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

 找回密码
 注册一个用户
楼主: 9527

图说中国军衔的历史演变

[复制链接]

92

主题

3400

回帖

1万

积分

版主

注册时间
2003年11月23日
在线时间
7728 小时
精华
1

2018晒宝大赛斑竹

QQ
 楼主| 发表于 2010年12月15日 13: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9527 于 2011年1月3日 15:52 编辑

中国人民解放军部分奖章勋章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账号问题联系微信:lianquwangwx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一个用户

×

92

主题

3400

回帖

1万

积分

版主

注册时间
2003年11月23日
在线时间
7728 小时
精华
1

2018晒宝大赛斑竹

QQ
 楼主| 发表于 2010年12月15日 13:06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实行军衔制是在1955年。当时,主要参考了苏联、朝鲜等国的军衔体系,共设6等19级。其中:

   元帅两级: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元帅、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

   将官四级:大将、上将、中将、少将;

   校官四级:大校、上校、中校、少校;

   尉官四级:大尉、上尉、中尉、少尉;

   军士三级:上土、中士、下士;

   兵两级:上等兵、列兵。

   1955年9月27日,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22次会议,通过了《关于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的决议》。当日下午5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授衔典礼在中南海怀仁堂隆重举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毛泽东亲自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的命令状,分别授予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等10人。同日,国务院隆重举行了授予解放军将官军衔的典礼仪式。周恩来总理分别把大将、上将、中将、少将军衔的命令状,授予粟裕等在京将官。次日,国防部举行授予校官的典礼,彭德怀部长授予在京部分校官军衔。之后,贺龙、聂荣臻、叶剑英等元帅及其他高级将领分别代表国务院和国防部,在解放军各军兵种和各军区相继举行的授衔典礼上,授予这些单位的将官、校官和尉官军衔。同时,各部队还举行了授予士兵军衔的典礼。

  中国人民解放军自1955年10月1日起,开始佩带军衔肩章、军兵种和勤务符号,并按新的服装制式着装。

  1955年授衔时,人民解放军全军共有60余万名干部获得了准尉(为安排十几万副排职干部而暂设的一级军衔)以上军衔。其中元帅10人,大将10人,上将55人(1956年和1958年又各补授1名),中将175人(1956年和1958年又各补授1名),少将802人(1956年和1958年又各授4名,1961年至1964年由大校晋升少将533名)。

   1955年授衔时,元帅的平均年龄为57.1岁,大将平均年龄为51.7岁,上将平均年龄为47.7岁,中将平均年龄45岁左右,少将平均年龄43岁左右。

   在当时我军的将官中,还有女将军1人,少数民族将军34人(包括壮、蒙、维、满、回和土家族),解放战争中起义的原国民党将领14人。

   据统计,到1965年取消军衔制时,全军共授予将官以上军衔1614名。

   在1955年实行的军衔制中,我军的肩章、领章和各种符号等识别标志的设计方案,主要参考了苏军。其中肩章71种(校级以上军官又分为常服肩章和礼服、大衣肩章两个系列),领章29种。除陆、空军士兵的领章表示佩带者军衔级别外,其余各级军官、海军士兵(军衔标志为肩章)及专业军士的领章只能同肩章配套使用,本身没有军阶表示。1958年1月28日,经国务院批准,国防部再次发布命令,对肩章、领章、帽徽等作部分改变:肩章改为节日和集会及外交场合佩带,平时只佩带加缀有军衔级别符号的领章。
   1965年5月1日,第三届全国人大常委第九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取消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衔制度的决定》,实行了10年之久的军衔制度即告取消。

92

主题

3400

回帖

1万

积分

版主

注册时间
2003年11月23日
在线时间
7728 小时
精华
1

2018晒宝大赛斑竹

QQ
 楼主| 发表于 2010年12月15日 13:08 | 显示全部楼层
出身于黄埔军校的解放军猛将排行榜

1955年9月27日,北京中南海,金风送爽的收获季节,人民共和国为久经沙场、功勋卓著的将军们,举行隆重的授衔典礼。人们早已熟悉共和国将帅的名字,却并不熟悉在这些熠熠生辉的将帅之星中,竟然有那么多人出自同一所军事学校,这就是黄埔军校。
  黄埔军校由国共两党共同创办,这也就决定了中国共产党人在军校中有着堂堂阵容。出身于黄埔的中国共产党人,后来有的成为中国共产党著名的政治家、理论家、外交家,更多的成为将帅之星。在共和国10大元帅里,就有陈毅、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林彪等5人曾是黄埔军校的教官和学生;在10位大将里,就有陈赓、罗瑞卿、许光达3位毕业于黄埔军校;而曾经在黄埔军校学习过的上将有8人、中将有9人、少将有11人。这也就是说,仅在195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授予的开国将帅中,就有36人直接受过黄埔精神的熏陶

92

主题

3400

回帖

1万

积分

版主

注册时间
2003年11月23日
在线时间
7728 小时
精华
1

2018晒宝大赛斑竹

QQ
 楼主| 发表于 2010年12月15日 13:09 | 显示全部楼层
元帅(5人)


  叶剑英,黄埔军校教授部副主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国防部长、总参谋长。


  聂荣臻,黄埔军校政治部秘书兼政治教官,中央军委副主席。


  陈毅,黄埔军校武汉分校政治部文书,中央军委副主席。


  徐向前,黄埔第1期,中央军委副主席兼国防部长。


  林彪,黄埔第4期,中央军委副主席兼国防部长。

92

主题

3400

回帖

1万

积分

版主

注册时间
2003年11月23日
在线时间
7728 小时
精华
1

2018晒宝大赛斑竹

QQ
 楼主| 发表于 2010年12月15日 13:1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将(3人)


  陈赓,黄埔第1期,国防部副部长。


  罗瑞卿,武汉分校,中央军委秘书长。


  许光达,黄埔第5期,国防部副部长。

92

主题

3400

回帖

1万

积分

版主

注册时间
2003年11月23日
在线时间
7728 小时
精华
1

2018晒宝大赛斑竹

QQ
 楼主| 发表于 2010年12月15日 13:10 | 显示全部楼层
上将(8人)


  陈奇涵,黄埔政治大队长,解放军军事法院院长。


  陈明仁,黄埔第1期,四野第21兵团司令员。


  周士第,黄埔第1期,防空军司令员。


  宋时轮,黄埔第5期,军事科学院院长。


  杨至成,黄埔第5期,军事科学院副院长。


  张宗逊,黄埔第5期,总参军训部长,总后勤部部长。


  郭天民,黄埔第6期,训练总监部副部长。


  陈伯钧,武汉分校,高等军事学院院长。

92

主题

3400

回帖

1万

积分

版主

注册时间
2003年11月23日
在线时间
7728 小时
精华
1

2018晒宝大赛斑竹

QQ
 楼主| 发表于 2010年12月15日 13:11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将(9人)


  阎揆要,黄埔第1期,军事科学院副院长。


  常乾坤,黄埔第3期,空军副司令员。


  倪志亮,黄埔第4期,武装力量监察部副部长。


  唐天际,黄埔第4期,总后勤部副部长。


  郭化若,黄埔第4期,军事科学院副院长。


  王诤,黄埔第6期,副总参谋长。


  谭希林,黄埔第6期,北京军区副司令员。


  曾泽生,黄埔军校高级班,第50军军长。


  彭明治,黄埔军士教导队,武装力量监察部副部长。

92

主题

3400

回帖

1万

积分

版主

注册时间
2003年11月23日
在线时间
7728 小时
精华
1

2018晒宝大赛斑竹

QQ
 楼主| 发表于 2010年12月15日 13:11 | 显示全部楼层
少将(11人)


  袁也烈,黄埔军校政治部干事,海军副参谋长。


  徐介藩,黄埔第3期,装甲兵工程学院副院长。


  方之中,黄埔第4期,天津警备区司令员。


  洪水,黄埔第4期,训练总监部条令局副局长。


  李逸民,黄埔第4期,总政治部文化部长。


  曹广化,黄埔第4期,军事检察院检察长。


  白天(魏巍),黄埔第4期,炮兵技术学校校长。


  廖运周,黄埔第5期,高级炮兵学校校长。


  周文在,黄埔第5期,福州军区副政委。


  张开荆,黄埔第5期,沈阳军区副参谋长。


  朱家璧,黄埔军校第8期,云南省军区副司令员。

92

主题

3400

回帖

1万

积分

版主

注册时间
2003年11月23日
在线时间
7728 小时
精华
1

2018晒宝大赛斑竹

QQ
 楼主| 发表于 2010年12月15日 13:11 | 显示全部楼层
人民解放军中一些早期黄埔生,凭资历本来是可以授中将以上军衔,但只授予了少将军衔,这里面虽然有种种原因,但主要是因为他们缺乏红军时期的经历,或革命经历不完整,而影响了他们的职务和军衔的晋升。

92

主题

3400

回帖

1万

积分

版主

注册时间
2003年11月23日
在线时间
7728 小时
精华
1

2018晒宝大赛斑竹

QQ
 楼主| 发表于 2010年12月15日 13:12 | 显示全部楼层
在革命斗争中建立了光辉业绩的黄埔军校著名共产党人,还有在1955年授衔前已经牺牲或未授予军衔的军职以上师生53人,他们是:


  周恩来,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兼总参谋长。


  熊雄,黄埔军校政治部副主任、代理主任。


  鲁易,黄埔军校政治部副主任,红3军政治部主任。


  恽代英,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教官,南昌起义军总指挥部政治部代理主任。


  雷经天,黄埔军校政治部宣传科长,三野两广纵队政委。


  徐成章,黄埔特别官佐,琼崖工农革命军东路军总指挥。


  杨林,黄埔学生队长,红1方面军参谋长。


  胡公冕,黄埔卫兵长,红13军军长。


  李之龙,黄埔第1期,海军局代局长兼中山舰舰长。


  李汉藩,黄埔第1期,湖南省委军委书记。


  许继慎,黄埔第1期,红1军军长。


  黄敖,黄埔第1期,红4军参谋长。


  董朗,黄埔第1期,红4军参谋长。


  彭干臣,黄埔第1期,红10军参谋长。


  蔡升熙,黄埔第1期,红25军军长


  冯达飞,黄埔第1期,湘赣军区参谋长。


  孙德清,黄埔第1期,红2军团参谋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一个用户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连趣网 ( 京ICP备13010301号-1 )

GMT+8, 2025年8月8日 07:03 , Processed in 0.060047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