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nnff106 于 2011年3月23日 10:08 编辑
第八册中《呆儒王玉辉》是上海画家陈谷长创作的,陈谷长也是上海人美80年代《儒林外史》故事的绘者。陈谷长的线条看上去直来直去,显得很笨,然而细细品读,却能感受到一种气定神闲、高古悠远的韵味。康自强绘画的《假中书衣锦还乡》小时候不太喜欢,现在看看也有种朴拙的谐趣。 总的来看,人美《儒林外史》八册书十五个故事,风格有别,却大体统一,白描画法,疏疏朗朗,稍带夸张,诙谐有致,有一点漫画似的讽刺,也有一点文人画的情味,倒挺符合《儒林外史》原著的内蕴。参与创作的画家,近一半来自故事的主要发生地江苏,可能是人美编辑特意的安排吧。
前面提到的那首《儒林外史》篇尾词是这样的: 记得当时,我爱秦淮,偶离故乡。向梅根冶后,几番啸傲;杏花村里,几度倘徉。风止高梧,虫吟小榭,也共时人较短长。今已矣!把衣冠蝉蜕,濯足沧浪。 无聊且酌霞觞,唤几个新知醉一场。共百年易过,底须愁闷?千秋事大,也费商量。江左烟霞,淮南耆旧,写入残编总断肠!从今后,伴药炉经卷,自礼空王! 之于秦淮,我还处在“当时”;之于《儒林外史》和连环画,那些流连忘返的岁月,则已然是可堪回首的前尘往事。算不上令人断肠,自然也不至于有吴敬梓看破红尘濯足沧浪的旷达潇洒。而今想来,能有几旧友新知,相伴徜徉于尺寸画卷,领略其间的烟霞美景,却也是颇为难得的人间乐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