。 王叔晖先生作为连环画坛少有的女画家,画功顶尖,一生未嫁,颇具传奇色彩。她的连环画作品《西厢记》一本工笔重彩,一本线描,两本皆精彩绝伦,一问世即超越连环画界,赢得读者一片喝彩,至今不衰。就是没看过这两部连环画作品,王先生设计的4枚《西厢记》邮票足以惊艳。 这本《西厢记》能获首届连环画评奖绘画一等奖,现在看来有些意外。 意外的不是绘画水平,而是脚本内容。《西厢记》是描写才子佳人的著名作品,才子佳人作品的所有套路几乎都得到了运用。佳人花容月貌,才子才貌双全,一见钟情,再见中意,才子邀来英雄救美,月下赴会,许婚悔婚,不一而足。1963年底,政治气氛渐浓,这本画册获得大奖,画得太美是原因之一,还有一个原因,此书的绘制出版是为了配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新《婚姻法》的公布,是提倡婚姻自主的主旋律作品。 回归到绘画上,这本书的两个版本,可以说是古典题材工笔重彩和线描作品的典范,每幅画都精心描绘,将两种画法发挥到了极致。首届一等奖,古典题材评出《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西厢记》两部作品,有人对获奖作品不太服气。其实可以举出自己喜欢的任何一部古典题材连环画作品,看能不能置换这两部中的任何一部?我看不能。
有文章称,《西厢记》的线描画稿除藏于中国美术馆的十数幅之外,已毁于动乱岁月。不过人民美术出版社前几年出版了这部连环画的原稿原寸,画幅虽然不全,但仍然展示了大部分。又有人说,这些画稿乃动乱后王先生和学生一起重描的。疑问又出来了,既然是重描,为何不全数描完? 别问了,快为王叔晖先生的精彩作品点赞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