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趣部长
→兼国务院全国紧俏连环画协调办公室代主任
- 注册时间
- 2010年9月16日
- 在线时间
- 774 小时
- 精华
- 0
|
连环画的主要表现手法应是写实性的单线白描
! O; v0 n! k0 D6 I$ u$ T& `; E ; u7 Y" |- h; U% `1 c p; J
连环画的主要表现手法应是写实性的单线白描 --也谈《三国演义》与《地球的红飘带》 看到《连迷·连趣》上王永明、敖浪先生关于《三国演义》与《地球的红飘带》的争论,忍不住也想说两句,既然鼓励争鸣,就不怕浅陋,谈谈自己对连环画表现手法的看法。
; v0 @5 [0 |7 B- i& ~ 我与两位的意见不尽相同,有些观点是不敢苟同,本人是既喜欢《三国演义》也喜欢《地球的红飘带》,我认为二者是在不同时期创作的连环画精品,艺术上各有千秋,硬要分出高下是不合适的。9 R; }) w6 e$ u6 m' @2 T7 F
《三国演义》从绘画方面说是写实性的传统单线白描,《地球的红飘带》是铜版黑白画(因为本人不是学美术的,可能说得不准确)。《三国演义》里人物形象和环境、道具细节描绘得细腻、生动,让人赏心悦目,但由于是多人绘制,水平难免参差不齐,但总体上说是非常优秀的历史题材作品,虽然未能得奖,但并不妨碍它在读者和广大连友心目中的地位。本人比较喜欢《三国演义》中的刘锡永、赵三岛、陈光镒、徐正平(前三册)等人所绘的分册,认为刘锡永先生的作品应该得奖,不太喜欢严绍唐、杨青华、徐正平(《战长沙》、《空城计》)的分册,并且认为汪玉山的作品也很一般。
% X% P) o$ Q# ~+ Y 我也很喜欢《地球的红飘带》,一是题材好,第一次全景式展现雄浑悲壮的红军长征的历史画卷,二是绘画有独到之处,特别是人物造型酷似历史真实人物,形神兼备,环境氛围凝重浓烈,视觉冲击力强。这也是这部作品获奖的原因(当然也有是主旋律作品的因素)。不过我感到作品在环境的描绘上与人物塑造不同的是比较写意,因为画法的原因,环境和道具交代得不太清楚,看起来较费劲。当然这些在专家眼里可能是这部作品的特色,而不是缺陷。但客观地说,《三国演义》的受众面要比《地球的红飘带》广得多,因为大部分读者习惯并喜爱传统写实性的单线白描,这两部书的印量和销售量可以证明这一点。最近再版的《地球的红飘带》只印了3000册,共四次印刷的总量也不过一万多册,而《三国》几乎每年都要印刷,总印量近千万。本人认为,如果《地球的红飘带》用单线白描来创作,虽然艺术的独创性和视觉冲击力会减弱,但读者会更多,受众面也会更广。当然受众面少,并不说明艺术水准低,也许恰恰是曲高和寡造成的,如《赵奇连环画集》和王可伟《楚汉之战》在销售方面就比较困难,如果评奖,喜欢创新的评委可能会给奖,但读者的欣赏口味不是专家所能决定的。另外我认为铜版黑白画技术要求较高,不是一般画家所能掌握的,比如沈尧伊先生参与的辽美《三大战役》套书的创作,其他两册绘者没有沈先生的高水平,虽然手法相似,但画面惨不忍睹,使整个套书难称精品。另外我还认为铜版黑白画先例表现的范围较窄,只适合表现苦难、悲壮性的题材,而线描则表现范围宽广得多。
. O, O" X, e: `. a0 `: y) F2 a9 W' f 这里就牵涉到连环画的绘画表现形式了,连环画的表现形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但是总有一种是最主要的。这种最主要的表现形式应是由读者选择的,而不是画家决定的。不管在市场经济还是非市场经济下,都只能是画家去适应和引导观众,引起观众的共鸣才能成功,而不是观众去适应画家,画家只能在满足观众的审美需求的基础上,才有可能逐步提高他们的欣赏水平,而不是相反。我欣赏"艺术就是限制"这句话,也就是说,连环画的表现形式虽然多样,但不能回避读者的欣赏习惯和审美倾向问题,连环画是大众通俗艺术,它的创作不能离开大众能够接受的范围,纯粹在理论上论证某种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是没有用的,还必须得到读者的接受和喜爱,这是连环画的生命力所在。虽然毕加索的立体派画法有很高的艺术水准,但肯定不适合来表现连环画,因为大多数人看不懂。现代诗虽然有艺术独创性,但晦涩难懂梦呓般的语言肯定也不适合做连环画脚本。所以我认为连环画的表现形式在倡导多样和创新的同时,更应该倡导通俗,倡导继承优秀传统。
' P2 W$ I$ G: K: L! \ 最近中国画坛在争论国画的出路,有人就指出是写意毁了中国画,我深有同感,长期以来,中国画坛以写意为高,写实为下,束缚了画家的创作思维,使中国美术走向了不归路,也是写意毁了中国的传统连环画。我不反对适当的艺术夸张和写意,也喜欢卢延光、叶毓中等人的比较唯美的夸张变形,但是我反对那种向丑、拙方面的夸张变形,厌恶过于简约粗陋的写意。最近《连环画报》上《白鹿原》我就不喜欢,但喜欢法国的《黑太阳》。刚刚过世的连环画大师顾炳鑫曾经尝试过各种表现手法,最终还是回到传统单线白描上来。+ ^" ?" x# l$ @% @ A ~$ u* J( H
纵观中国连环画发展历史,横看日美、欧洲和香港的连环画走向,我认为连环画绘画表现手法的主流应该是写实性的线描,特别是单线白描,这是读者习惯并喜爱的,中国连环画的复兴就在于回归传统,并加以现代性转化。何谓现代性转化?我认为就是在写实线描的基础上,要在线感上既有时代特征(如时尚唯美的人物造型,“酷”的装扮,动感的画面设计,细腻的场景安排等等),又有中国特色(传统的运笔手法、文图结合等),当然还要有好听的故事,这样中国连环画才好看、耐看,才有继续生存发展的希望。
5 o6 |1 S b- S3 \6 n文:王永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