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环画《南征北战》

连趣网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一个用户
查看: 1846|回复: 18

买银行理财产品 你必须要知道的十件事

[复制链接]

2

主题

37

帖子

3080

积分

连趣科员

Rank: 5Rank: 5

注册时间
2013年10月30日
在线时间
8 小时
精华
0
发表于 2013年11月19日 13: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很多人对银行理财产品的印象是:低风险、收益率高于定期存款。这种印象总的来说没有错,但银行理财产品绝不是垂手可摘的牡丹。在过去的一年里,多家银行爆出的银行理财产品“零收益门”、“负收益门”事件就是最好的警示。

评分

参与人数 48经验 +721 收起 理由
蒲公英 + 15
罗大佑 + 15
追梦人 + 15
火车 + 15
动乱 + 15
错误 + 15
盲聋 + 15
童年 + 15
牧童 + 15
小妹 + 15

查看全部评分

2

主题

37

帖子

3080

积分

连趣科员

Rank: 5Rank: 5

注册时间
2013年10月30日
在线时间
8 小时
精华
0
 楼主| 发表于 2013年11月19日 13:41 | 显示全部楼层
理财产品是会亏损的
近年来,银行理财产品的市场异常火爆,一是有远高于定期存款的收益率,二是投资者对银行的信任。而当下,很多人对银行理财产品的印象也是:低风险、收益率高于定期存款。这种印象总的来说没有错,但银行理财产品绝不是垂手可摘的牡丹。在过去的一年里,多家银行爆出的银行理财产品“零收益门”、“负收益门”事件就是最好的警示。投资者要明白,理财产品的稳赚只是传说,有的理财产品到期时,有可能得不到预期收益,有的甚至连本金也不保。

评分

参与人数 47经验 +715 收起 理由
蒲公英 + 15
罗大佑 + 15
追梦人 + 15
火车 + 15
动乱 + 15
错误 + 15
盲聋 + 15
童年 + 15
牧童 + 15
小妹 + 15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37

帖子

3080

积分

连趣科员

Rank: 5Rank: 5

注册时间
2013年10月30日
在线时间
8 小时
精华
0
 楼主| 发表于 2013年11月19日 13:41 | 显示全部楼层

通常情况下,银行一般会声称,银行理财产品在资金募集期和清算期不享有收益,是按活期存款利息计算的。如果投资者买入时间较早,而该产品的募集期和清算期又比较长,那么实际收益率就会被拉低。比如某商业银行推出的一款预期收益率高达5.5%的1个月期限理财产品,从9月26日开始销售,10月7日才结束募集,10月8日起算利息。也就是说,购买的这款产品,空档期是12天。这10多天的空档期,可不就“摊薄”了购买者的实际理财收益?

评分

参与人数 46经验 +460 收起 理由
蒲公英 + 10
罗大佑 + 10
追梦人 + 10
火车 + 10
动乱 + 10
错误 + 10
盲聋 + 10
童年 + 10
牧童 + 10
小妹 + 1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37

帖子

3080

积分

连趣科员

Rank: 5Rank: 5

注册时间
2013年10月30日
在线时间
8 小时
精华
0
 楼主| 发表于 2013年11月19日 13:42 | 显示全部楼层
预期收益不等于实际收益
随着银行间竞争激烈程度的不断加大,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也水涨船高。很多银行都竞相推出收益率“诱人”的理财产品,如某商业银行一年期的人民币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达到15%左右。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理财产品都能达到其承诺的收益率,因为预期的收益率并不等于实际到期的收益。理财专家提醒,选择银行理财产品,不要光盯着收益率。实际上,许多产品由于存在着“猫腻”,投资者最终到手的收益,并没有宣传时说的那么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37

帖子

3080

积分

连趣科员

Rank: 5Rank: 5

注册时间
2013年10月30日
在线时间
8 小时
精华
0
 楼主| 发表于 2013年11月19日 13:42 | 显示全部楼层
产品评级不见得靠谱
在产品说明书中,我们经常能看到相关的风险评级,如中信银行一款产品就在说明书中显示为PR2级(稳健型,黄色级别),其实都是银行自己给自己评定的,并非是第三方机构评的,意义并不大。不仅理财产品的风险评级本身不可靠,而且银监会明确要求银行必须进行的投资者风险测评,不少银行也在走过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37

帖子

3080

积分

连趣科员

Rank: 5Rank: 5

注册时间
2013年10月30日
在线时间
8 小时
精华
0
 楼主| 发表于 2013年11月19日 13:43 | 显示全部楼层
风险提示必须看清楚
尽管银行会按照相关部门的要求,在银行理财产品说明书和合同上,对风险提示做所谓表述,但是那些风险说明由于太专业甚至充斥着各类专业术语,对于投资人并没有多大价值,普通人也看不懂。记者在查询了众多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说明书后,发现尽管很多说明书长达十几页,但是对于产品的本质风险揭示甚少,大部分是营销性质的语言,而非客观的深度分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37

帖子

3080

积分

连趣科员

Rank: 5Rank: 5

注册时间
2013年10月30日
在线时间
8 小时
精华
0
 楼主| 发表于 2013年11月19日 13:43 | 显示全部楼层
资金投向要关注
理财产品的资金投向直接与产品的风险挂钩。投资者在看产品说明书时,必须关注资金投向。如果资金投向为债券回购、存款、国债、金融债、央行票据等,这样的理财产品风险就低;如果资金投向为二级市场如股票、基金等,这样的理财产品风险偏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37

帖子

3080

积分

连趣科员

Rank: 5Rank: 5

注册时间
2013年10月30日
在线时间
8 小时
精华
0
 楼主| 发表于 2013年11月19日 13:4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去触碰“霸王条款”的理财产品
在银行理财产品说明书里,某些设计条款明显偏向银行,把投资者的收益“榨干吸尽”,投资者要当心这样的理财产品,尽量不去触碰。比如,在某些结构性理财产品的说明书中,一概规定“超过预期年化收益率的最高部分,将作为银行投资管理费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37

帖子

3080

积分

连趣科员

Rank: 5Rank: 5

注册时间
2013年10月30日
在线时间
8 小时
精华
0
 楼主| 发表于 2013年11月19日 13:44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清产品是银行自发还是代销
在银行渠道里,大部分银行理财产品都是银行自发的,但也不排除银行作为代理销售其他的理财产品。如某些银行理财产品的说明书中,明确写着“银行作为投资者的代理人……”这样的声明。银行只承认是代理、委托关系,若出了事,它不负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37

帖子

3080

积分

连趣科员

Rank: 5Rank: 5

注册时间
2013年10月30日
在线时间
8 小时
精华
0
 楼主| 发表于 2013年11月19日 13:44 | 显示全部楼层
超高收益往往是“镜中花水中月”
对普通投资者来说,无论是否能够读懂复杂的产品说明书,高收益率都是很大的诱惑。目前结构性产品多为保本、部分保本或非保本的浮动收益型产品,由于触发条件等的严格限制,超高收益只能是“镜中花水中月”,沦为银行营销的噱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一个用户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连趣网 ( 京ICP备13010301号-1 )

GMT+8, 2024年5月2日 04:44 , Processed in 0.073080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