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连环画暴风骤雨

 找回密码
 注册一个用户
查看: 446|回复: 4

日刊:日本已沦为“贫穷大国” 不宜再自欺欺人

[复制链接]

162

主题

4954

回帖

2万

积分

连趣部长

注册时间
2008年8月29日
在线时间
1452 小时
精华
0
发表于 2009年5月13日 16: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br />&nbsp;据香港《大公报》援引最新一期日本“经济学人”周刊文章称,要日本人承认日本虽是经济大国,却也已是贫穷大国的事实。报道表示,日本上上下下向来不承认日本有贫穷,将贫穷淡化为差距,甚至根本忘记贫穷这回事,但金融危机凸显这个问题,日本不宜再自欺欺人。 <br />贫穷问题在上世纪90年代开始加深。在泡沫化以后的长期经济低迷中,政府为了舒活企业,逐步放宽对解雇的限制,许多企业于是把正规雇用改变成非正规、约聘式雇用,也就是日文所谓“派遣人员”。2007年,派遣人员已达1890万人,占日本劳动力三分之一以上。同时,国家财政重建的论调高唱入云,社会安全保障的经济渐被削夺,本来已经不健全的社会安全网由此益趋脆弱。 </p><p>&nbsp;&nbsp;&nbsp; 越来越多担当家庭支柱的男性沦为派遣人员,一旦从派遣再陷入失业,下场就是街友。日本的派遣工人有事做才有工资,而且大多数没有保险,有保险者,理赔条件极苛,只有两成人有幸拿到。他们也住不起房子,日本很少廉租房,无屋者不露宿街头,只有当“网咖难民”。 </p><p>&nbsp;&nbsp;&nbsp; 今年3月,日本失业率4.8%,增加速度创1967年以来新高。 </p><p>&nbsp;&nbsp;&nbsp; 失业者可以向厚生劳动省求助,但通常不获回音。日本从1960 和70年代成为工业大国,就以没有贫民的中产阶级社会自视,一般人贱视贫民,认为贫穷全因懒惰,政府的同情更少。看出问题者,至多承认那是“差距”。 </p><p>&nbsp;&nbsp;&nbsp; 根据经济合作开发组织(OECD)最新的这方面资料,日本在2005年的贫穷率就以14.9%在OECD三十国里排第二(第一是美国,17.1%)。但一直到金融危机,日本人才渐渐不将贫穷美言为“差距”,而正视贫穷就是贫穷,承认贫穷不尽出于懒惰,而有其制度、结构成因。 </p><p>&nbsp;&nbsp;&nbsp; 贫穷不单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日本有些律师、工会和街友在2007年成立“反贫穷网”,今年1月,五百多名失业在东京日比谷公园扎营,和厚生劳动省打对台,数千志工前往协助,促成政府为贫民搭建临时栖身之所,总算有个微末的开始。接下来,就看政府是否回心转意并提出配套政策。<br /></p>

31

主题

338

回帖

1972

积分

连趣队长

注册时间
2009年5月5日
在线时间
2 小时
精华
0
发表于 2009年5月21日 11:5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会不会有制造机会给日本发动战争呢?

185

主题

3327

回帖

1万

积分

连趣部长

注册时间
2008年3月8日
在线时间
284 小时
精华
6
发表于 2009年5月27日 11:06 | 显示全部楼层
<p>有一种越来越大的声音在舆论界流传,说21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作为中国人的一分子,我渴望这一论断尽快变成现实,圆了我们这一代人的强国梦。但是,看了那些鼓吹者的理由,却使我心中隐隐不安,甚至生出一些不祥之感。</p><p>在我的记忆里,这一预言最先好像是出自一位号称“国学大师”的学者之口。我们处在一个已经没有国学却有着层出不穷的国学大师的时代。我认真拜读了这位大师的文章,希望能找出一些靠得住的理由,可是,大师只是告诉我们,因为已经过去的20世纪是西方文化的世纪,所以即将到来的21世纪将会是中国的世纪,因为中国文化比西洋文化具有更多的优越性。</p><p>至于究竟如何优越,到底也没有说清楚。我对于这种与风水学颇为类似的证明理路实在不敢苟同,人类毕竟已经进入了科学昌明的21世纪,将社稷的命运寄托在风水轮流转的理论基础上,是十分危险的。</p><p>东西方文化优劣之争是中国近代史的一个老话题,鸦片战争中洋人战无不胜的枪炮和此后华夏民族几乎亡国灭种的惨剧,为之作了注脚。中国的确有可能产生出一种优于西方文化的新文明,但不是今天,而是在将来,在中国文化真正吸收、消化了西方文明弥足珍贵的精华部分之后。</p><p>然而,关于21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的说法,近期似乎又有了新进展,这便是那个所谓的“中国不高兴”的高论,但它比前述国学大师的说法更令人惊愕。不管怎样,前面的那位学者,还试图为他的论断给出一个理由,但“不高兴”却不需要任何理由了。</p><p>我们小时候,听得最多的就是要拯救资本主义国家人民的豪言壮语。这使我们那班面有菜色的孺子们,竟然暂时忘记了自己的饥肠辘辘,暗暗抱定了拯救西方人民于水火之中的宏愿。直到上世纪80年代国门打开之后,才蓦然发现需要拯救的原来是我们自己。</p><p>有人提了一个有趣的问题,邓小平究竟做对了什么?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回答,我的看法是,邓小平做对了一件事,就是将中国人的精神从解放全人类的意识形态狂想症中解救出来,回归常识,承认现实,从而拉开了洋务运动以来又一轮学习西方的热潮。这的确是一场思想解放,不过这场解放看来并不彻底,否则,就不会有后来这类呓语的出现。</p><p>作家柏杨有一个重要发现,就是美国和日本,从来不说下一个世纪是他们的世纪。全球金融风暴后,我们在国内的报纸上不断看到中国拯救世界的高论,且不说一个经济总量仅占全球6%、人均GDP全球排名百名开外的中国,究竟如何拯救世界,也不说中国自身在社会治理、吏治腐败以及道德信仰领域所面临的问题,单就本次金融危机而言,中国之所以受到的影响较小,恰恰是因为我们的资本市场不发达。</p><p>奇怪的是,山姆大叔似乎同意一些中国学者的说法,几个月来,《参考消息》转载的海外舆论中,多是美国时代即将结束的预警。其实,这正是美国的超级大国地位得以长久保持的秘诀所在:只要美国衰落的警笛不断在美国人的心头响起,美国就永远是世界第一!所以,美国知识界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寻找有可能替代美国的目标,并毫不吝惜地将下一个世纪的桂冠放到他的头上。</p><p>上世纪80年代,当质优价廉的日本产品洪水般地涌进美国,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跃居世界第二的时候,美国人立即打出了“日本第一”的旗帜,断言下一个世纪将会是日本人的世纪。不过,日本人看来没有那么傻,他们拒不领情,反而拍出了《日本沉没》这样意味深长的影片,展示了日本民族更为强烈的危机意识。</p><p>近几年来,内地极端民族主义的声调一浪高过一浪,中国第一的呼声震天动地,然而,那个早已世界第二的日本邻邦却是如此的宁静,静到你听不见他的任何声息。这是一种意味深长的宁静,它使人想起老子的告诫:重为轻根,静为躁君。</p><p>三国时代,孙权曾经给曹操上表,劝他称王。谋士们询问曹操意下如何,曹操沉吟良久,回答说:“孙仲谋是想把我架到火上烤啊!”当年的曹孟德肯定没有料想到,后世会有人不等别人“劝进”就自己往火里跳。</p><p>21世纪属于谁?这个谜一般的问题恐怕只有上帝才能回答。但有一个问题我们现在就可以回答:21世纪可能属于任何人,但绝不会属于那些刚刚填饱了肚皮就忘乎所以的人。</p>

25

主题

1686

回帖

7804

积分

连趣处长

战神

注册时间
2009年1月8日
在线时间
10890 小时
精华
0
发表于 2009年5月27日 23:33 | 显示全部楼层
[em127]
万事皆易满足,惟读书终身无尽。

185

主题

3327

回帖

1万

积分

连趣部长

注册时间
2008年3月8日
在线时间
284 小时
精华
6
发表于 2009年5月28日 09:46 | 显示全部楼层
<p>拍卖几个兽首就让中国人气愤了,那日本抢劫中国的财富、古玩呢?那都是用火车拉走的。</p><p>日本战争期间的“金百合”计划,从中国掠走6000吨黄金,至于古玩、瓷器那就没法计算了。</p><p>南京一直是中国富裕的城市,南京屠杀之后,南京城内任何值钱的东西都被洗劫,连死人的金牙也被日本人拔掉。</p><p>可日本战败投降,这些宝物却在人间蒸发,一直是个谜。</p><p>现在谈什么G8 改G2 ,狗屁吧,那时捧杀中国呢。</p><p>&nbsp;</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一个用户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连趣网 ( 京ICP备13010301号-1 )

GMT+8, 2025年5月14日 19:44 , Processed in 1.735186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