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连环画暴风骤雨

 找回密码
 注册一个用户
查看: 329|回复: 0

古战史之长平之战败因

[复制链接]

6129

主题

4541

回帖

1万

积分

连趣部长

文萃

注册时间
2009年8月18日
在线时间
17824 小时
精华
1

斑竹

发表于 2009年8月22日 21: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因为纸上谈兵的经典为大家所熟知,不再转载,相关资料如双方<a class="tiexueinnerlink" href="http://www.tiexue.net/" target="_blank" style="color:#000">军事</a>实力对比,赵括死因也是众说纷纭,所以我还是只把自己的新意写出来,不够严谨和成熟请见谅了。 <p class="bbsp"><br /></p><p class="bbsp">   1廉颇50万大军固守三年,本身的军粮消耗对赵国国力就是极大负担,以当时的地势和赵军的骁勇善战,何不放手一搏。要知道赵人自胡服骑射改革后,单兵作战能力极强,而<a class="tiexueinnerlink" href="http://data.tiexue.net/mil/lengbingqi976/" target="_blank" style="color:#000">冷兵器</a>时代的战争在双方除了阵型,<a class="tiexueinnerlink" href="http://data.tiexue.net/mil/wuqi87/" target="_blank" style="color:#000">武器</a>,士气等没有很大差异的情况下也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廉颇毕竟老了,豪情不复当年! </p><div class="AddTxInfo" style="color:#fcfccc">&nbsp;</div><p></p><p class="bbsp"><br /></p><p class="bbsp">   2<a class="tiexueinnerlink" href="http://data.tiexue.net/mil/fanjianji600/" target="_blank" style="color:#000">反间计</a>,我要是赵王也忍受不了廉颇的龟缩防守,不战不和对赵国的负担已经是无法忍受了。启用赵括也不能说是中了<a class="tiexueinnerlink" href="http://data.tiexue.net/mil/fanjianji600/" target="_blank" style="color:#000">反间计</a>,人家的家庭背景,年轻人毕竟是有冲劲的。支持撤换廉颇的权利层包括<a class="tiexueinnerlink" href="http://data.tiexue.net/person/zuoxiangru5363/" target="_blank" style="color:#000">蔺相如</a>等人,看来腐败无处不,在能说是赵王一个人的责任么?负荆请罪这个成语需要重新定义了,呵呵。 </p><p class="bbsp"><br /></p><p class="bbsp">   3军队大换血是必须的,赵括上任如果不换血,自己的将令能否得到彻底的贯彻实施,能服众么?军队和公司中到现在都是这样,一朝天子一朝臣这是客观规律,无可厚非。我办卡的洗浴中心三年内大堂经理连带服务生换了好几拨,呵呵,跑题了。 </p><p class="bbsp"><br /></p><p class="bbsp">   4赵军粮道被断是由于区区几万的秦军就能搞定的么?傻子都知道粮道的重要性,纸上谈兵的赵括出身将门犯这种错误合理么?只有一个解释,秦军断粮的的兵力绝对是压倒性优势,不是简单的地势问题。 </p><p class="bbsp"><br /></p><p class="bbsp">   5赵括是否看破了白起的诱敌之计,史书所载: </p><p class="bbsp">  大军追击到长壁遇到秦军主力的抵抗,预先埋伏于两翼的秦2.5万奇兵迅速出击,及时穿插到赵军进攻部队的侧后,切断退路,秦军没有绝对优势兵力能办到么? </p><p class="bbsp"><br /></p><p class="bbsp">   6赵军被困46天,秦昭王听到赵军被包围的消息,便亲赴河内近地区,把当地15岁以上的男丁全部编组成军,全力增援长平战场,这就是我们中国特色的举国体制! </p><div class="AddTxInfo" style="color:#fcfccc">&nbsp;</div><p></p><p class="bbsp"><br /></p><p class="bbsp">   赵王在干什么?50万大军被困弄不好是要亡国的!史书所载其曾向其他诸侯求救被人家拒绝后就坐以待毙。这一战无论胜败,都可以看出秦军的举国体制是胜利的保证之一。 </p><p class="bbsp"><br /></p><p class="bbsp">   我要是赵王肯定会倾全国之力飞速救援,同时打开国库散尽金银珠宝予各大诸侯,千金散尽还复来!不割块肉下来谁会出兵,别玩虚的!同时借此良机予众诸侯商议灭秦大计!秦王能搞金钱攻势,赵王就不能搞么? </p><p class="bbsp"><br /></p><p class="bbsp"><br /></p><p class="bbsp">   7赵括最大的失误是在于对形势的预判,建筑工事防守等待国内救援,注:军中信鸽史载于刘邦项羽时代,赵括这倒霉孩子那时没有这玩意儿。当时被围在最初几天就应该审时度势,冒死一搏,胜算没有但50万大军突围出三分之一是合理的,毕竟秦国那时没有b2,呵呵。被围后期想起了德军在<a class="tiexueinnerlink" href="http://data.tiexue.net/person/sdlgl14849/" target="_blank" style="color:#000">斯大林格勒</a>的遭遇,肚里没食还想打仗,笑话。 </p><p class="bbsp"><br /></p><p class="bbsp">   8中国古战史中很少有在还有40万士兵的时候,主帅先ower,这也是<a class="tiexueinnerlink" href="http://data.tiexue.net/mil/cpzz221/" target="_blank" style="color:#000">长平之战</a>最后的败因。说两点: </p><p class="bbsp"><br /></p><p class="bbsp">   a史载赤膊死于乱箭,到底是天意还是军中高手防护不利都很难说,他不死40万战士能投降么!大家看看历史,军中主帅哪有这么容易死的,让人咬牙切齿秦桧,蔡京之流那个身边不是高手如云!打住,再写就开始写武侠了,呵呵。 </p><p class="bbsp"><br /></p><p class="bbsp">   b自杀,小赵心理素质太差,想自杀也得带着几十万儿郎杀回去再说,自己的死是在推卸责任,实属不仁不智,不忠不义。 </p><div class="AddTxInfo" style="color:#fcfccc">&nbsp;</div><p></p><p class="bbsp"><br /></p><p class="bbsp">   扔砖头换钻石,请大家指教,谢谢。 </p><p class="bbsp"><br /></p><p class="bbsp">   补充下不足,请各位指教 </p><p class="bbsp"><br /></p><p class="bbsp">  有钱能使鬼推磨这是至理名言,虎符救赵,从魏国出兵到杀晋鄙,夺魏军,解邯郸之围最多不超过一个月的时间。很多年前看到的文献应该不是史记或<a class="tiexueinnerlink" href="http://data.tiexue.net/history/zhanguoce5361/" target="_blank" style="color:#000">战国策</a>,找到以后会转载。 </p><p class="bbsp"><br /></p><p class="bbsp">   至九月,赵卒不得食四十六日,皆内阴相杀食。来攻秦垒,欲出。为四队,四五复之,不能出。其将军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括军败。不是兄弟说的一个月的时间,可能我有点较真了,呵呵,别生气。 </p><p class="bbsp"><br /></p><p class="bbsp">   秦王闻赵食道绝,王自之河内,赐民爵各一级,发年十五以上悉诣长平,遮绝赵救及粮食。秦王为什么在占尽优势的情况下要这样做,因为他也担心其他诸侯的援兵外加赵国倾巢而出的局面,到手的鸭子肯定不能飞! </p><p class="bbsp"><br /></p><p class="bbsp">   再看秦军外围的王自之河内,赐民爵各一级,发年十五以上悉诣长平,这些人很多是拿武器的平民,如果面对其他诸侯哪怕是一点点兵力外加我期待的李牧大军和赵国的亡命民众,挡得住么?<a class="tiexueinnerlink" href="http://data.tiexue.net/mil/cpzz221/" target="_blank" style="color:#000">长平之战</a>历史是否会改写? </p><div class="AddTxInfo" style="color:#fcfccc">&nbsp;</div><p></p><p class="bbsp"><br /></p><p class="bbsp">   再说下白起设的这个死局三面环山,只有一个出口,图我看过。赵括就算是是傻子也不应该守,早就应该在军队还有战斗力的时候玩命进攻,因为就算有外援生存的希望也很渺茫。人在玩命的时候可能还有一线生机。我承认这确实是个死局,但不能等死。再看秦军占尽优势的情况下,是否愿意拼命,难说了。 </p><p class="bbsp"><br /></p><p class="bbsp">   用逻辑来推理下,如果白起真的坑杀了40万赵卒,是否能说明赵军在被围的46天并没有组织起有效的亡命之战,还有40万呢!最后突围,大军已经是在吃人尸的状态了,就是说赵括死后连拼命的能力都没有的状态下投降的! </p><p class="bbsp"><br /></p>
河北唐山:15833460703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一个用户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连趣网 ( 京ICP备13010301号-1 )

GMT+8, 2025年5月15日 02:43 , Processed in 0.067182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