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歪去看了《长安三万里》电影,特别是朗诵《将进酒》那段,诗人们驾鹤齐飞,茫茫星云,琼楼玉宇,与仙人碰杯那段,带给我无与伦比的震撼。 影片以华美的盛世与倾覆的乱世铺地,讲述诗人高适与李白的故事。自此他们不再是活在课本底部的枯燥咒语,而是鲜活生动,血肉饱满的人。 高李二人面对各自的人生课题,历经奋斗、挣扎、迷茫,做出不同的选择,不论成败,他们各自盛放,活出了精彩。 影片中透过诗人高适回忆一窥李白的人生,带有主观而传奇的色彩。 我忽然想起有一本连环画《李白》,好巧不巧,绘画者名字也叫高适!而连环画封面就是小歪我的头像,那不如今天我翻开连环画,和大家一道聊聊李白的人生吧。 《李白》连环画的封面/封底
《李白》连环画出版于1979年,封面是著名画家刘旦宅所绘:月光皎洁,李白徜徉桃花林之中,俊逸潇洒,尽得风流之态。他昂首远望,似有所思,口中吟咏。碧空、银月、桃林,笔墨简约,意境绝美,唯刘大师能及此,且底纹设计也古朴雅致,所以小歪借来做头像。 封面的李白
内页稿出自高适之手。高适(1931-),连环画家,自幼好诗文,曾拜师颜文樑、张充仁,后供职于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连环画作品有数十部,如《大禹治水》《飞刀华》《跟踪追击》等。高适先生与大诗人同名,胸中也有高雅志趣,尤爱唐诗宋词主题。 我们看影片《三万里》中的李白,狂浪不羁,放纵醉傲,尤其是他笑起来,嘴角都快咧到眼角,表情地扭曲得过于夸张。 再看高适笔下的李白,气质就沉静得多,潇洒俊秀。只论人物模样体态,连环画版更中国风,更胜一筹。 公元701年,李白出生,不论他降临在西域碎叶城,还是蜀中,反正那一年他呱呱坠地。传说她母亲梦到太白金星,所以取名为白,字太白。 李白5岁时,全家迁居到绵州青莲乡,也就是今天的四川省江油市,他的青少年时代都在蜀中度过。 李白的父亲从商,也有文化,他注意到儿子是个天才,就着力培养他。 李白从小聪慧,“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他博览群书,文笔已超越他的偶像司马相如。 “十五好剑术、游神仙”,少年李白就爱好寻仙问道,修炼剑法。他访戴天山道士,又长居山林,跟随赵蕤(ruí)学纵横术,多年在蜀地各名山转悠。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25岁,李白出蜀。“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开始扬帆启程。 那会儿的心情,譬如当代青年离开县城到北京上大学,初识天地之宽阔,世间风物之壮美,极度自信。画面中李白年少轻狂,意气风发,随口吟出名句“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