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少卿 于 2020年9月18日 16:02 编辑
版主高见。
秦二世而亡,隋亦二世而亡(虽然隋有三个皇帝)。 隋炀帝和秦始皇有很多相似之处,建功立业的梦想超出了社会所能承受的极限。 有些事根本不必兴师动众,他也做了。比如他亲临河西(历史上很少有中原政权的皇帝亲临河西走廊),举办“万国博览会”,炫耀国力、威德和财力(隋朝的繁荣,远远超过唐初,和唐玄宗最繁荣的时期相似)。 隋炀帝在征高丽、营东都、开运河三件事上,过多了使用了民力财力,因而隋末的农民大起义集中在山东、河北、河南、江淮一线爆发。 隋炀帝以举国之力征高丽,造成“天下死于役而家伤于财”的局面,加上山东、河北的水旱灾害,农民起义首先在山东爆发——王薄在山东长白山(今山东章丘东北)率民众起义。到了大业十年,各地义军已达百余支,起义人数达数百万,并逐渐形成了河南的瓦岗军、河北的夏军(窦建德)和江淮的吴军(杜伏威、辅公柘)三大义军。 正是在中原鏖战的情况下, 太原留守李渊乘关中空虚,长驱直入,攻克长安,建立唐政权。 如果隋炀帝有李世民的军事才能,身边有些忠诚得力的干将,少做一点劳民伤财的“大事”,鹿死谁手还很难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