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nnff106 于 2011年3月16日 20:28 编辑
(十)
《杨志卖刀》采用白描画法,在人物、场面、意境的营造上都堪称王弘力先生后期的登峰造极之作。难忘风雪交加之际林冲为得“投名状”与杨志遭遇的一场,枯枝凌乱,苇草苍苍,四下里白雪茫茫,在环境的映衬下,两个失意英雄的悲凉跃然纸上。 也难忘杨志从殿帅府失意而回直至州桥上怒杀牛二的一段。画家将英雄的落魄无奈摹画得淋漓尽致。28图杨志被赶出殿帅府,低首蹙眉,衣襟飞扬,寒风中一副穷酸模样,身后高大的石狮子是那么不近人情,后面衙役的趾高气扬更是与杨志形成鲜明的反差。第29、30图表现杨志在客店里的潦倒情状,脚本文字不多,画家却借助巧妙的形象语言表现出更为丰富的信息。看人物神情,同样是愁眉紧蹙,前图中还有着英雄的不甘,后图则全然是无颜见人的羞愧;看人物服饰,前图还是锦衣光鲜,后图则变成了鹑衣百结;看房中环境,前者还是星级标间的待遇,后者则沦为草垫陋居;不用说,店小二的神情态度也是同中有异,都是笑颜,前图是仍有指望的宽慰,后图则是冷语相向的讥讽。世态炎凉,人事沧桑,尽在这相连的两图中表现无遗。 而后转入杨志卖刀的场景,对于市井州桥的环境,画家在构图布景上借鉴了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出一幅北宋汴京的生活画卷。第32图,与杂沓的人群相对照,杨志的身形显得如此孤单。第34图,州桥上逆人流潮涌而不退的杨志显现出困厄中的坚持。直至牛二出场,一个是蛮横无赖的地痞流氓,让人望而生厌,一个是高挑衰颓的落魄好汉,让人扼腕叹息。自35图至49图,这一组场景相同的图画,竟没有全然相同的构图布局,似乎是一组流动的电影镜头,俯仰变化,摄人心魄。有没有发现,只有在宝刀出鞘的图画中,杨志身上才显出一股不可泯灭的英雄气概,也只有在手起刀落的刹那,杨志的眼中才流露出掩抑不住的英雄光芒!捕捉人物形象隐微的精神,将读者带入故事情境,更带入人物的心灵世界,这是连环画的魅力,也是艺术的魅力。如果不细细地玩味品赏,真是愧对了王弘力先生的良苦用心。 小时候不懂事儿,把请同学代刻的印章印在了喜欢的画面上,弄得好像那是自己的作品似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