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9/26 00:00:00 来源:YNET.com 北青网 作者:程婕
青岛市民王女士在原深圳发展银行存入180万元办理黄金理财产品、半年只剩下1万元,一怒之下她将银行告上法庭。这一消息最近受到各界关注。记者昨天了解到,上述案件已进入司法程序,目前正在等待最终判决。银行方面表示,王女士所购买的其实并非银行理财产品,而是通过银行平台参与黄金T+D交易,她并没有与银行签订协议。但为之服务的理财经理是否违规接受了客户委托,目前正在调查中。 ■银行回应: 客户所购并非银行理财产品 去年4月21日,青岛的王女士在原深圳发展银行青岛分行南京路支行与该行理财经理薛某进行一对一理财服务时,双方签署了一份委托理财协议,王女士把180万元人民币交由薛某管理,合同期限为一年。王女士对媒体称,自己购买的是一款据称保本保息、年收益最低5%的投资黄金的理财产品。 但不久后,王女士通过账户查询发现资金逐渐变少。到了去年9月,交易账户竟然只剩下1万余元了。王女士急忙联系薛某,发现已联系不上,而银行方面认为这是薛某个人的行为,与银行无关。于是,王女士将银行告上法庭。 根据平安银行相关人士介绍,王女士所购买的其实并非银行理财产品,而是通过银行办理黄金T+D业务,这也是当前国内比较流行的黄金投资品种之一。而且,王女士并非一开始就亏钱,她曾在此交易中赚了大概90万元,账户资金陆续转出270余万。当她再次将180万转入黄金T+D账户后,遇到贵金属暴跌,客户爆仓,因此9月份交易账户只剩下1万余元。 ■业内分析: 黄金T+D确实可让人血本无归 “不足半年时间,能在一个月盈利50%随后再亏损99%。即使从常识判断,这样的产品也不可能是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业内人士告诉记者,“金融危机期间,很多银行挂钩股票的理财产品也曾遭遇巨大亏损,但亏损50%以上的并不算多。这种能亏掉99%以上的,绝不可能是银行的产品。” 据了解,黄金T+D是指由上海黄金交易所统一制度的、规定在将来某一特定的时间和地点交割一定数量标的物的标准化合约,类似于黄金期货。其投资特点是“以小博大”,但由于其杠杆性,在保证金不足的情况下将遭遇强制平仓的风险。因金价与国际接轨,一周内的交易时间比股票更长,波动也更剧烈,一旦方向把握不对,或者仓位控制不当,在行情波动剧烈时很容易血本无归,因而180万元变1万元并不奇怪。 工行贵金属分析师徐先生提醒投资者,如果参与黄金T+D交易,尽量不要委托别人交易,自己的资金自己操作,点位把握不准的时候可请专业的分析师指导,最好不要当甩手掌柜。此外,因可多空双向交易,黄金T+D交易最好选准方向并控制好仓位,出于防范爆仓和强行平仓的考虑,仓位宜控制在30%-50%。 ■本栏文/本报记者 程婕 ■最新消息■ 已进入 司法程序 “对银行来说,银行只是为此业务的资金账户进行托管,并提供交易平台,并不直接操作账户资金,也不承担账户交易所产生的任何风险。”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据介绍,一般情况下,客户进行该投资是由客户与投资公司直接签订委托理财合同,银行仅提供交易平台,只有客户才能掌握自己的账户和密码。就像股民通过券商的交易平台进行股票买卖。但如果银行客户经理以私人名义接受客户委托,为其进行理财活动,应该算是违规行为。 据悉,原深发展现已与原平安银行合并为全新的平安银行。昨天,平安银行对本报记者表示,该行正在调查理财经理是否违规接受客户的委托。这一案件已进入司法程序,目前正在等待最终判决。银行将尊重判决的结果,该是银行承担的责任会义无反顾地承担。 ■消费提示■ 理财产品 收益越高风险越大 “180万变成1万”的风波让不少读者对银行理财产品顿时“敬而远之”。但银行理财产品到底有多大风险呢? “理财产品都是有风险的,通常分为一到五级,一级相对来说最安全,五级风险就大一些。收益与风险也是对称的,收益越高,风险就越大。投资者关键是要寻找适合自己资金状态与风险偏好相当的理财服务,以达到最大规避风险的效果。”银行人士建议。 据了解,目前市场上,根据本金与收益是否保证,一般将银行理财产品分为保本固定收益产品、保本浮动收益产品与非保本浮动收益产品三类。近年来市场出现的银行理财产品亏损主要是针对第三者,特别是一些挂钩金融衍生工具类的产品风险较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