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应“甘老师”的这一篇。其实我今天的这一篇也可以与甘老师的前一篇的《三国姜维的苦衷》合并在一起来说了。谈论起《姜邓斗智》,我可就要好好地说一说了,这二位真可以说得上都是“将才”呀!姜维智高,其邓艾也不逊色。但若说起“智”来,他们两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这就是“奇”与“险”,我认为,这奇与险即可以分开来说,也可以合并在一起来说,现我就根据我的思路,对于这“姜、邓”两人各说一例说明一下。先说姜维,当时姜维与邓艾互相对峙,这邓艾就是不出寨,至于后来听到司马昭破了寿春城,打败吴军,已经带兵来救长城,在这种情况下,姜维只好回兵,退回汉中。当邓艾见姜维退兵以后,他怕中了埋伏,也没有去追赶,而是他“估量到蜀军到来时下寨的地方,暗暗开挖了地道”(姜邓斗智连册弟89页文字)当这年年底,流星马到,说是“姜维又起了二十万大军来攻祁山,已在谷口扎下三个大寨。邓艾登高来看,见蜀军左面的寨子,正扎在地道上面,不禁大喜。”(该连册弟90页文字)邓艾的这一计真可谓够“奇”的了,在当时的那个年代,他居然能想到用“挖地道的方法进行偷袭”,真亏得他能想得出来呀!由于当时是在夜间,蜀军也不知魏军从哪儿杀来的,一时间可就乱了套了,当姜维得知这一情况以后,却是非常的“沉稳与镇定”他传令道“乱走乱动的按军法斩首,惝有敌兵到来,不要问他,只管射箭”就这样魏军冲打多次,从夜间战到天明,蜀营始终是“岿然不动”啊!从这一次的这两位的“斗智”方面来看,邓艾采用的方法是“奇”,而姜维所采用方法则是“稳”,也就是说,不管出现什么情况,“稳字当头”还是主要的。当邓艾知晓这一切以后,也是赞道“姜维临变不乱,真是将才”(以上事见连册“姜邓斗智”) 下面我说一下邓艾,说到邓艾,就让我以由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所拍摄的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的方法来说吧。在这一剧中的第83集名喚为“偷度阴平”,当邓艾率领随从来到钟会账中,钟会向他询问破蜀之策时,邓艾说他准备率领一支队伍,偷度阴平小路,用奇兵直捣成都(大体是这个意思)钟会听了之后连称“妙计”,并说还要静听“捷报”,显然他这是在敷衍邓艾,但邓艾却偏要为之而行,当费了好大力气爬上“摩天岭”之后,众军士都放声大哭,原来四面全是陡崖,根本就是无路可走,在这种情况下,邓艾站出来激励大家,说道“我们到此,只有来路,没有归路,只有拼死向前,才有生路,过了此岭,便是江油,胜利在望,岂能退却”(大体上这个意思)说到这儿,他来到一大巨石前,双手紧推巨石,此时我想他一定在心中默默地祈祷“我如能攻下成都,此石必然会滚下山崖”(此系我的猜想)随后只见他猛一发力,巨石到底是滚落下去了,众将士们此时是一片欢呼。他先是让将士们把兵器从上仍下,然后就开始行动了,这一行动真可谓是“非同小可”呀!人们常说“上山容易下山难”,但这一次对于邓艾与他们的将士们来说,这岂止是“下山”,而是“滚山”那,这成功的系数真可谓是如此的“小”哇!能够平安的“滚”下来,并且还完好无损的活着,那将是多麽大的“运气”呀!我都为之落下了眼泪。接下来就是“攻江油,过涪城,战绵竹,直捣成都”按照常理来说,邓艾的这一所举,真可谓是难以成功的事儿,竟然让他“成功”了,换句话说,这难以走通的路,居然让他也“走通”了,要知道这是用众多兵士们的生命“堆积”起来的“成功”啊!历史真得是让人生发出无尽地“感慨”呀! 这成都虽然攻下来了,但姜维还是抱有“一线希望”,他“暂降”钟会,(其实他是假投降)以便找准时机,准备再次“复兴汉室”,钟会与他结为“异姓兄弟”,无论有什麽“军机大事”,他都与姜维商议,可以说,钟会对姜维是很信任的,姜维每一次出的主意,他都采纳了。这一次也可以说得上是一种“斗智”了,其所不同的是,这一次却是姜维与钟会共同地对邓艾“斗”起来了,在此,就让我把其称其为是“姜、钟斗邓”吧!你还别说,还真把邓艾给“斗”下去了。紧接着就是钟会利用“元宵佳节”的时刻“讨伐司马昭”,这一次却没有成功,钟会被乱箭射死,而此的姜维却是一阵心疼,还吐了一口鲜血,随后便举剑自尽了。邓艾“行险”能够成功,但在行“斗智方面”却输给了姜维与种会,这真得是让人感叹那! 现在说蜀汉方面,对于像刘禪这样的主子,依我看不论是什麽样的大智慧之人,都跟他“弄不明白”,前期的诸葛亮是实属“无奈”,而后来的姜维却是“苦衷”啊。这或许就是“天意”吧!诸位连友们,你们是怎麽样的认为呢?这次就是这样,下回再说。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