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趣部长
→兼国务院全国紧俏连环画协调办公室代主任
- 注册时间
- 2010年9月16日
- 在线时间
- 774 小时
- 精华
- 0
|
连环画“收藏个性”的再思考
) Y) n8 U7 l) `, k
i: v( `1 q- {2 y, m/ E; U连环画“收藏个性”的再思考 连环画收藏已正式纳入收藏范畴。近日由远东出版社出版的《收藏投资顾问》一书,将收藏分为邮票、钱币、字画、古陶瓷器、珠宝古玩、票证、书报刊等八大类,其中的书报刊门类似乎是首次列入了连环画(属“图书”这个子系统)。不管社会承认的迟早、连环画艺术品收藏是一个客观存在,而且早就具有了50年以上的收藏史。当然,“连藏热”的勃兴只是80年代中期以来的事,既具有偶然性又有必然性。说它“偶然”,主要是指“连环画出版萧条”反作用力的结果;说它“必然”,显然是由连环画“大众化”这一本质特征所决定的,本来是人民大众普遍喜闻乐见的通俗艺术形式,一朝突然断挡,一旦突然变味,岂能不引起大众失落、迷惘、不满和对传统经典作品的怀念、追寻,并进而由收藏研究推进到推动连环画事业发展的更高境界。南有张奇明,北有关长青,堪称明证。我无意拔高他们,是事实摆在那里。这纯粹是一种完全脱离了仅仅作为收藏范畴的偏狭内涵,而成为一种高尚的民族行为,成为我们这个民族保存历史并为之呼号、为之牺牲奉献的伟大之举。他们是这个时期的典型;典型并不在人数多少(注意,后有来者:郑州、天津、青岛即将又响惊雷!)。这种伟大之举绝不是号召得来的,完全是出于对中国连环画艺术赤诚的爱而自愿奉献的,因而显得如此高尚、纯洁。3 u. G2 l( P" |+ R: t7 d" R" B8 } K6 v
对于连环画收藏,我入道较晚,但通过与集邮等门类比较,我一开始就认定连藏具有与其他收藏门类迥异的独特收藏个性,即“连藏与连环画艺术的发展休戚与共”。这种认识,被后来的事实所证实;但,现在感到似乎不够全面,应该在这句话前面加一个定语,改成“体现了奉献精神的连藏与连环画艺术发展休戚与共”。这个定语,是连环画收藏观的体现,是对近来无数仁人志士可敬之举的一种涵盖。这在邮市、古董拍卖会上是绝见不到的。引起我对“收藏个性”再思考的直接诱因,是沪上连友孔庆豪老先生。话得从头说起。# S- K- [5 b0 b# {/ I5 F$ ~. C
我在童年是临摹陈丹旭的《新编水泊梁山》和刘旦宅的《屈原》、插图本《中国上古史演义》而走入习画之路的。岁月流逝,年逾五旬,怀旧情结挥之难去。为此借《连环画之友》一角“寻梦”。刊登不几天,我惊喜地收到孔庆豪先生来函,并很快就圆了我的梦--得到《中国上古史演义》中刘旦宅先生50年代所绘插图58幅的全部复印品,大喜过望,十分满足!4 ^$ E' e' J5 Y( @3 D/ _; x' s
为感谢孔先生为我奔波复印,邮寄,我即奉上复印费并赠书相谢,总感到难以回报孔老先生,所以特写了一则《鸣谢》,以谢孔先生并兼谢贵刊搭桥之美。但,使人更为感动的是,五月上旬连刊尚来不及刊登《鸣谢》,孔先生便将插图本《中国上古史演义》原书寄赠给了我,真让我感动得不知说什么好。看着扉身上的题字:“赠给元杰先生惠存,让书发挥应有作用。上海连友孔庆豪。九八年五月”,不能不令人思潮起伏,浮想联翩:连藏界中的有价转让,是一种奉献,无偿赠予,更是纯粹奉献,差不多人人都有这种授受经历,这可能是连环画收藏所独有的普遍现象吧。我深深体味到孔老先生赠书蕴含的深意,体现了对一个业余连环画作者的关爱之情。引伸一下看,足见连环画爱好者、收藏者关爱连环画事业发展的一片赤诚,草木亦为之动情呵!因此而有了这篇再思考“收藏个性”的文字。2 G4 m& k9 D3 K4 n0 O* Z
文:谭元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