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东湛江这片红土地上诞生了不少富有浓郁乡土气息的连环画。其大多记录了当时历史以及人文的连环画,除了有收藏价值,也有一定的历史意义。
碧海丹心 上海1983年版,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徐进绘画。 故事讲述:1949年底,我军在广大群众的支持下,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机智巧妙的战术,创造了木船胜军舰的奇迹,击沉了敌主舰“泰华”号,取得解放海南岛海上作战的全胜。
虎口歼敌 广东1976年版,黄家垣绘画。 故事讲述:1947年3月初,遂溪民兵配合武工队歼灭从湛江到遂溪县视察的国民党遂溪县长戴朝恩。
飞舟跨海迎亲人 广东1978年版,潘正沂绘画。 故事讲述:1950年初,马文港民兵副队长马炳胜接到上级指示,机智勇敢地闯过敌人设下的重重封锁,胜利地将琼崖纵队负责人老高送到目的地。
蛇拳打毒蛇 福建1985年版,谢光普绘画。 故事讲述:遂溪县的郑伯胜以其高超的武功与坏人作斗争,铲除人间“长着两条腿的毒蛇”。
南海渔工 广东1973年版,单柏钦、陈庆心绘。 故事讲述:老渔工张亚进在旧社会中的生活遭遇,写出了广大翻身渔民当家作主的喜悦心情。
寸金桥 天津1963年版,朱光玉绘画。 故事讲述:1898年,法国向清政府提出租借广州湾的无理要求。清政府屈膝投降,同意租借,租界另议。法国帝国主义得寸进尺,不待议定租界,悍然于4月22日派兵攻占广州湾,自定租界,并四处烧杀抢掠。忍无可忍的群众英勇抗敌,他们抱着“寸土当金与伊打”,誓与国土共存亡的信念,与敌人浴血奋战,打退了装备精良的敌人的进攻。为了纪念这次长达一年半之久的抗法斗争,当地群众便将赤坎桥改为“寸金桥”,在中国反帝斗争的历史上增添了光荣的一页。
雷州义盗 河北1960年版,严绍唐、李铁生绘画。 故事讲述:《让子弹飞》由马识途小说改编而来,而马识途小说则受《虞初新志·雷州盗记》“启发”而来。而现在介绍的连环画《雷州义盗》与《雷州盗记》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在剧情方面也极其相同。在明朝的时候,一群“强盗”劫了以剥削起家的雷州知府臧浩的船,然后冒名顶替去雷州就职,他们开仓放粮,惩治了地主、恶霸、贪官、污吏。
雷州十贤 岭南美术1985年版,集体绘画。 故事讲述:在宋朝,寇准、苏轼、苏辙等十位贤人志士,先后蒙冤贬经雷州的经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