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趣部长
→兼国务院全国紧俏连环画协调办公室代主任
- 注册时间
- 2010年9月16日
- 在线时间
- 774 小时
- 精华
- 0
|
连环画的表现形式
1 A J' q C* Q H
6 ?6 s6 ~3 B- c4 F连环画的表现形式 当此中外文化交融的时代,不应忘记:幅员辽阔的中国,曾经是连环画艺术的"百花王国"。--题记3 O8 r2 N/ t0 B
绘画艺术中的"多幅故事画"形式,在周朝、战国时期的青铜器上最早出现。继而见之于汉代的庙堂及墓室、魏晋南北朝以来的佛窟及道观、隋唐五代至宋元的纸本及帛本长卷、元明的木版印刷插图本小说及戏曲文本,绵延发展了几千年。直到清代,由于西方石印技术的引进而造成的书刊出版业的迅猛发展,最终使这种"多幅故事画"形式从纯美术领域中剥离出来(摆脱了青铜器、砖石、墙壁、纸帛卷轴、插图书籍等所依附的诸多载体),衍变成了具有独立载体--画本书刊的新文艺品种"连环图画"。
& N* l5 _3 f1 d' P ?- L- x2 j 当然,"多幅故事画"的流向,并不单单伸向民间的大众图书领域,它有一部分仍存在于美术领域之中,演变成为了相对单幅画面存在的"组画"。但是,现代型连环画是由历代"多幅故事画"所演变而成,却是个公认的事实。我们甚至可以自豪地定理一笔勾销:中国连环画的"远祖",可追溯到几千年前;中国连环画家庭具有个体发生的品格!
X2 }: W$ e$ [ 从中国美术发展史这个宏观角度上看,连环画画本的诞生,至少有以下两个伟大意义:一是使绘画艺术从皇宫、画院、寺观、文坛中走了出来,走向广大的民间,在客观上使绘画艺术获得了一次空间的大普及;其二是连环图画在民间沃上中充分汲取本民族的优秀文化营养,特别是吸收年画"雅俗共赏"的优长,打破了独霸画坛的、以"自我宣泄"、"孤芳自赏"为审美追求的"文人画"怪圈,从而在中国大地上崛起了一支以连环图画为主流的民间艺术流派。20世纪初年新兴的这个民间艺术流派,与"新美术"并行发展,继"院体画"、"文人画"之后,共同迈向中国绘画艺术的又一座高峰。: ?" j; ^% K) @# y/ @/ ?
四大表现形式逐步兼容的前50年7 q) ]: E% G# I5 L7 Y# A7 a
1927年前后由上海世界书局刊行的《连环图画三国志》等五部画本书,即"现代型连环画"的发端。这些开山之作,从形式上看,无疑带有脱胎于插图本小说、戏曲文本的痕迹;因为同样是写实风格,同样运用追求"线韵"的中国画传统技法。在尔后的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写实风格线描,一直是连环画的主要表现形式。线描大家以赵宏本、沈曼云、钱笑呆、陈光镒为代表,人才济济风云际会。从连环画当时的线描形式与中国画传统技法相承袭这一点来看,追求"线韵"的写实画派,上承顾恺之、吴道子、李公麟、陈洪绶,完全可以认定是新兴的连环画家族的嫡脉。
0 |0 Y7 c# W6 N+ Y+ Z* t( e 同样承袭"远祖"而成为嫡脉的还有两支:一支是对形式美加以强调的装饰画画派,装饰大家有董天野(代表作《孔夫子画意》·1940年)、张光宇(代表作《西游漫记》·1945年)等等;第二支是夸张变形以求幽默诙谐的漫画画派,漫画大家有叶浅予(代表作《王先生》)、张乐平(代表作《三毛流浪记》)、胡考(代表作《西厢记》)等等。
3 e5 d. t0 {# J' X3 b0 e 当现代型连环画形成之际,在文化艺术领域,正是西风东渐的时期。受西方绘画艺术的影响,倡导中外绘画表现技法融合的先行者之一的李士毅,率先将追求光影色调的西洋画技法用于连环画《长恨歌画意》(1929年)。同样在30年代,由新文化运动的主将鲁迅先生积极引进的西方黑白木放慢连环画,在中国落地生根,尤其在抗日根据地结出硕果(以彦涵创作于1945年的《狼牙山五壮士》为代表)。从此,为连环画家族嫁接出了一个新的支脉--以追求光影色调为审美取向的中西技法融合的黑白画画派。
) E* p5 g5 Z% }( z: u0 T+ g& P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这样说,在20世纪的前50年,中国的连环画家族,已经逐步兼容了四种基本的绘画表现形式。这就为以后的连环图画多样化发展格局奠定了基础。5 I0 ^1 O' e4 y6 S* t6 l3 U( q
四大表现形式多样并存的后50年
! d2 X, ?) h" c& J 新中国建立初期,因受意识形态方面的影响,美术界推崇以俄罗斯19世纪巡回画派为代表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与创作理论;在美术教育领域,也全面推行旨在如实摹写物象的契斯恰柯夫教学体系。"苏派"画风不仅影响着我国学院派,同时也对民间艺术流派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对连环画的影响,也很直接和有益。
3 A( E$ s# {( C$ p( X "苏派"美术中写实风格的油画、版画、插图,与长期坚持"写实"主流风格的中国连环画,在艺术的表现形式上,有很多共同点,因而很便于中国连环画借鉴、吸收。所以,在美术界以"苏派"为艺术参照系的大环境下,中国连环画坛开展了第二次中、外(苏)绘画表现技法融合的艺术探索历程。所谓"洋为中用",对于学院派及民间画师来说,得益最大之处,当属以写生素描为造型基础的科学的训练方法。扎实的绘画造型基本功,为全面提高连环画的艺术性,使之"坐进艺术之宫",提供了十分必要的物质基础。: x" K, S# v5 B% P* O1 G
当然,对"新连环画艺术"的发展起关键作用的,主要在于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所提供的条件与环境,这首先是指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文艺方针在连坛得到积极的贯彻和执行--它不仅顺应了艺术发展的规律,同时也与画家竞相追求创作个性相一致,因而,造就了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和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这样两个辉煌期。
9 \; r1 f6 i* W/ y; H 连环画艺术两个辉煌期的"百花",是健康内容与完美形式统一的品种丰富的"百花"。追求线韵、追求光影色调、对形式美加以强调、夸张变形以求幽默诙谐等四种基本的艺术表现形式,得到全面发展。多样并存--这样的"百花",是与12亿人口泱泱大国的身份相称的,它不仅使中国赢得了连环画"百花王国"的美誉,跟连环漫画一统天下的潮流相抗衡,从而自立于世界艺术之林;同时,它也适应了多层次读者不同的审美需求。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如果我们专门从艺术形式上去研讨,那么,完全可以看出,连环画园地的"百花",大体上可分为"写实"与"写意"两种艺术风格。4 h/ z P1 x: ` x4 L6 J) S& l
"写实风格"的线描画和黑白画,长期以来一直是连苑的主流,而且成就至为明显。人们称道:"北刘南顾"及其代表作《东郭先生》和《渡江侦察记》,实际上,就说明了这两种艺术表现形式在连苑的主流地位。正因为是主流,属于"写意风格"的装饰画和漫画那两种艺术表现形式的光芒(成就),相对说就显得不甚耀眼。就拿贺友直大师的作品来做个案分析,也最能说明问题:一提贺友直,首先即推崇其追求线韵、并已成为线描经典的《山乡巨变》,其次是追求光影色调的《孙中山伦敦蒙难》,再后才是夸张变形以求幽默诙谐的《连升三级》。尽管连环漫画形式的《连升三级》,在今天看来也同样优秀,但它的光芒毕竟被《山乡巨变》的光芒所遮挡。5 {, r5 U; \% N" c1 _) x
"写意风格"的漫画和装饰画,在后来获得长足发展。从"艺术发展乃是不断继承与创新"这个规律性上说,完全是正常的。/ ]3 U `. O6 c( F
在运用漫画技法,发展夸张变形以求幽默诙谐表现形式方面,实际上走着两条路子。一条是植根于民族沃土的、在追求线韵基础上发展的"本土化" 连环漫画,上承叶浅予、张乐平,其代表人物是贺友直。他创作的《苏东坡对对联》、《贼说话》、《包公审石头》等一系列短篇连环画佳作,即是"本土化" 连环漫画的典型;另一条路子则是"改革期"中向外国借鉴的"引进型"连环漫画,以"兼融光影色调和强调形式美"为特征,并不拘一格地运用新的造型语汇(如电影的蒙太奇),在绘画工具材料的使用上也有突破(如用网点纸拼贴灰色块面,如喷绘与手绘相结合),因而取得了丰富细腻的艺术效果,"技"的作用被突出强调--工艺性很强。
2 v; L9 C" | g; P, [ 在对形式美加以强调的表现形式方面,流派纷呈("变形为丑"的画风除外)。卢延光"变形为美"的、以典雅清丽为特征的装饰画风,成就十分显著。他创造性地运用针笔作画,在纵向继承中国画骨法用笔的基础上,强调黑白灰的装饰韵味,并横向借鉴比亚兹莱、克里姆特装饰绘画的优长,使中外绘画技法巧妙地融合,代表了对形式美加以强调的表现形式的正确发展方向。: L, \, n: H6 l. T2 y
一部《中国现代美术全集·连环画卷》,正形象地反映了这门艺术多样并存的"百花齐放"的面貌。笔者曾长期留意于中国连环画艺术丰富的外延部分,对艺术形式做过一定的理性分析,并尝试运用"系统论"方法来展示中国连环画艺术体系的外观序列。我将四种基本的表现形式,换称为"四大系列"(按各自不同的审美价值取向,分别命名);在每一个大系列当中,又根据造型手段及绘画工具材料的区别,划分出若干子系列,力图将中国连环画家族现有的概貌,较为系统地勾画出来。8 Q/ r/ F9 R$ v; o( q
连环画表现形式四大系列:
+ F# D- X( W i% H+ G+ M 一、 追求"线韵"(中国画技法)
" P/ E! {3 ~* F( t- {7 C 单线白描(例:王叔晖《西厢记》)
9 ?: ?# A7 | T* R8 Q) [4 a% l 复线线描(例:许勇等《白求恩在中国》)
( h0 u! l8 o2 j. {, G& R, X 线描皴擦(例:刘旦宅《屈原》)+ d; G# B" C- _' ~: h* c, k' {
线面结合(例:戴敦邦《红楼梦故事》)% Y4 m! U7 I( I4 S5 ~
工笔重彩(例:刘继卣《武松打虎》): i' U+ v/ T+ T% G! ?
勾线淡彩(例:王弘力《天仙配》)
* |* K) T, y7 \2 Z& w 写意彩墨(例:贺友直《白光》)
4 L0 B7 x& t g5 w; R( J+ A1 i 二、 追求光影色调(西洋画技法)6 i+ o6 j, e' M" x; _
素描: 铅笔素描(例:顾炳鑫《渡江侦察记》)" S! Y' s, ?( f' B. {( X4 P
钢笔素描(例:华三川《青年近卫军》)
/ V; @: W+ X4 h' k$ G0 ` 彩画:水粉(例:刘宇廉等《枫》)3 E, n9 z+ G0 A4 X, |
水彩(例:高燕《灰姑娘》)
' N* B* H$ |- W% ?, P 油画(例:何多苓《雪雁》)
( h& @5 F' X' E! q/ N4 u& s% C 水墨:毛笔水墨(例:高山《日出之前》)
! r9 Q$ |3 \. z' ^ 钢笔水墨(例:李一新等《光辉的旗帜》)* X2 A* F# w/ D4 A6 Y
黑白:纯绘画黑白(例:雷德祖《斯巴达克思》)0 j9 X) q0 N' V/ S- U J; l3 C; A
雕刻型黑白(例:沈尧伊《地球的红飘带》)
/ ^; {$ l( D( V; M. G, w+ u3 a 复印型黑白(例:杨逸麟等《周恩来画卷》)% u; D4 w/ P- {4 z( J2 `& {4 I3 D
木刻黑白(例:彦涵《狼牙山五壮士》)! Q& A [8 A5 T$ B' r
套色黑白(例:庞邦本等《伊利亚特的故事》)) u' _9 v) [6 t( [9 Z% O; c8 n' G
摄影:影视翻印(例:越剧《红楼梦》)7 V) R. N: `: o* U
影视绘制(例:潘雪《死亡飞行》)" B; o0 O8 D$ b! j1 m- ]
三、 对形式美加以强调(装饰画技法)
- _0 m+ K6 X8 ` 单线白描(例:欧治渝《误入白虎堂》)
4 w0 u6 i+ K' ?% }; B' O8 o 线面结合(例:卢延光《长生殿》)
0 B# p J" [4 W- a 工笔重彩(例:韩书力《邦锦美朵》). Y" ^- @9 H0 V+ Z1 j8 s
水墨淡彩(例:张光宇《西行漫记》)
, \/ j' i, x) ^! N N 剪 纸(例:罗 枫《柳玉娘》)
& s- H5 `9 G- D6 J& \. m 布 贴(例:郭 静《爱的动力》)
8 W4 g9 d+ T) b+ Q) c/ D2 p% l 四、 夸张变形以求幽默诙谐(漫画技法)
, ]5 G- l7 b% x6 ^ 意笔线描(例:张乐平《三毛流浪记》)
/ ~. V5 n6 t+ w. D; |0 G7 Q/ U$ z4 \ 线描淡彩(例:贺友直《连升三级》)
$ d9 [% z {8 ?, X 平涂勾线(例:万籁鸣《神笔》)
5 F: \; s5 C% w6 ?, T4 {( ?5 X 动画片翻印(例:张光宇设计、严定宪等绘《大闹天宫》)
* Y& s4 S' C' W: s7 \! o3 x$ S 引进型漫画:拼贴型(例:胡蓉《白秋练》)喷绘型
5 D5 _" G5 M# N/ ^. j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列举的表现形式仅只能反映概貌,不可能详尽,即以追求线韵的表现形式(系列)来说,仅在"单线白描"这个子系统中就有无穷变化:线型分尖上,还可细分为"顿挫描法"、"直线描法"等两个分支;单说"顿挫描法",就可按画家的个人风格,细分成许许多多的流派。如果将此表延伸,仅"单线白描"这一子系列,就够得上称"百花"了。
( S6 R: G& Y4 J6 }' B5 } 坚持"多样并存"( M T c! e6 z1 g% A4 y( v' I9 ?; x
连环画进入"改革期"的十余年来,连环画的受众,已在客观上形成了主要的两大读者群,原来普遍意义上的"广大连环画爱好者",已被确指为"漫友"和"连迷"等这大群体:前者偏爱"引进型"连环漫画(即卡通连环画)并具有参与性,不仅阅读,而且还亲手参与绘画,类似"漫画人社"的美术团体在大、中学校园相当活跃。后者则偏爱两个辉煌期中的一切名家精品,当做民族优秀文化的硕果来珍视与收藏。也具有参与性,但这种参与性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一种忧患意识。其实践的主流是,尽自己力所能及,投资赞助出版连环画优秀新作,以及重版名家精品。几乎是同步形成的"漫友"和"连迷"这两大读者群,在年龄上具有共同点,即都是年轻人,前者多为20岁以下的青少年,后者则是30~40岁左右的中青年,当然还包括具有"怀旧情结"的中老年。从实质上看,"漫友、连迷现象"的发生,显然是中国连环画艺术在改革期中的属于一种更高层面的空前大普及。: b; Y1 O: x" L* ?: j
对于卡通连环画,在当前,人们对它的分类认定,尚存在学术歧义。有人认为它属于漫画范畴,并用处于出版弱势的连环画来反衬漫画的迅猛发展;有人认为综是一种新兴的、与世界接轨的连环画,为此,不得不创造出一个有特定含义的词--"传统连环画"来与之相对应;更多的人则认为,它是一种"引进型"的连环漫画,是连环画大家庭的一支。笔者同意这后一观点,如前表所述,已将它包容进"夸张变形以求幽默诙谐(漫画技法)"系列,并按绘画工具材料的差异,概括为"拼贴型连环漫画"、"喷绘型连环漫画"等两个子系列。(还有一种常见的、据电影卡通片翻印或复制的卡通片读物。按,卡通片就是电影动画片,所以当属于"动画片翻印"那个子系列,另行归类,不必特意标出。)! I7 d* p# k2 E+ j+ ?3 a. y* B
就形式引进这一点来说,"引进型" 连环漫画丰富和扩展了原有的"夸张变形以求幽默诙谐"这一系列,它与一百年前引入"追求光影色调"新形式,从而创立新的系列相比较,在艺术价值上,是相似的。它们的引入,使连环画家族内部发生调整、充实、扩展。对中国连环画家族的壮大,无疑都是有大功的。这应该称之为"叠加型"的革命性变化。/ D% s( U. K* W& X1 `" Z
其实,概念或定义还不是主要的,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正确地消化吸收这种"引进型"的连环漫画,使之纳入"多样化发展"的战略格局,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 a7 Y8 y \: ?* o$ ?: h" m$ k/ { 中国连环画,还是百花齐放好。' j- @% k8 o1 {3 j
文:谭元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