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天晚上,老同学还另外送了我两本书,一本《金色的道路》,32开,凌柏翎、何国华、卢德平、黄文庆、巫治平绘,广东人民出版社1974年10月1版1印,定价0.25元,封面绘者未署名,但从其人物造型和绘画风格上可以断定,是为当年线描大家詹忠效所绘。 另一本《苹果树下》,因为比较破旧,扉页、封底缺失,在网上查到了相关信息:《苹果树下》,冯远绘,40开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75年3月1版1印,定价0.22元。
回京后,这两本无品无相的书翻来覆去看了半天,总感觉似曾相识,恍然大悟:这两本书原来也是我的呀—— 70年代中期,学校组织高年级学生参加学工学农劳动,我曾在在西安黄河棉织厂成品车间打包房当小工,工作中发现打包封箱用的一种透明液体“泡花碱”,可以当胶水用。于是偷偷用大号的宣传色瓶装了一瓶,拿回家包书用。 在家中给小人书包书过程中,我突然心血来潮,用“泡花碱”把几本书封面涂布了一遍,晾干后书封面形成一层明亮光滑的胶膜,如同今天印刷的上光工艺,十分漂亮。这个“发明”令我十分兴奋,一不做,二不休,如法炮制,把手头几十本小人书的封面,全部涂了一遍。 谁曾想,用“泡花碱”涂布过的小人书封面,几年以后失去光泽,斑斑驳驳,在纸面上形成一种灰白的污垢,《金色的道路》、《苹果树下》即是遭“泡花碱美容”而“毁容”的两本连环画佳作。真是追悔莫及啊! 也许,老同学对此持有异议,除非当年他也干过给小人书用“泡花碱美容”的蠢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