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连环画暴风骤雨

 找回密码
 注册一个用户
楼主: 南京吴钢

.

[复制链接]

109

主题

852

回帖

5956

积分

连趣副科长

注册时间
2006年7月21日
在线时间
8 小时
精华
5
 楼主| 发表于 2008年8月22日 11:46 | 显示全部楼层
<p><font size="4"> (四)</font></p><p><font size="4"> <br />  古往今来,比窦娥还要冤的人多了去了,这不,曹操派罗贯中所著《冤枉谱》里排名第一的蒋干(字子翼)来江东考察学习,硬是想把好好的鼻子抠淌血,典型的没事找抽型。</font></p><p><font size="4"></font></p><p><font size="4">  如果没有赤壁之战,或许蒋干就没有了出场的机会,也没有了他说话的机会,轮不上他么。曹操手底下到底有多少谋士,史书没有记载,《三国演义》里也没有写,但是肯定不少。应该是智者如云,一拔啦一片。林子一大,什么鸟儿都有了,这里面肯定就有不少南郭先生了,充数的,尸位素餐,混干粮的,但蒋干肯定不算饭桶,蒋干这人很有口才,《江表传》称其有仪容,以才辩见称,在江、淮之间独一无二。曹操手下人才济济,独挑选蒋干去游说周瑜,是下了一番苦心的,只是没能如愿。</font></p><p><font size="4"></font></p><p><font size="4">  让人哭笑不得的蒋干先生主动请缨,带着一脸怀才不遇的委曲表情,摇头晃脑地出场了。<br />  因为年少时的同窗好友周瑜出息了,前敌总指挥了,曹老板的对手了。</font></p><p><font size="4"></font></p><p><font size="4">  曹操挺怀疑这事儿,他问,蒋先生,您行吗?您能说动周瑜投降? </font></p><p><font size="4"> 蒋干或许被曹操的疑问伤着自尊心了,他仗着跟周瑜的这层同学关系,就当下对曹操牛皮哄哄拍开了胸脯:曹老板啊,您别小瞧我,就凭着我蒋某人这三寸不烂之舌,就能把周瑜说得主动投降算起义,屁颠儿屁颠儿打着白旗过来投降。曹老板,您就瞧好吧,这件事儿就包在我蒋干身上了。</font></p><p><font size="4"></font></p><p><font size="4">  曹操也未必多么相信蒋干的能力。书上讲,“孟德大喜”,那是表情。曹操心里怎么想的?大概也是死马当克拉玛依吧,你蒋干愿意去,你就去试试吧,反正我老曹也不损失什么,说不降周瑜,也是丢你蒋干的人。再者,你去一趟,看看东吴那边的情况也好,回来说给我听听,也是个收获。行了行了,蒋先生,那就劳烦您辛苦一趟吧。这应该是曹操的真实心态,书上没写,不好妄猜。</font></p><p><font size="4"></font></p><p><font size="4">  蒋干穿着布衣葛巾,假装以个人身份见周瑜,周瑜热情相迎,乍一见面,周瑜先声夺人:“子翼良苦,远涉江湖,为曹氏作说客耶?”一下子就置蒋干于被动:“吾久别足下,特来叙旧,奈何疑我作说客也?”初步堵上了蒋干说降的嘴。周瑜要的就是让蒋干盗书,只有让在曹操面前夸下海口的蒋干无功而返,自觉无颜面对曹操,他才会另想他法以将功赎罪,比如偷点东吴情报什么的。</font></p><p><font size="4"></font></p><p><font size="4">  这同学的关系就是这点好,一般都给面子,老同学大老远来了,周瑜当然要大大地款待,而且要用最高的规格,老同学嘛。这样的款待一定会极大地满足了蒋干的虚荣心。老同学见面,酒是免不了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font></p><p><font size="4"></font></p><p><font size="4">  其实,这都是周瑜事先设计好了的,为了逼蒋干走上偷鸡摸狗的犯罪道路,周瑜又是向江东群英许诺“此吾同窗契友” “不是江东说客”,又是让太史慈执剑监酒:“如有提起曹操与东吴军旅之事者,即斩之。”同时向蒋干炫耀东吴兵精粮足,自己遇到了知己之主,君臣十分相得,表示决不会有所动摇。直唬得蒋干战战兢兢面如土色,始终没有说一句游说之辞,再也无机会完成他此行的重任。</font></p><p><font size="4"></font></p><p><font size="4">  “逼”完了还得“诱”。<br />  一心想着要办“正事”的蒋干,表面上很尽兴,但实际上却食之无味。以至于喝了多少玉液琼浆都记不清了,也不记得自己偷偷地倒掉了多少杯酒。只记得周瑜好象这晚的兴致特别好,来者不拒,热情地说:人生苦短,咱们今天不谈工作,只谈风月,喝酒,得使劲喝。<br />  “大丈夫处事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周瑜吟着吟着突然站起来,一个冽趔就到蒋干的身边了,竟然携蒋干同眠于满地都是军事机密的都督帐中。夜深人静,岂不是天赐良机?总得向曹操有个交代啊。蒋干心安理得而自鸣得意地做了一回梁上君子。</font></p><p><font size="4"><br />  此时的周瑜装睡,却是醒着;此时蒋干醒着,却真是做梦呢。周瑜然后就让蒋干盗书,蒋干真还盗了,这一盗,蒋干就算是结结实实钻了周瑜的圈套。</font></p><p><font size="4"></font></p><p><font size="4">  信是仿造蔡瑁张允的口吻写成。按理说,蒋干和蔡张同在曹操帐下,应该比周瑜更为熟悉二人的笔迹,这信如何骗得过蒋干呢?且看周瑜如何安排:一则“残灯尚明”,灯光昏暗,想看也看不真切;二则信中透露的是一天大秘密,蒋干得此信是奇功一件,狂喜之下无法冷静地辨认;三则周瑜及时翻身说梦话:“数日之内,教你看操贼之首。”既印证了信的内容,又不再给蒋干以细究的机会;四则有人入帐报信的一段低语,再次确证了信的内容,又催蒋干赶紧离去。再说,身在敌营,一点点风吹草动都足以让蒋干心惊肉跳,夜长梦多,还是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吧,哪有工夫去推敲信的真伪啊。</font></p><p><font size="4"></font></p><font size="4"><p><br /> 蒋干出得帐来,军士只问一句:“先生哪里去?”亦不阻挡。应该生疑啊,都督隆重款待的昔日好友就这么悄悄地走了军士竟不挽留?可蒋干此刻哪能想到这些啊,偷了东吴的绝密情报,还想活命?群英会上周瑜反复强调自己对东吴的赤胆忠诚,即使是同窗好友,犯下这等大事,周瑜又岂能饶你?所以蒋干此刻只想着两个字――快跑!二人自幼同窗,聪慧过人的周瑜还能不了解蒋干?周瑜早已洞察了蒋干的心理,所以放心地让军士“亦不阻当”。</p><p></p><p><br />  蒋干揣着这封书信跑回来,情况紧急啊,连夜把正睡得七荤入素的曹操从热被窝里喊起来,听他汇报:曹老板啊,事急儿啊,实在对不起啊,打扰您休息了。我虽然没有把周瑜说投降了,可我弄来一个大情报啊。您知道吗,您身边有奸细啊,谁?就是蔡瑁和张允啊,这两个家伙早有二心了,是定时炸弹啊,这书信就是物证。</p><p></p><p> 蒋干好欺,曹操难骗。欲骗曹操,还得在那封伪造信上下功夫,假话要说成真话。</p><p></p><p>  蔡张原是刘表手下,新近降曹,所以信的首句即道:“某等降曹,非图仕禄,迫于势耳。”曹操多疑,三江口之败,曹操对蔡张已经不信任:“东吴兵少,反为所败,是汝等不用心耳!”而青、徐军在中荆州军在外的“深得水军之妙”的训练方法和“军尚未曾练熟,不可轻进”的回话,却又像极了信中所言“今已赚北军困于寨中,但得其便,即将操贼之首,献于麾下”。蒋干汇报的情况又暗合“早晚人到,便有关报”。</p><p></p><p>  曹操正睡得懵懵澄澄呢,估计脑子也还没有完全清楚呢,他看了蒋干盗来的这封书信,当下就发火了。什么?这两个人竟敢想暗地里投降周瑜?<br />  “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的曹操岂能受此奇耻大辱?盛怒之下热血冲上脑门,喝令武士推出斩之。得,曹操就迷迷澄澄地把这两员大将给杀了。其实,这里面还有一个背景,这蔡瑁和张允本是降将,曹操对他们就一直不大放心,如果挑唆曹操杀许褚夏侯渊,曹操还会上当吗?</p><p></p><p><br />  等曹操杀了蔡瑁张允之后,蒋干还在曹操身边直磨蹭,叽叽歪歪地不想走,大概是等着领赏呢。 曹操终归是个聪明人,片刻醒过盹儿来了,旋即省悟,可惜为时已晚。<br />  他狠狠瞪了蒋干一眼,一句话都懒得跟他说了,转身走了。<br />  这还得说是曹操,是一个大气磅礴的人。出了这么大的事儿,让蒋干给弄的,把两个水军科技的带头人给杀了,这得多大损失啊。可曹操到底也没怎么着蒋干。按说,你让人家利用了,捅了这么大漏子,我还不杀你吗?没杀,曹操懂得爱护知识分子,只是曹操不爱搭理蒋干了,这种傻蛋还怎么搭理啊?<br />  可是蒋干还发牢骚呢,那句有名的话是:曹营之事不好办啊!蒋干先生给我们留下了这句名言。<br />  清代毛宗岗先生评价蒋干时,讲过:周瑜假做极疏,却步步是密;蒋干自道极乖,却步步是呆。</p><p></p><p><br /> 周瑜可高兴坏了,这蔡张二人是曹操身边的高科技人才,精通水战,是周瑜的心头大患啊。现在借蒋干的手,把他们送上了不归路,这曹操水军的战斗力可就大打折扣了。</p><p></p><p>  想出这样的反间计,应该是煞费苦心绞尽脑汁吧?非也!当军士通报蒋干来访时,周瑜“笑”谓诸将曰:“说客至矣。”遂与众将附耳低言,如此如此,众将应命而去,顷刻间周瑜已经胜券在握。</p><p></p><p> 丝丝入扣,天衣无缝,妙计妙计!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小乔真的嫁对人啦!</p></font>
[此帖子已经被作者于[lastedittime]1219377613[/lastedittime]编辑过]

5

主题

257

回帖

1553

积分

连趣队长

注册时间
2008年5月4日
在线时间
813 小时
精华
0
发表于 2008年8月24日 11:57 | 显示全部楼层
[em207][em191]

109

主题

852

回帖

5956

积分

连趣副科长

注册时间
2006年7月21日
在线时间
8 小时
精华
5
 楼主| 发表于 2008年8月25日 11:26 | 显示全部楼层
<p><font color="#0000ff" size="4">                  (五)</font></p><font color="#0000ff" size="4"><p><br />  孔明坐在蒙冲战船窄小的船舱里,几盅酒下肚,思绪万千,感慨万千。</p><p>&nbsp;</p><p>  想当初,二十刚出头的他就成为荆漂一族,“自比管仲、乐毅”,很想出来做事情,所谓学成文武艺,贷与帝王家,他这一肚子满腹的经纶,一肚子的学问,一身的本事,他有一个地方使啊,他要使用出来,他只有找一个好老板,因为他自己做不了老板。</p><p>&nbsp;</p><p>  刘备当时是荆州相当有名的贵族,天下枭雄了,真是天下谁人不识君,谁不知道有一个刘备呢?而刘备无疑是最好的老板人选,诸葛亮去找了刘备,一番交谈,而且刘备也采纳了他的合理化建议,但是还是没把他当做一等一的人才。诸葛亮又自命清高,他的心理又很脆弱,他受不得打击,受不了冷遇,不愿意自己腆着脸找上门又让人家踢出来,最好是所有的老板所有的皇帝都是恭恭敬敬上门去请他出来,于是他又回去了。</p><p>&nbsp;</p><p>  诸葛亮回去以后,下定了一个决心,你刘备不出来请我三次,我就在隆中做一辈子农民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p><p><br />&nbsp;<br />  刘备不知道什么原因突然恍然大悟,这个人才是帮助我成就大业的人,我必须把他请回来,择吉斋戒,沐浴更衣,态度就变了,很端正,做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决定,就是决定放下皇叔和长辈的架子,三顾茅庐,再把他请回来。</p><p>&nbsp;</p><p>  刘备和诸葛亮在隆中进行了一次密谈,“因屏人曰”,也就是把其他的闲杂人等,甚至估计连关羽、张飞都离开密室,只有刘备和诸葛亮两个人谈。孔明抄袭并略加修改了鲁肃和孙权“合榻对饮”的谈话内容,给出一个结论性的意见,那就是隆中对,在“隆中对”里面诸葛亮的政治天才表现得淋漓尽致。</p><p>&nbsp;</p><p>  将心比心,让一个46岁的身经百战的天下枭雄到隆中乡下,把26岁的从来没有表现过自己什么特殊能力的年轻人奉若上宾,来当他的总参谋长,而且和自己讨论了当世之事,使诸葛亮产生感激之心,这才同意追随刘备。</p><p>&nbsp;</p><p>  到了刘备军中,经常和刘备谈话,结果两个人情好日密,感情一天比一天好。而且诸葛亮给自己设计的这个目标,是到了这个集团以后他一定要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他要当首席谋士,要当这个集团的二号人物。关羽和张飞有意见了,关羽、张飞说这本来我们是哥仨啊,我们是食者同器、寝者同床,针插不进,水泼不进,铁得不能再铁的哥们儿,怎么当中插了一个诸葛亮?于是刘备就做工作,说你们不要有意见,我有了孔明就像鱼有了水一样,这样两个才没有意见。。。。。。</p><p><br /> </p><p>&nbsp;&nbsp;&nbsp; 鲁肃气喘吁吁一溜小跑着上了船,细密的汗珠爬上了额角,也终止了诸葛亮滔滔不绝的恍惚回想。<br />&nbsp;&nbsp;&nbsp; 鲁肃还以为诸葛亮礼尚往来请他喝酒呢,前几天,诸葛亮让鲁肃瞒着周瑜为他准备二十只小船,每只船上要军士三十人,船上全用青布为幔,并插满草。他照做了,孔明怎么着也得准备几个好菜,弄坛好酒吧!</p><p>&nbsp;</p><p><br />  吴钢认为:是诸葛亮怕运气不佳,万一失手,也找个垫背的,黄泉路上有个伴聊聊,不至于太寂寞。而且,像诸葛亮这种不怎么勤劳的人,失手的可能性极大,你用脚后跟想想:<br />  1:船行到曹营附近,曹军射以乱箭,箭极多,插满船身的一面,于是诸葛亮把船身掉一下,船即失去平衡,侧翻了,箭、船、舵手、鼓手、孔明、鲁肃皆入江喂鱼。<br />  2:诸葛亮令军士大喊:“谢谢曹丞相赠箭!”雾散,曹军发现后追击,孔明船队负重太多,来不及逃走,皆被曹军俘获,只见曹操理直气壮地来到诸葛亮跟前伸出右手:“孔明先生,你是不是把借我的箭还给我呀?”<br />  3:船行到曹营附近,曹军在大雾中没看见船上写着“严禁烟火”的醒目红字,纷纷以火箭射之,火箭遇草立即引起大火,估计大伙儿都得变成“烧猪”。<br />  4:船行到曹营附近,突然看见曹军推来了数十台投石机…… 等等曹操那智囊团发明的新式武器 。</p><p>&nbsp;</p><p><br />  总而言之啊,诸葛亮的能耐是够大的,鲁肃惊奇的看到船舱里那张小桌子上居然酒菜齐全。<br />  当时,虽然孙、刘联合破曹,但是周瑜心狭量窄,妒贤嫉能,瞧诸葛亮能耐比他大,生气,总憋着抓个碴儿把诸葛亮宰喽!<br />  于是想了个主意:派诸葛亮监造十万支箭,诸葛亮一听就明白了。心说:这不是让我造箭哪,是变法儿要我脑袋呀!工、料都不凑手,怎么造啊?还吹了牛B,三天时间就可以了,写下了军令状,到时完不成任务,就会被斩首。<br />  一琢磨:得了,干脆我“借”去吧!借可是借,有日子借可没日子还。他说“借”,其实是“骗”,不过那也得叫“草船借箭”。找谁借呀?找曹操借呀!这玩意儿就他那儿多,这“借箭”也得有方法,直接找曹操借去,不行,不好说呀,“曹丞相,您借我十万支箭,等明儿我好揍你!”,这不象话呀!这里边儿学问大啦。</p></font>

109

主题

852

回帖

5956

积分

连趣副科长

注册时间
2006年7月21日
在线时间
8 小时
精华
5
 楼主| 发表于 2008年8月25日 11:29 | 显示全部楼层
<p><font color="#0000ff" size="4">                   (六)</font></p><font color="#0000ff" size="4"><p><br />  诸葛亮琢磨过:这两天有点儿发闷,江水气温回升,到夜里,温度骤然下降,嗯……准得有漫天大雾。半夜时分,酒过三巡,菜也被风卷残云般得快叉光了,诸葛亮说:“请你跟我一起去取箭”。鲁肃大惑不解地问:“到哪里去取?”诸葛亮笑笑说:“到时候你就知道了。”于是诸葛亮命令二十只小船用长绳子连接在一起,向魏军的宿营地进发。</p><p><br />   <br />  伸手不见黑夜滴五指,在阵阵寒风的侵逐下,更显得阴森恐怖。<br />  不熟悉地理可不行,沿江逆流而上,天还下雾,从东吴营盘到曹操水寨,怎么走,走多长时间,距离多远,都得知道。喊错地儿了可不行!到时擂鼓呐喊,都喊破了嗓子,曹营还是没动静,天亮后才发现原来因为天黑雾大,船队走错了方向,开到了荒郊野外去了,诸葛亮还不立马晕倒!离曹营远了不行,放箭射不到哇,全掉江里啦,那不白去了吗?离近了也不行,劲弩乱箭齐发,草船无甚护甲,结果箭是借到了,可舵手,鼓手,孔明,子敬一干人等俱成刺猬。再说,曹军有巡营了哨的船哪,发现了,一包围,得,全当俘虏啦!</p><p>&nbsp;</p><p>  到船队接近魏军营地时,诸葛亮命令把二十只大船,一字排开,军卒击鼓呐喊。老实忠厚的鲁肃吓坏了,对诸葛亮说:“我们只有二十条小船, 几百余士兵,万一魏兵打来,我们必死无疑了”。诸葛亮却笑着说:“我敢肯定魏兵不会在大雾中出兵的,我们只管在船里喝酒好了。”</p><p>&nbsp;</p><p>  曹操听到擂鼓呐喊声,连忙召集大将商议对策,因为长江上浓雾重重,不知来了多少敌军哪?所以派水军弓箭手乱箭射击,以防敌军登陆。于是曹军派出约一万名弓箭手赶到江边,朝着有呐喊声的地方猛烈射箭。一时间,箭象雨点一样飞向诸葛亮的船队,?,曹兵一通儿猛射呀,看谁射得快,看谁射得多,射箭大比赛!</p><p>&nbsp;</p><p>  不一会儿,船身的草把上都扎满了箭。首先得算一支箭多重啊?按十六两制,一支箭大约四两吧,十万支就两万五千斤哪!二十只大船,每只平均负荷一千二百五十斤。就那么巧,整十万支吗!不要回去仔细一数,只有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枝,被周瑜依军法处斩?。得多借呀,除去折的,不能用的,光好的也得有十万多呀,嗯,打点儿富余。每只船要承受一千五百斤的重量。曹营放箭,也不是按船分配呀:这只船重量够啦,别射啦,那只船不够儿再找补点儿。</p><p>  哎,哪儿有这事儿啊!</p><p>&nbsp;</p><p>  船一字排开,得两面儿受箭才行,要是光一面儿受箭,十万支箭全射一边儿,那……船就翻啦!</p><p>&nbsp;</p><p>  这船什么时候调头呢?怎么才能掌握时间、重量呢?上船的时候,不是把鲁肃拽来了吗,俩人在船舱里对酌饮酒。酒倒七成满,草人儿受箭越来越多船也越来越偏。船一偏了,酒在杯里也偏了,船偏多少,酒偏多少,船两边儿受箭重量平衡了,杯里的酒也平稳了。坐船内知船外,了如指掌啊。诸葛亮这学问多大!要不以这杯酒当测量的标准来掌握平衡,非坏事儿不可,怎么掌握呀?亲自观察,觉着船有点儿偏,他外边儿看看去,一出去,嘣!箭射脑袋上啦!</p><p><br /> <br />  这时候,诸葛亮命令船队掉转身,把没有受箭的一侧面向曹军,很快上面也扎满了箭。诸葛亮估计船上的箭扎得差不多了,就命令船队迅速返回,这时大雾也渐渐开始散去,等曹军弄清楚发生的事情时,直气得鼻子不来风。</p><p>&nbsp;</p><p>  诸葛亮的船队到达吴军的营地时,前敌总指挥周瑜已经派五百名军士等着搬箭了,经过清点,船上的草把中足足有十万支箭。“先生真乃神人也。”这是鲁肃对诸葛亮发自内心的赞叹。但是,诸葛亮半夜借走几十条船,而且一借就是一夜,当时周瑜早就有灭了诸葛亮之心,已经下了命令对诸葛亮的一举一动都派人监视,难道作为三军统帅的周瑜一点消息都没得到?那是绝对不可能滴。</p><p>&nbsp;</p><p><br />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这段描写是精彩的,很精彩,非常精彩,可惜是假的。你不管是真是假,小说一定要好看,小说不好看就失去了“小说”的本来意义。哈哈哈哈吼。。。把个诸葛亮写得搞笑死人,确实好看,这是罗贯中小说家、文学家的需要!</p></font>

2191

主题

7万

回帖

37万

积分

管理员

注册时间
2002年5月19日
在线时间
54400 小时
精华
3
发表于 2008年8月28日 09:17 | 显示全部楼层
顶![em207]

109

主题

852

回帖

5956

积分

连趣副科长

注册时间
2006年7月21日
在线时间
8 小时
精华
5
 楼主| 发表于 2008年8月29日 02:18 | 显示全部楼层
<p><font color="#0000ff" size="4">                   (七)</font></p><font color="#0000ff" size="4"><p><br />  卫兵急急奔进都督的寝帐里:报告,周都…不,报告玉树临风,风流倜傥人见人爱花见花开车见爆胎的周都督,鲁肃大人陪同诸葛孔明先生来看望大都督! <br />  周瑜:小子,你好像忘了说,才高八斗呢?诸小弟啊,你说该怎么办嘛! <br />  诸葛亮:嗲死我了,谁是猪小弟?我明明姓诸葛!!我什么时候变你猪小弟了!!以后就叫我小名:孔明,知道不!!算了,还是谈正事吧。</p><p>&nbsp;</p><p><br />  诸葛亮把写好妙计的手掌摊开,鲁肃低下头来一看,倒退一步,不禁失声道:“?,好一条妙计!”<br />  诸葛亮手掌上墨迹很浓,笔划很粗,写着两点、一撇、一捺,一个五大三粗的“火”字,要烧掉百万曹军,小的火是不行的,非得漫天大火不可。<br />  鲁肃满怀信心地到周瑜面前:“大都督,待下官观看妙计。”<br />  周瑜大玩拆烂污,根本就没在手上写,心想:我是大都督,这么大的领导,相当于赵总版了,还能和你们玩小孩子过家家游戏?<br />  鲁肃不觉脱口而出:“都督,妙计在哪里?妙计在何处啊?”<br />  “嗳!子敬,你看仔细了!”“喔喔喔,妙计相同。”这和事佬还算识相,没给领导坍台!<br />  这把火,将烧出一片天空!烧出一段历史来!史实却是黄盖审时度势,面对来势汹汹的曹操,向周瑜提出了“火烧赤壁”的奇策。黄盖认为: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见《三国志?周瑜传》及《资治通鉴》)。</p><p>&nbsp;</p><p><br />  周瑜与黄盖二人围绕着苦肉计进行了商量。如果打皮鞭、军棍,哪怕把黄盖打死,曹操也不会相信的,因为那些是责罚小兵的刑具。周瑜张灯结彩心怀鬼胎地说:脊杖是我江东之文化也!要使曹操感到我心狠手辣,公报私仇戕害老将,大都督想到了挂在大帐左右的两条脊杖。何为脊杖呢?顾名思义,就是拷打脊梁之棍杖,凡是用到此刑,罪人身犯弥天大罪,足以斩首。</p><p>  周瑜与黄盖商议好苦肉计,黄盖起身告辞。都督嘱咐他一路之上不要被人发觉,否则明日用刑时,大家就要起疑心;为何昨夜黄老将军从都督那里出来,今天就发生了这样的事情?会不会他们暗中已定下的计谋?那事情就麻烦了,黄盖遵嘱而去。</p><p>&nbsp;</p><p>  <br />  一宵已过,直抵来朝,今天是十一月初十,又是一个打黄盖的好日子。中军大帐,周瑜居中坐好,文武两旁站立,诸葛亮在老位子上坐定,眼梢的余光中发觉周瑜看着自己。心想:怎么?你又在动我的脑筋啦?嘿嘿!我要识相,只带眼睛、耳朵,不要带嘴巴,天坍下来,与我无干,用不着我开口。但这条计不能让你流产了,如果苦肉计不成功,没有人去诈降,赤壁不能烧,刘皇叔三分天下要落空的。</p><p>&nbsp;</p><p>  周瑜对他看看:我今天打黄盖,你或许会出来劝阻,那么,我打黄盖是假的,打你诸葛亮就是真的了。虽然,我目前暂时还不能杀掉你,先揍你一顿再说,解解我心头之恨也是好的。</p><p><br />  <br />  孔明看看文官班中的鲁肃:想必你今天就是劝客了,因为三江口大营之中,有资格当劝客的还是你。<br />  不料,周瑜没有孔明想得那样周到。他根本没有安排劝客,鲁肃完全蒙在鼓中,所以,反而诸葛亮料错。不过,不让鲁肃知道底细,倒也有好处。如果有意安排他做劝客,这老实人恐怕没有好的表演才能,弄得不好露出马脚,就很难收场了。现在他以为是真的,所以他的感情也是真的。</p><p>&nbsp;</p><p><br />  此时,黄盖走到虎案之前,已然倚老卖老,毫不示弱,蛮不讲理,出言不逊地顶撞着大都督。<br />  周瑜顿时换上一副非常严肃、正经的都督面孔来:“叱!大胆老不法,竟敢违抗吴侯钧旨,违抗本督将令,在大帐之上公然高叫降曹,按军法理当斩首,将这老不法捆绑起来,推出中军大帐斩了!”<br />  本来他根本不知道自己的计中有漏洞:没有劝客。到这时候,周瑜后悔不迭:我太心急了:这样一个要紧人物怎么没有安排呢?我一时疏忽,黄盖也没有想到这条行刑令一丢下去,黄盖的脑袋就要落地,这还了得!破曹没有本事,用计用得把三世功臣杀掉,我还好做人?岂不要被吴侯骂死,被天下人笑死?</p><p>&nbsp;</p><p>  蔡中蔡和此时幸灾乐祸,最好他们将帅争吵起来,事情闹得越大越有趣,对丞相越有利。所以,两个家伙摸着小胡子听得津津有味。<br />  诸葛亮见事态己到这等地步,心想。原来如此,周瑜抓住“降曹”二字,先杀,后打;先虚后实;这出戏倒编排得扣人心弦,还有些曲折、跌宕,惊心动魄。这戏唱的,掉一地鸡皮疙瘩!  <br />  黄盖心里明白,杀头是假的,挨脊杖是真,所以十分镇定。</p><p><br />  </p><p>  鲁肃走到诸葛亮身边,不敢说话,又是咳冷嗽,起左手的袍袖往他身上一拂:喂,你起来讨讨情啊!<br />  孔明早已察觉到鲁肃的动机。心想,你不要来害人,我一开口,就有被暴打一顿的危险。不过诸葛亮有了一个新发现;鲁肃并不是预先安排好的劝客。否则他不会急得这般摸样的。那么劝客是谁呢?怎么到现在还不出场呢?难道黄盖掉了脑袋再出场?</p><p><br />  <br />  鲁肃因诸葛亮不理睬他,气得他一个人在那里发鲠劲,心想你还这么有趣,这么高兴?瞎!我懂了,都督为什么老是要杀你?就因为他看到了你这家伙存心不良,将来要夺取我们江东的天下。我原来一直不信,为了你,我与他之间的关系也疏远了。今日一看,都督目光敏锐,看人入木三分,我太老实了。你现在希望黄盖被斩,江东又少一位顶天立地的大将,将来你打江东就少一个敌手。都督要除掉蔡瑁、张允,尚且要动一番脑筋,用一条反间计,而你看到都督斩黄盖,计都不须用一条,只要袖手旁观。所以你得意忘形,幸灾乐祸。哼!你越是高兴,我越要与你斗口气。哪怕丢掉纱帽,我也要把老将军的性命救下来,偏不让你如愿。鲁肃想定主意,拼足力气,高喊一声:“刀下留人!”</p><p>&nbsp;</p><p>  周瑜等到这个时候,见鲁肃站出来方才放心。<br />  但鲁肃叫了一声刀下留人之后,自己还不敢上去与都督讲话。看看两旁文武:大家看在我的份上,帮帮忙,一起出来讨情,人多力量大,胆子壮。<br />  众文武早就有心讨情,就缺少一个带头人。现在见鲁肃一声招呼,立刻从两旁一轰而出,拥到虎案之前一一施礼见都督。<br />  鲁肃说:“都督,黄老将军今日虽然出言不逊,冒昧虎驾,望都督念他三世旧臣,功高年迈,看在下官的份上,权且饶他。”“看蔡中份上。”“看蔡和份上。”两个小奸也跟在后面和调。但心里想,你只管杀好了,用不着看我们的面上。<br />  周瑜一看,帐中所有文武全都出来讨情,好极了,苦肉计未设一个劝客,这是我的一个疏忽。现在你是自发出来劝说,正好顺水推舟,等一下打到紧要之处,还拜托你们再出来劝阻。</p></font>

109

主题

852

回帖

5956

积分

连趣副科长

注册时间
2006年7月21日
在线时间
8 小时
精华
5
 楼主| 发表于 2008年8月30日 15:55 | 显示全部楼层
<p><font color="#0000ff" size="4">                   (八)</font></p><font color="#0000ff" size="4"><p><br />  鲁肃这里情切切,要想平息将帅之间的风波:黄盖那里火辣辣,故意要挑起事端。只见黄盖余怒复萌,对着上面大声道:“呸!要杀便杀,要斩便斩。老夫无罪,岂能与他叩头!”<br />  鲁肃还想再劝,周瑜已经开口了。厉声道:“叱!大胆老不法,本则将尔斩首!只为看在两旁文武份上,饶尔不死,还敢如此猖狂,藐视本督!来,将这老不法拿下中军帐,除盔卸甲,脊仗五十,与我结实地打。”</p><p>&nbsp;</p><p>  武将班中有一个人觉察到了今天的事情有些蹊跷。谁?非是旁人,乃是水军先锋甘宁。不过,他虽看破了是计,肚子里却搁不住,忍不住耍踏出来问一声周瑜。当然不能直接了当地问,而且问得有点技巧。他装作走出来讨情的样子。<br />  “末将以为,黄盖乃是三世旧臣,都督岂能擅自将他责打?理当备一文书呈报吴侯,待等回文到来,再行定夺。望都督看在末将的份上,暂且造化了他。”说罢,对周瑜眨眨眼睛,歪歪嘴,挤眉弄眼,隐隐然,是不是计?<br />  周瑜一看,你这家伙聪明的,居然被你看出来了。但是,你这个人毫无涵养,一点都按捺不住。如果等一下打到紧张的时候,别人都吓得要死,你却自以为得计,悠然自得。十分轻松,甚至对别人挤眉弄眼,打招呼,送消息,暗示这是假的,旁人知道还不太要紧、若被蔡中蔡和两个小奸看出苗头,那不是要闯出大祸来的么?你看诸葛亮这家伙门槛多么精,心里一清二楚,嘴上闷声不响,我拿他没有办法。而你就必须赶出去了。所以,周瑜对他也毫不客气地喝道:“呔!大胆甘宁,本督执掌生杀大权,又有吴侯亲赐宝剑在此,谁人不能责,哪个不能打?尔竞敢在此胡言乱语──来,与我将甘宁乱棒赶出中军帐!”说罢,对甘兴霸将袍袖一拂:虽然被你猜中是计,但戏不能给你看了。<br />  手下上来用乱棒向甘宁打来:“走走!”</p><p>&nbsp;</p><p>  诸葛亮一生有三条计不用:一条是苦肉计,本钱太大了,如果敌人多谋善断,不但自我伤害之苦要白忍受,而且连生命也难保。一条是诈死计,他认为,用这种计是黔驴技穷的表现,虽然同是兵不厌诈,但不能自己伤自己的吉利,倒自己的锐气。再一条是美人计,用女人作诱饵,也是下流低级的,非大丈夫之所为,被敌人将计就计了岂不气死?而周瑜这三条计恰恰都要用的,打黄盖用苦肉计,攻南郡用诈死计,甘露寺用美人计。</p><p>&nbsp;</p><p>  诸葛亮虽说是在看戏,实际上他是个有心人,也在想办法使周瑜的这出戏早些圆满结束。本来听到周瑜一直在叫喊结实地打,结实地打,现在突然没有声音了。孔明眼梢瞟过来一看,咦!你这个老兄怎么搞的?不想办法赶快收场,反而在那里出眼泪了,这算什么名堂?你这两滴眼泪一挂下来,黄盖脊杖白挨,两个小奸马上看破机关。<br />  孔明回头对鲁肃看看:你别象死了亲爹娘那么哭了,再哭下去,黄盖真的要被你哭死了,快出去做说客吧。<br />  鲁大夫正哭得伤心,觉得有人凿他。回头一看,是诸葛亮。心想,你今天最最得意了,杀黄盖如此,打黄盖又这样。你这么高兴,大概黄盖快死了,待我来看看。不顾一切,红袍一拎,直奔向大帐中间。不料,脚下被孔明使了个绊,屁股上又被军师用扇柄一凿,一下扑在黄盖身上。<br />  军牢手在打人时,眼睛是盯着这根家伙的,等到脊杖落下来时,眼睛的余光才发现下面的情况不对了,怎么一会儿会出现血红的一大片?黄盖的血没有这么多,也不是这种红色。再一看,是一件大红袍,但是要想把手中的脊杖缩住,一下子哪里收得住。另外的几个军牢手也没有防到会有这么一招,看到鲁肃扑上来,都猛地一愣,等到再叫“不好!住手!”已经来不及了。拚命一缩,所以力量减弱了一大半,基本上就是那股惯性的分量了,即便如此,也足够鲁肃受用的了,脊杖正中他的臀部“啪!”。</p><p>&nbsp;</p><p>  周瑜心中暗暗叫好:鲁肃呀,你的功劳不小,非但解了我的围,而且使苦肉计完满,真是救命皇菩萨!但就此草草收场太急促,要放些威风出来:“叱!大胆老不法。本当将尔活活处死,如今看在众人的份上,造化了你!下次再敢藐视本督,莫怪本督──哼哼!”说罢,他两手搭在虎案角上,把案桌摇了两摇,表示余怒未息,发泄一下。这是这场戏的最后一个亮相动作。<br />  众文武想,我们哪里开过口?只有鲁大夫奋不顾身去堵枪眼。</p><p>&nbsp;</p><p><br />  苦肉计中最关键人物其实是阚泽,有时也奇怪老黄在玩苦肉计之前怎没定好献诈降书的人选,这营生倒真非一般人能做得了,否则不定会前功尽弃,老黄那一顿棍子倒有可能白吃了。更让人想不到的是,阚泽与黄盖居然是密友!《三国演义》描写阚泽是第一个识破周瑜打黄盖的苦肉计,后自告奋勇向曹操献诈降书,要说这阚泽原来是个亡命徒,并且过目不忘,最适合当间谍。于是黄盖就把名为“我的自白”的白皮书交给阚泽。阚泽乘一叶轻舟来到江北径直求见曹孟德。</p><p>&nbsp;</p><p>  狡猾多疑的曹操先唬再蒙,企图发现一些问题,因为他不想做冤大头,冒充大怒道:黄盖用苦肉计,给我将使者砍了。阚泽心想黄公覆啊黄公覆,你这不是害苦了我吗,投降书中竟然有破绽。然而阚泽不愧胆色过人,是空手套白狼的高手,当下并不惊慌,反而哈哈大笑。搞得老曹如坠五里雾中,实已摸不着头脑,要是一般老实的同志早被老曹诈了出来,了不得一顿大骂,被推出帐外砍了脑壳。</p><p><br />  <br />  曹操给笑得很不爽,反倒先晕了,于是就把阚泽从鬼门关拉了回来,问阚泽怎么回事,怎么这么想死。阚泽向曹操解释了背主作窃,不可定期这个做叛徒的基本常识。如果说演说有雄辩之词,那阚泽这次就是诡辩,而且辩得曹操直发愣!把书中漏洞说成了道理,真是诡辩的颠峰!再加上蔡中蔡和这两个智障夹在中间传递假情报,老曹终于义无反顾地愈陷愈深 !</p><p>  “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阚泽作为一代名嘴,得以流芳千古!</p><p>&nbsp;</p><p><br />  现在还剩最后一条计,就是要请庞小鸟过江献连环计了。<br />  庞统说,我怎么过江呢?就这么自己送上门去,不像是我的作为,曹操也不会上当的。请你都督要想个办法,把我送过江去。真让人不敢相信,就在此时,罗贯中居然又让蒋干过江来啦!</p><p>  <br />  周瑜一听蒋干再次到来,大喜大乐,不仅是喜出望外,可以说几乎是欣喜若狂!他无比兴奋地说:“真是同窗好友!吾之成功,皆在此人身上!”这才像老同学、老朋友,知道我要用计,他又及时来帮忙了,这是上天送给我的最好礼物!但是周瑜也感到奇怪,这家伙怎么还会来,令人难以理解。</p><p>&nbsp;</p><p>  其实,曹孟德又失策了!上次蒋干盗书后,你不应该马上叫他滚的,而应当叫他坐下来,把其中原委讲给他听:“你非但无功,而且有罪。这是周瑜的反间计,目的就是要借我之手杀掉蔡瑁、张允,吃一堑,长一智吧。”你这样一讲,或许你这份家当就不会完在赤壁、因为蒋干明白了自己是中计之后,他就不敢二渡长江,再到江东营中去了,现在,他自以为受了委屈,一心在等待机会再立大功。</p><p><br />  所以,周瑜用苦肉计、诈降计时,曹操问左右:谁人过江去探虚实,看看黄盖究竟情况如何,丧门星、败家精蒋干马上自告奋勇,再次奔走。结果把“小鸟”庞统带了过来,施一条连环计,曹操又上当了,把战船统统钉在一起,烧得赤壁如火海,百万大军化为灰烬。曹操这份家当,一半是被蒋干到对江跑了两趟跑光的。</p><p><br />  看完《三国演义》这段故事,始知赤壁之战中,立功最大者,不是装神弄鬼的诸葛亮,而是这个昏头昏脑的蒋干,当然还有那个始终蒙着一层朋友面纱的大导演周公瑾。</p></font>

238

主题

2253

回帖

1万

积分

连趣部长

注册时间
2006年6月4日
在线时间
1142 小时
精华
0
发表于 2008年8月30日 16:22 | 显示全部楼层
<p>每每看到三国这里总是有些不解,曹操这么聪明的智商,怎么就被周公谨三番五次的戏耍,误斩蔡瑁张允, 不识连环计, 连黄盖的苦肉计都是在到了跟前才明白...</p>
Yesterday is a history, tomorrow is a mystery, and today is a gift from the god. That\'s why we call it present.

109

主题

852

回帖

5956

积分

连趣副科长

注册时间
2006年7月21日
在线时间
8 小时
精华
5
 楼主| 发表于 2008年8月30日 19:38 | 显示全部楼层
<p><font color="#0000ff" size="4">东强,是《三国演义》吧?那是罗贯中写的,赤壁之战没那么复杂。</font></p><p><font color="#0000ff" size="4">蔡瑁张允被杀是因为他们兵变。舌战群儒,蒋干盗书,草船借箭,周瑜打黄盖,庞统献连环,借东风,华容道。。。全是子虚乌有的。</font></p><p><font color="#0000ff" size="4">曹操也就十几万军队,能打的五千轻骑兵还不习水战。</font></p><p><font color="#0000ff" size="4">当时,孙权27岁,诸葛亮27岁,周瑜34岁,鲁肃37岁,曹操54岁,刘备47岁。</font></p><p><font color="#0000ff" size="4">黄盖诈降这是有的,但没被爆打。</font></p><p><font color="#0000ff" size="4">曹操一看这没救了,下了道命令,放火,我们也放,没烧着的船都给我烧了,反正要走人了,这船不能留给刘备和周瑜啊,咱自己烧吧,撤。就这么简单!</font></p><p>&nbsp;</p>

238

主题

2253

回帖

1万

积分

连趣部长

注册时间
2006年6月4日
在线时间
1142 小时
精华
0
发表于 2008年8月31日 12:38 | 显示全部楼层
<p>谢谢指点,有机会还要多看看三国志的.</p><p> </p>[em140][em140]
Yesterday is a history, tomorrow is a mystery, and today is a gift from the god. That\'s why we call it presen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一个用户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连趣网 ( 京ICP备13010301号-1 )

GMT+8, 2025年5月14日 17:45 , Processed in 0.598603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