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环画《南征北战》

连趣网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一个用户
楼主: 大山田心

电影连环画收藏漫谈及赏评汇编(刷新版)

[复制链接]

2

主题

294

帖子

900

积分

连趣副队长

Rank: 3Rank: 3

注册时间
2016年5月21日
在线时间
578 小时
精华
0
 楼主| 发表于 2018年3月23日 17: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大山田心 于 2018年3月25日 13:15 编辑

电影《长空比翼》是新中国第一部描写空战题材的故事片。八一厂1958年摄制。描写了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我志愿军空军飞行员与敌机在空中拼刺刀的故事。 该片情节比较简单,飞行员张雷有个人英雄主义思想,想当长机不想当僚机,总觉得直接攻击敌人比较过瘾,缺乏集体主义观念。后来,经过首长和同志们的批评帮助,他认识并改正了自己的错误,还立了战功成了英雄。由于主线情节比较简单,影片还设置了一条副线,就是张雷和未婚妻梅花悲欢离合的爱情,以使情节更加丰富。因为情节简单缺少铺垫,张雷的性格变化显得不太合乎情理,第一次上天就脱离指挥自行其是,大家批评他,他还暴跳如雷,犯了那么严重的错误(大队长因掩护他而负伤),竟然没有受到任何处分。显然是编剧对主角太照顾了。戏不够,爱情凑,梅花和张雷的爱情这段故事跟战斗剧情没有任何关系,是两条平行线,纯属配牌。编剧设计了一个小噱头,让张雷部队医院有一个和梅花长得一摸一样的小护士,由同一个演员扮演。张雷和梅花在陕北失散后,在朝鲜战场又重逢了,这个情节在很多抗美援朝电影中都有,比如《英雄儿女》、《打击侵略者》等,落入俗套。编剧为了表达对美帝空军的仇恨,让他们在1947年就开飞机去轰炸陕北,这一点显然与历史无据,因为在解放战争中美国空军并未参加过对中共军队的作战。虽然有个陈纳德航空队在中国,但从事的是民航业务。除此以外,另有一个情节也不可思议,一次战斗结束后,张雷飞机负了伤,而且没油了,不得不迫降。从首长到飞行员,从记者到梅花,大家都提心吊胆的关注着这惊心动魄的一幕。迫降成功了,大家都欢呼着涌了过去。但张雷下了飞机后,跟久别重逢的未婚妻没说两句话,立刻接到命令,又有新任务,战机全部起飞。于是张雷立刻停止卿卿我我,转身再次驾机上天。在这里,编剧似乎忘了自己编的情节,一分钟以前刚发生的事情他转眼就忘了,飞机受伤、没油的问题就好像不曾发生过一样。
这部影片的演员有曹会渠、杨洸、王润身、王仁、高宝成、刘秉章等。
曹会渠的名字恐怕很多人都不熟悉,但一说起《铁道游击队》里的老洪,就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他是广州军区话剧团演员,文革前只演过两部电影,但都是主角。杨洸是这部戏里的女主角,一人演两个角色,一个稳重,一个活泼。她演的不错。那双扑闪闪的大眼睛是杨洸的标志,她演的最好的影片是《我们村里的年轻人》。王润身在剧中演师长,他的名气比较大,在《林海雪原》中演的杨子荣可以说家喻户晓。巅峰时期,他在八一厂与王心刚、王晓棠并称三王。高宝成也是著名演员,演过《上甘岭》、《狼牙山五壮士》等。他演的角色早期都是憨厚幽默型的,后期开始演一些愤怒角色,不过这个愤怒都是对阶级敌人的。王仁是空政话剧团演员,他在《毛泽东和他的儿子》里演的毛泽东被认为是最像晚年毛泽东的。这部电影的原型是志愿军空四师,该师师长方子翼,政委李世安,都与剧中人物姓氏相同,张雷的原型应该就是著名战斗英雄张积慧了。
主演曹会渠这样回忆当时的拍摄情况:《长空比翼》是一部描述我志愿空军赴朝鲜参战,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团结奋战,英勇打击气焰嚣张、不可一世的美国空中强盗的故事片。在朝鲜战争中,美军的飞行员大多是参加过二次世界大战的“老油条”,飞行时间都在2000小时以上;而我空军则刚刚组建,飞行员是从陆军中挑选来的官兵,他们在艰苦的条件下,平均只飞行了15 — 22 小时,还都没有经历过实战的考验。然而,就是这支年轻的队伍,就是这些年轻的鹰,在朝鲜战场上打破了“美国空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我饰演的张雷,原型是空军战斗英雄张积慧,他曾在空战中击落美军空军“王牌驾驶员”乔治 · 戴维斯的喷气式战机。被俘的美军老油条不敢相信,击落他们的竟是初出茅庐且不懂“空战规矩”的年轻的志愿军航空兵。为了体验驾驶“08”战机的张雷在空战中的生理感觉和心理状态,我请求坐上“米格”战机到蓝天上去亲身感受。基地的空军领导欣然同意了我的请求,我这个“铁道游击队队长”真的飞上了蓝天。记得当时由师里的领航主任亲自带飞。我一坐上战机,就感到极度的紧张和亢奋。飞机起飞后,领航主任做了难度很大的“上升横滚”俯冲翻跟斗以及“下滑倒转”等空中特技动作,这些动作都是战时的常用动作。飞行中的我当时已记不清飞行动作的不同,只觉着飞机上升时,千斤重的压力向我的头顶和两肩袭来,胳膊动弹不得,脸都拉长了;飞机俯冲时,全身的血液都迅速地涌向头部,心脏提到了嗓子眼儿,呼吸几乎要停止了。这些激烈的飞行动作,就是有好的身体也吃不消。飞行了近40分钟,我们返航了。降落以后,空军领导和摄制组的同志已在停机坪等候我的归来,因耳膜受压,听不清大家的议论,可是内心仍处于紧张和亢奋之中。两个多月的空军生活,我体会到:飞行员没有大智大勇,没有自我牺牲的精神就上不了天;即使是上了天,也无法战胜敌人。大智大勇和自我牺牲的精神来自于志愿军官兵对祖国、对朝鲜人民的一片赤诚之心。发挥了集体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强大的威力,这就是志愿军空军第三师在86天中,击落击伤86架(包括性能最先进的F — 86美军战机)的重要原因。 《长空比翼》上映后,受到观众的褒奖,这要归功于志愿军空军在朝鲜战场上创造的辉煌战绩,还有为我提供艺术创作条件的人民空军。

23.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3

主题

6455

帖子

4万

积分

连趣副总理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注册时间
2017年5月9日
在线时间
4616 小时
精华
0

人美社70周年

发表于 2018年3月23日 17:20 | 显示全部楼层
白胡哥虽然读书少,但喜欢看人买书。




引领朝流不动摇!好书,应该出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3

主题

6455

帖子

4万

积分

连趣副总理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注册时间
2017年5月9日
在线时间
4616 小时
精华
0

人美社70周年

发表于 2018年3月23日 17:20 | 显示全部楼层
白胡哥虽然读书少,但喜欢看人买书。




引领朝流不动摇!好书,应该出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3

主题

6455

帖子

4万

积分

连趣副总理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注册时间
2017年5月9日
在线时间
4616 小时
精华
0

人美社70周年

发表于 2018年3月23日 17:20 | 显示全部楼层
白胡哥虽然读书少,但喜欢看人买书。




引领朝流不动摇!好书,应该出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3

主题

6455

帖子

4万

积分

连趣副总理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注册时间
2017年5月9日
在线时间
4616 小时
精华
0

人美社70周年

发表于 2018年3月23日 17:20 | 显示全部楼层
白胡哥虽然读书少,但喜欢看人买书。
PA00205081.jpg
PA00205081a.jpg
au12653400.jpg
au12653400c.jpg
引领朝流不动摇!好书,应该出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294

帖子

900

积分

连趣副队长

Rank: 3Rank: 3

注册时间
2016年5月21日
在线时间
578 小时
精华
0
 楼主| 发表于 2018年3月23日 17: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大山田心 于 2018年3月25日 13:16 编辑

俄罗斯普斯科夫州大卢基市一个名叫切尔努什的村庄,高耸着一座远远可见的方尖纪念碑。碑上只有一行字:苏联英雄亚历山大 · 马特洛索夫在此牺牲。纪念碑不远的对面,有个复制的碉堡,它的一个射击孔正对着纪念碑。这儿正是纪念碑主人当年牺牲的地方。原苏联解体前,这是一个圣地。每年2月23日的红军建军日,这里会迎来规模庞大、级别甚高的祭奠队伍,男女老少夹带着无数的红旗、红领巾、标语牌云集在纪念碑下。青年们和少先队会在纪念碑下宣誓,在劳动或学习中做一个像马特洛索夫一样的人。马特洛索夫是红军西伯利亚第91独立志愿旅第2独立步兵营士兵,1943年2月23日,马特洛索夫所部奉命夺占切尔努什村时,被三个用土木碉堡掩护的火力点所阻。在攻克了两个火力点后,马特洛索夫匍匐接近最后一个火力点,当他投掷了两颗手榴弹依然未消灭敌人时,他奋勇扑到碉堡的射击孔上,敌人机枪停止射击,战友们乘机冲锋,碉堡内的两名德军匆忙逃走,但马特洛索夫却牺牲了。旅政治部宣传员沃尔科夫上校接到关于马特洛索夫英勇事迹的汇报后,以马特洛索夫堵枪眼牺牲的情节向上汇报。最终这种罕见的英勇行为震动高层,斯大林直接批示:“马特洛索夫的伟大事迹应该成为全红军将士勇敢与英雄主义的榜样”。马特洛索夫被追授了 “苏联英雄” 称号。而他所在的254团则以马特洛索夫命名。作为部队荣誉的传承,马特洛索夫的名字永远留在该团第一连的名单上。苏联宣传机器全力发起对马特洛索夫的宣传,很快,苏联红军各支部队都涌现出马特洛索夫式的堵枪眼英雄。从1943年到1945年5月战争结束,苏联红军有超过400人仿效了马特洛索夫堵枪眼的英勇行为,他们当中有些人在被机枪击中后,甚至还投出了手榴弹。1947年,刚刚结束战争的苏联,专门为他拍摄了电影《普通一兵》。它成为中共建政后引进的第一部译制片。在片尾,斯大林悲伤而沉着地说:“他今年只有19岁,普通的青年人,这些青年人给人类带来了自由与和平,这是苏维埃人民的新一代,为共产主义奋斗的战士。这样的人不会死,他们的名字将会永生于我们英勇民族的记忆里。”
解放战争年代,在中苏友好的氛围中,苏联进步电影已在广大解放区放映。因为没有译制,观众只有通过幻灯字幕或放映员用土喇叭讲解简要情节来了解影片故事。在这种情况下,译制片呼之欲出。1948年春季,由冀中军区120师战捷剧社调到东北电影制片厂的袁乃晨,接受了译制工作。经过一番周折,袁乃晨终于在哈尔滨与苏联影片输出公司东北分公司总经理聂斯库伯见面。一个月后,苏联的原版片《亚历山大 · 马特洛索夫》素材到达东影。影片讲述的是苏德战争爆发后,主人公马特洛索夫积极参军,在前线屡立战功,冲锋时用胸膛挡住敌人碉堡的枪眼英勇牺牲的故事。这是根据苏联苏联作家帕 · 茹尔巴创作的传记小说改编的电影。袁乃晨在极其简陋的条件下,带领一批非专业的年轻人开始了艰难的译制工作,这些译制片的开拓者们经过反复尝试,甚至用了很多土方法,终于在8个月后完成了该片的译制任务,同时,他们也为译制片积累了最初和最原始的经验。最典型的例子便是影片中苏联红军冲锋时高呼 “乌拉”(即万岁之意),但中文的 “万岁” 却无法与人物的原口型吻合。最终,他们妙思出用 “冲啊” 来替代,受到前苏联电影代表的好评。以现在的眼光来看,片中东北味十足的配音虽显得有些滑稽可笑,但却与片中红军战士的农民身份非常符合,令观众倍感亲切。《普通一兵》为中国电影观众打开了一扇认识世界的窗口,为国际间的文化交流,为沟通中国和世界各国人民的友谊和相互了解架设了桥梁。影片上映后,在社会各界引起巨大的轰动和影响。在抗美援朝期间,更是涌现出黄继光等马特洛索夫式的英雄人物。这部译制片的导演袁乃晨,配音张玉昆、吴静,剧务凌元等人成为新中国电影译制事业的奠基人。
24.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3

主题

6455

帖子

4万

积分

连趣副总理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注册时间
2017年5月9日
在线时间
4616 小时
精华
0

人美社70周年

发表于 2018年3月23日 17:22 | 显示全部楼层
手机故障。抱歉!抱歉!
引领朝流不动摇!好书,应该出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294

帖子

900

积分

连趣副队长

Rank: 3Rank: 3

注册时间
2016年5月21日
在线时间
578 小时
精华
0
 楼主| 发表于 2018年3月23日 18: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大山田心 于 2018年3月25日 13:20 编辑

反特片可以说是从新中国诞生后在渐趋复杂的国际国内大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在一定程度上也强烈凸显出当时政治宣传的主题词:新生的革命政权是牢不可破的。几十年来,我国电影制片厂摄制的反特片,已经成为中国电影中特有的一种类型。因而也形成了观众耳熟能详的模式和标识。应该看到,反特片中的主人公都是一些智勇双全的英雄,是真正与魔鬼打交道的人。尽管敌人也不是吃素的,但广大的观众相信 “狐狸再狡猾也逃不过好猎手”。在这类约定俗成的意识中,打入与反打入构成了最基本的矛盾冲突,敌对势力为了获取我方机密,或要给我方造成破坏,往往会派遣特务打入我方内部,利用我方一些人在思想上的麻痹大意,伺机潜伏下来取得合法身份。但敌人在阴谋即将付诸实施的时候,却露出破腚,终被我方察觉并将敌特来个全部擒获。因此,在这种几乎是固定套路的 “统吃” 中,打入与反打入或者是被打入,有着十分微妙的双重含义。也就是说,打入是相互的,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银幕上抓特务的故事惊险曲折扣人心弦。而在银幕外的现实生活中,担任这些令人叫绝的反特片的编、导、演员们他们的创作生活同样也是精彩纷呈。有的主创人员亲身体验公安人员的工作,与公安民警相互理解交流心得,然后不断的修改影片表现的情节,使电影艺术再现的反特故事更加精彩。遥想当年,新中国政权刚一建立,抗美援朝、剿匪擒特、三反五反以及镇压反革命分子等各类政治运动接连不断,自然也为反特片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和依据。许许多多反特片的诞生,编导们才思涌泉般的灵感,都是根据在真实生活中公安人员抓特务的典型案例进行的艺术再创作。所以,描写抓特务的故事片,便成为广大观众最喜爱的片种之一,一直占据着电影艺术最重要的突出地位。作为几十年来很有个性的电影片种,如今留给当年观众的记忆,已经不仅只是一种类型,一种印记,它早已潜移默化地形成和淡化成另外一种特殊时期的既定符号,让当时那个年代观影的人们在回味往昔的同时,也让现在的新生一代对 “反特片” 这一特定时期的电影类型,产生出隔世的迷思。
电影《无形的战线》是新中国摄制的第一部反特故事片。剧情简介如下:在东北全面解放后的某一个城市,我公安机关逮捕了潜伏特务李天民。在确凿的证据面前,他被迫承认了自己的特务身份,但对他进行的特务活动却拒不交待。不久,一个送牛奶的孩子在李天民的住所放下了一瓶鲜牛奶,而牛奶的瓶塞上有一个用化学药水写的字条。孩子收走了门前的空瓶子。在另一栋房子里,孩子将空瓶交给另一个特务周少梅,特务发现李天民出了问题,为防止公安局从孩子身上发现线索,他残忍地将孩子杀害。当公安机关赶去调查时,房子里已经人去楼空。这时候,刻字店的主人接待了一个要刻假图章的可疑客人,他立即向公安局做了报告。同时,某橡胶工厂正在招收打字员,周少梅迫使女青年崔国芳报考,以长期潜伏,崔被录取。我公安局根据刻字店主人的报告,派侦察员跟踪特务,但特务察觉后逃跑。假图章也没有了下落。崔国芳接到周少梅的命令,去调查橡胶工厂军事生产和运输的情报。崔国芳窃取了工厂的运输计划。接着,敌人在厂里放火焚烧了满载轮胎的卡车,警卫人员将敌特击毙。在分析案情的过程中,有人提出了崔国芳是可疑对象。崔国芳在继续特务活动时,被我公安人员发现。公安人员对崔国芳进行了耐心的教育,使她终于猛醒过来,彻底坦白了自己的问题。我公安机关将敌特一网打尽,崔国芳也得到了自新的机会。
26.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294

帖子

900

积分

连趣副队长

Rank: 3Rank: 3

注册时间
2016年5月21日
在线时间
578 小时
精华
0
 楼主| 发表于 2018年3月23日 20: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大山田心 于 2018年4月26日 11:14 编辑

抗美援朝那场全世界都为之震惊的战争,是新中国诞生仅9个月,是我们的前辈们刚刚准备清理8年抗战和4年解放战争带来的战争废墟的时刻发生的。面对世界经济、军事头号强国的挑战,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亿万中国人民,以 “小米加步枪” 对应美国侵略者 “飞机加大炮” 的无比勇气,毅然投身于这场常人难以理解和想象的战争之中去。由中华优秀儿女组成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肩负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重任,高举捍卫和平、反对侵略的正义旗帜,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与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进行了长达两年零九个月的浴血苦战,最终赢得了反侵略战争的重大胜利。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是中朝两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正义战争的胜利,是世界上爱好和平力量的胜利。这与当时苏联和社会主义阵营 各国的支持也是分不开的。而在这场战争中穷兵黩武,动用了1/3陆军、1/5空军和近1/2海军的美国侵略者,最后却只得到了失败的结果。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是20世纪中叶一件震惊世界的大事件,其意义和影响力是十分重大和深远,英勇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最终赢得了这场战争的最后胜利。这场战争,是新中国建立后确立大国地位和中华民族再次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奠基之战,是中华民族进一步崛起的里程碑。电影《上甘岭》是新中国摄制的第一部关于抗美援朝战争的影片,取材于真实的上甘岭战役。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了粉碎以美国为首的 “联合国军” 的攻势,于1952年10月 一 11月,在朝鲜金化东北上甘岭地区进行的坚守防御作战。“联合国军” 先后动用美7师,韩2师,对上甘岭南侧实施猛烈进攻。志愿军依托坑道工事顽强抗击,至20日,表面阵地失守,防守分队转入坑道。“联合国军” 用轰炸、熏烧、封锁等手段围攻。坚守坑道分队克服缺粮、缺水、缺弹等严重困难,坚持作战,打破围攻,守住了阵地。从30日开始,志愿军经过充分准备,实施反击,坑道内外部队密切配合,夺回表面阵地,击退 “联合国军” 的连续反扑,至11月25日战役胜利结束,历时四十三天。此次战役中,美军调集兵力6万余人,大炮300余门,坦克170多辆,出动飞机3000多架次,对志愿军两个连约3.7平方公里的阵地,倾泻炮弹190余万发,炸弹5000余枚。战斗激烈程度为前所罕见,特别是炮兵火力密度,已超过二次大战的最高水平。我方阵地山头被削低两米,高地的土石被炸松1 — 2米,成了一片焦土,许多坑道被打短了五六米。根据中国方面统计,上甘岭战役,志愿军阵亡7100余人,伤8500余人。联合国军伤亡2.5万人,其中美军阵亡365人,伤1174余人。双方在面积仅3.7平方公里的两个高地进行了激烈的争夺,投入的兵力、兵器逐步增加,由战斗逐渐发展为一场战役。志愿军参战部队依托坑道与敌反复争夺二十九次,击退敌营以上规模冲锋二十五次,营以下冲锋六百五十三次。最终只失去了537.7高地前沿的两个班阵地。一场战役对一场战争的全局产生如此重大影响,上甘岭战役无论就其残酷性还是重要性,在古今中外战争史上可以说是不多见的。迄今为止,对当年发生的这场战争,参战各方对战争的起因、性质、结局和解释仍然大相径庭。但这些分歧似乎并不影响参战各方对各自在战争中的"英雄"的热情讴歌。我国拍摄的这部电影《上甘岭》就是当时新中国讴歌正义战争的影片,并且具有史诗般的品质。总的来说,《上甘岭》除了在艺术形象塑造方面的成功外,在声画结合、场面调度、结构安排和节奏把握上亦颇具特色。反映了新中国建国初期人们对自由、和平、幸福的憧憬和自信。
27.jpg
中影82版.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294

帖子

900

积分

连趣副队长

Rank: 3Rank: 3

注册时间
2016年5月21日
在线时间
578 小时
精华
0
 楼主| 发表于 2018年3月23日 20: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大山田心 于 2018年3月25日 17:25 编辑

清宫戏是中国影视的特色类型,早在中国电影诞生之初就已经有了表现紫禁城内宫廷生活的影片。从20年代末起,中国第一代导演就把镜头对准了清代宫廷生活,1928年王元龙导演的《清宫秘史》和1929年到1931年由邵醉翁等导演的《乾隆游江南》系列,是中国早期比较典型的清宫戏。香港永华影业公司拍摄的宫廷历史巨片《清宫秘史》是由一部1941年的舞台剧《清宫怨》脱胎而来的,主要讲述戊戌变法期间,光绪皇帝、珍妃与西太后慈禧三人之间宫廷内部斗争的故事。这部舞台剧的编剧姚克是沪上名流,拍摄《清宫秘史》的时候,永华公司还专请姚克担任该片的编剧。除此之外,这部影片更是群星荟萃,周璇、舒适、唐若青三位当红的大明星,分别扮演了珍妃、光绪帝和西太后慈禧,据说光是周璇的片酬就达到了百两黄金。1948年夏天《清宫秘史》正式开机,和所有的电影公司严格控制成本截然相反,永华公司的老板李祖永提出,这部电影要不计时日、不计耗资而务求其制作上乘。1950年3月11日,《人民日报》特意为这部电影刊登了放映的启示,提醒北京观众 “注意演期、注意地点”,这部电影的首映引起了北京、上海以及各大城市市民强烈的关注。就在电影公映当月的一个凌晨,中南海春藕斋也放映了《清宫秘史》,不过此次的观众非比寻常,他们是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中共高级领导人。数日后,毛泽东夫人、时任中宣部电影处副处长的江青,在中宣部的一次会议上公开提出,《清宫秘史》是一部 “很坏” 的电影,同时毛泽东也指出:“《清宫秘史》是一部卖国主义的影片, 应该进行批判”。由此,电影《清宫秘史》昙花一现,淡出了人们的视线。成为了新中国第一部遭禁演的影片。同样昙花一现的还有香港永华影业公司,《清宫秘史》让老板李祖永血本无归,再加上不惜糜费的经营管理观念以及天灾人祸,1954年永华就烟消云散了。1954年10月16日,毛泽东在《关于〈红楼梦研究〉问题的一封信》中,又一次指出:“被人称为爱国主义影片而实际是卖国主义影片的《清宫秘史》,在全国放映之后,至今没有被批判。如果不批判,就是欠了这笔债。《清宫秘史》实际是拥护帝国主义的影片,光绪皇帝不是可以乱拥护的。” “《清宫秘史》有人说是爱国主义的,我看是卖国主义的,彻底的卖国主义。” 毛泽东先后五次提到卖国主义影片《清宫秘史》的问题。现在看来《清宫秘史》的问题,绝不仅仅是一部电影的问题了。“文革” 开始后,《清宫秘史》再次被推上风口浪尖。1967年1月5日,香港《文汇报》全文转载姚文元的文章,引用了毛泽东1954年批判该片为 “卖国电影” 的一段话。当年的《红旗》杂志第5期,发表了戚本禹写的文章,打着批《清宫秘史》的旗号第一次在中央报刊上不点名地批判刘少奇。此后清宫戏成为禁区,很长一段时间无人敢拍。
清宫戏的再次复兴,香港电影导演李翰祥功不可没,从1977年到1980年,他的 “乾隆三部曲” 屡屡在台湾金马奖上有所斩获。1983年,李翰祥在内地与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合作,拍摄了《火烧圆明园》、《垂帘听政》,获文化部1983年优秀影片特别奖。如今收藏与《清宫秘史》相关的藏品,就是收藏一段历史,它对探讨研究毛、刘之间的矛盾斗争和文化大革命的起因,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28.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一个用户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连趣网 ( 京ICP备13010301号-1 )

GMT+8, 2024年5月16日 03:23 , Processed in 0.073842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