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

 找回密码
 注册一个用户
楼主: 知远斋主

书之我见

[复制链接]

824

主题

1万

回帖

9万

积分

连趣总理

无官一身轻

注册时间
2008年12月15日
在线时间
12362 小时
精华
0
发表于 2021年4月27日 16:09 | 显示全部楼层

买书是乐趣,享受的是过程。
年年岁岁花相似 岁岁年年人不同

17

主题

4807

回帖

9827

积分

连趣副部长

注册时间
2013年5月17日
在线时间
5304 小时
精华
0
发表于 2021年4月27日 16:32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感。

一切随心吧!

我也有很多很多的书,要看完,再活五次。
现在还没有处理的意思。本来,藏书就是一个乐趣,如抽烟人无异样,与打牌人亦无异样,找一个精神寄托,寻一个精神家园罢了。

好好保养自己的身子,这一点,比什么都重要。
书是因为我们活着而活着的,

点评

是的,看书、藏书是两回事。  发表于 2021年4月27日 16:45

25

主题

8067

回帖

5万

积分

连趣副总理

注册时间
2014年7月22日
在线时间
7360 小时
精华
0
发表于 2021年4月27日 20:38 | 显示全部楼层
上美的饥饿销售已经厌烦,越来越不感兴趣

61

主题

1917

回帖

5178

积分

连趣副科长

注册时间
2014年11月5日
在线时间
4832 小时
精华
0
发表于 2021年4月27日 22:39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前是买书要看的,现在是凭一时兴趣买,也就需要时查询一下也好。

4

主题

272

回帖

1016

积分

连趣队长

注册时间
2014年12月23日
在线时间
924 小时
精华
0
发表于 2021年4月28日 13:25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出斋主的心境有些消沉,谈书论道引出了伤感,然生活就是这样,不如意事常七八,可与人言无二三,还是往宽了想吧。斋主也提出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人进入老年也进入多事之秋,年老体衰了还怎么读书,心有余而力不逮还怎么藏书,这不是一句只要拥有就可以慰籍的,,,,,,。所幸自己的身体还可以,体检也没有基础性疾病,眼还不昏花,脑还未昏溃,在有生之年还可以与书为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许多人说书是用来读的,不是用来摆设的,这话说的不错。还有人说读书和藏书是两回事,这话也有道理。可是,我的体会是读和藏二者是不能截然分开的,就象硬币的两个方面。生活中,有的人看书就象吃书一样,,看完了书也快解体了。而我儿时受到的教育就是要爱惜书。因为书是有生命的。也养成了习惯,弄书手要洗净,多用镇纸和书架,不躺着歪着看书,不划不折不卷,有体会有要点写在笔记里,所以二三十年前买的书,不少看过后还象簇新的一样。也顺理成章的收藏起来。如那时看过的《简爱》《呼啸山庄》留下悲凉惊殐的感觉,现在再翻恐怕荡然无存,最好是不在惊动而收藏起来。我喜欢印制考究,装帧精美的书籍,买了许多复本,仅《瓦尔登湖》就有五种之多,上海译文近来出的豪华插图名著,也是本本不落。我想这样的喜爱书也可能和家里有一定的关系。祖父辈都是文化人,喜欢读书,家里收藏的字画书籍甚丰,后来被洗劫一空。老父亲是理工男,对这些颇不关心,问他家里的藏书有什么,有没有书目,回答不甚了了。仅存的一本《任弼时逝世记念集》,很厚的一册,里面有许多照片,周总理扶灵的那帧至今记忆尤存,后来不知去向。还有一本清末的《清道人书朱君生圹记》是碑帖,魏碑体,现在还留在手中。家里人说我酷似祖辈,这是不是隔代遗传也未可知。我的孩子不喜书,以后收藏书的命运可想而知。中国古时就有藏书的传统,韩愈曾写诗描写李泌家中藏书的盛况:邺侯家多书,插架三万轴,一一悬牙签,新若手未触。历代藏书楼薪火相传,可见,藏书家的功末大焉,才使华夏的众多典籍有幸尤存。其中许多收藏大家也是学问家,最不济也是版本学家,读书和藏书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一端。现在的许多书友即读书也喜爱藏书这是极好的现象,不能因一些人为利而来,就否认藏书是一种大众审美观的进步。自然不能和那些大家相提并论,但这绝对是可喜可贺的。许多书友在工作单位驰骋大半辈子,终于累了,最后收拾心情,悄悄退回书斋之中,虽然也时常有寂寞,空虚和生命流逝之感,但与书为伍,心情能平和不少,可以自由自在的徜徉于书林之中,游目四顾,俯拾皆友。所以再累也要读书,收入再少也要买书,住处再挤也要藏书。我以为最可怜的是那些与书无缘的人。原众书友身体无恙,长寿!能和自己喜爱的书籍长长久久的在一起,象浓积云书友说的那样,好好活着书也就活着,恒兀兀以穷年!

1415

主题

3184

回帖

2万

积分

连趣部长

注册时间
2004年7月28日
在线时间
11592 小时
精华
1

2018我与连环画的故事连趣2015百题竞赛我与连趣的故事家乡美摄影奖连趣十周年竞赛人美社70周年

发表于 2021年4月28日 13: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kylover 于 2021年4月28日 14:32 编辑
youlianmi 发表于 2021年4月28日 13:25
看出斋主的心境有些消沉,谈书论道引出了伤感,然生活就是这样,不如意事常七八,可与人言无二三,还是往宽 ...

说得对。
====

下辈子----下辈子还当老百姓

喜欢搞政治的这类人,搞政治,已经成为他(她)无法改变的一种嗜好。随便一个人群,有一个这种人,别人没注意、或者不愿意和他(她)争,大家还能相安无事;有两个以上这种人,这个人群就很可能不安宁。他(她)们之间,尔虞我诈,拉帮结派,明争暗斗,甚至敢冒杀头的危险。然而,成功者只有一个,失败者大都下场可悲,曹雪芹的《红楼梦》说王熙凤“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就是指的这种人。他(她)们人数可能不多,但可以搅乱人群的生活,甚至爆发战争。
        大多数人还是老百姓。热爱生活,追求幸福;不因己穷而不乐,不因己富而欺人;茶余饭后,谈天说地,君侯与贼的故事,尽情演义;或歌赋,或吟唱,其乐融融;在家和妻子儿女亲亲热热,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在外和亲朋好友来来往往,苟富贵,莫相忘;善始善终,娱养天年;这才是人应该过的日子。
        如果有来生,下辈子我还当老百姓。

====

当着人们还需要为衣食、房住奔波的时候,会觉得酒场、官场、麻将场、桑拿浴场等等,是“高贵的”;当着人们衣食、房住无忧的时候,会有精神、文化需求,读书之后,会觉得酒场、官场、麻将场、桑拿浴场等等,是庸俗的;


====


单说说“酒场官场”。由于“1党领导”,不少党员是因为“入党就可以升官,升官可以发财”,入党成为他(她)“改朝换代翻身解放封妻荫子衣锦还乡”之根深蒂固封建观念梦想成真的唯一途径。有句俗话“眼看着它起高楼,眼看着它宴宾客,眼看着它楼塌了”。读书后就知道,不论谁当权政治风云怎样,还是当个老百姓,最好。


====


习近平也可以这样悠哉游哉,是他的父亲习仲勋硬要他从政,他说过(大意)“走上从政这条险路,我既然当上了总书记,就要为民造福”。

====

记得小时候,闹文革,许多小伙伴说我,不要读书、读书无用;可是,由于喜爱、嗜好,我通读毛选,看了尽可能看的小说、数学书等,没想到,文革结束、恢复高考,全用上了,幸运。

====

读书识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一个用户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连趣网 ( 京ICP备13010301号-1 )

GMT+8, 2025年8月8日 06:47 , Processed in 0.078736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