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诋毁还是不屑,毛泽东是大浪淘沙之后的风流人物,无人能够超越,如果有人在毛泽东之上,毛必被取而代之。请看金子是如何发光的。 <p></p> <p></p> 在毛泽东之前1921年7月中共成立于上海,总书记为陈独秀,一直到“五大”,联合国民党共同反对军阀。1927年4月12日在上海蒋介石血洗共产党。5月9日中共“五大”选出九人为中央政治局委员:陈独秀、蔡和森、周恩来、李立三、李维汉、瞿秋白、谭平山、张国涛和苏兆征。政治局常委:陈独秀、李维汉和张国涛。另外周恩来为秘书长。毛当时只是中央候补委员,无山水可露。7月12日陈独秀停职,新的五人常委为张国涛、李维汉、李立三、张太雷和周恩来。7月15日武汉又血洗共产党,8月7日召开紧急会议,作为后补委员的毛泽东提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见解并主张“上山”。8月9日召开政治局会议,确定常委:瞿秋白、李维汉、苏兆征。确立了瞿秋白的领导地位。瞿秋白聪颖机敏,擅长文笔。在中国点起暴动之火:武汉暴动、长沙暴动、广州暴动、上海暴动、北方顺直暴动等,都一一惨遭失败。1928年“六大”在苏联召开,批判了瞿秋白的盲动主义,选出的政治局委员有:向忠发、苏兆征、项英、周恩来、蔡和森、瞿秋白、张国涛。前五人为常委。政治局候补委员有:李立三、关向英、罗登贤、彭湃、杨殷、徐锡根、卢福坦。向忠发当上了总书记,向忠发理论水平低,工作能力也差,自然成了名义上的总书记。开始掌握实权的是蔡和森,其具备领袖才能,却因顺直省委的问题牵涉到他,加上有气喘病,被李立三取而代之。这样政治局五常委改为向忠发、周恩来、苏兆征、李立三、项英。1929年8月彭湃、杨殷牺牲,周恩来赴苏,李立三成了中共主持人。李立三下令迎接“红五月”,组织工人总罢工、总示威,对各地下达暴 动计划,又一次使中共蒙受了重大损失。1930年7月23日作出“七月决议”,结束了“立三路线”,瞿秋白复出。犯了错误的中共领导人要前往莫斯科检查。对李立三批判的升级很快又把瞿秋白牵了进去,被王明和博古整倒。1931年中共六大四中全会确定政治局委员九人:向忠发、项英、徐锡根、张国涛、陈郁、周恩来、卢福坦、任弼时、王明。候补政治局委员七人:罗登贤、关向应、王克全、刘少奇、温袷成、毛泽东、顾顺章。在米夫的支持下,王明派不可一世。之后向忠发、顾顺章被捕叛变,致使恽代英、蔡和森牺牲,接着又有二十四名共产党干部饮弹刑场。一系列惊心动魄的事件,王明丧魂落魄。向忠发变节后仍被处诀,总书记缺位,临时负责权给了博古,1931年11月后由王明和米失在莫斯科遥控中国共产党,自己独享安全。后来卢福坦临时负责三个多月,1933年4月被捕后很快叛变,由二十四岁的博古出任中央总负责人。而毛泽东在“八七会议”上说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之后便在中共中央消失了。在中共“三大”时成为五名中央局成员(相当于后来的政治局)之一,“四大”时候补委员也未能选上,“五大”时为中央候补委员,“八七会议”之后,毛就远离了中央,在党内的地位漂浮不定,在“六大”时被选为中央委员,失去了政治局候补委员一职。毛泽东擅长领导农民运动,是农民运动的王,在从安源前往铜鼓县途中被捕,在被押往民团总部去处死的途中逃脱,领导秋收暴动后,智服王佐进军井岗山,并与1928年4月与朱德部队在井岗山会师。毛泽东创造了两个第一:中国第一个红色政权,中国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之后毛还为军队制定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以及游击理论。在毛的领导下粉碎了蒋的三次围剿,之后被剥夺了指挥权,毛派受到打击。周恩来仍按照毛的作战原则,取得了第四次反围剿的胜利。1933年取得了指挥权的博古也请来了德国高参—李德,毛泽东被远远甩在后方,无权过问军事。之后是一系列败仗,最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丧失根据地,被迫长征。那时流传最广的一句话就是:“毛大帅从来不是这么打的!”。在1935年遵义会议,也算是一次政变吧,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后,采取了一系列正确的政策和方针,运用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至使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军队从胜利走向胜利。周恩来等一干具有非凡才能的人群,甘心情愿地协助毛泽东最终取得了政权,建立了新中国,并在与敌对势力的斗争中,发展壮大,使一个一百多年来积弱挨打的中华民族变成了雄狮。 <p></p><p></p> <p></p><p></p><p></p><p></p> <p></p><br /> [此帖子已经被作者于[lastedittime]1270729204[/lastedittime]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