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

 找回密码
 注册一个用户
楼主: C7070

哪位大神知道《鲁迅在广州》绘者

[复制链接]

563

主题

1万

回帖

8万

积分

连趣总理

乡下一亩二分地主

注册时间
2016年9月11日
在线时间
23090 小时
精华
0

2018晒宝大赛2018我与连环画的故事

发表于 2017年6月9日 21:43 | 显示全部楼层
了解
若教解语应倾国,任是无情也动人。

36

主题

2万

回帖

8万

积分

连趣总理

注册时间
2015年3月27日
在线时间
7036 小时
精华
0
发表于 2017年6月9日 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154

主题

1万

回帖

3万

积分

连趣部长

注册时间
2013年1月5日
在线时间
13218 小时
精华
1
发表于 2017年6月9日 23: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uxiong4102 于 2017年6月9日 23:32 编辑
支持好作品 发表于 2017年6月9日 23:15
这么自信?请你看看汤小铭的《鲁迅在广州》部分画作。

广东建国后的美术创作作者:谭畅
建国后的美术创作

一、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美术创作

              1956年全国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任务以后,1957年开始转入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当年,广东和全国一样,工农群众掀起热火朝天的生产建设热潮,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在这个时期,在工农群众进行生产建设的热潮中,涌现出大批的先进人物,出现了向秀丽、马口英雄群体和欧阳海等英雄人物,为美术家们提供了丰富的创作源泉,这就极大地调动了美术家们建设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中国美术家协会广州分会适时地组织一批美术家下乡、下厂,深人生活,搜集创作素材,积极进行创作,产生一大批优秀作品。同年2月17日,广州美术馆成立。I司年4月,美协广州分会改名中国美术家协会广东分会(以下简称省美协)。1958年3月22日,广东省、广州市召开文艺界“大跃进”动员大会后,为绘制“万件美展”,广东掀起大批美术家下乡下厂的热潮,到“大跃进”、“大炼钢铁”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第一线去体验生活。体现这次深入生活,反映现实斗争的成果,有黄新波、黄笃维、杨讷维、潘鹤等创作一批作品参加在莫斯科举行的《社会主义国家造型艺术展览》;省美协组织一批画家与省、广州市诗人合作一批反映“大跃进”、“大炼钢铁”和人民公社运动的诗画,在广州市街头举办《街头诗画展览》、《大跃进画展》。同年12月,中南美术专科学校迁回广州改名广州美术学院,同时组织师生深入生活,进行创作,其后创作出一批作品在广州、北京举行展出。1959年4月25日,以副省长、广州市长朱光任主任,由黄新波筹建的广州国画院筹备委员会成立(1963年1月改名广东画院,黄新波任院长),组织画家黄新波、许奇高、卢子枢、苏卧农、赵崇正、黎葛民、叶少秉、马慈航、冯湘碧、卢传远等分赴粤北连南、珠江农场、西樵水库,以及黄山、富春江、庐山、衡山等地写生作画,创作了一批美术作品,并举办山水写生画展。同年4月,关山月与傅抱石为北京人民大会堂绘大型国画《江山如此多娇》,关山月创作《万古长青》。10月,省美协在广州举办《广东美术作品展览》、《广东民间工艺展览》庆祝新中国成立10周年。I司年,杨之光的国画《雪夜送饭》在维也纳举行的第七届世界青年联欢节中获优秀奖金质奖章。1960年3月,组织一批雕塑家到英德马口硫铁矿马口英雄发生地搜集素材。创作《马口英雄纪念群像》。同年10月,广州美术学院组织师生下乡创作一批作品在广州文化公园举办展览,展出45天,观众21万人次,受到广泛好评。同年,关山月带领广州美术学院国画系师生参加湛江堵海工程劳动3个月,创作大型国画联屏《向海洋宣战》。1962年5月26日,广东画院组织31名老中青年国画家的148件作品定名《岭南画派画家作品展》在香港展出,获得高度评价。同年5月,汇集余本回广州定居后到祖国各地写生创作的作品赴香港举办《余本油画展》,获得广泛好评。1963年,省美协组织了一批画家携带一批作品到中山、南海、顺德等县乡镇、农村巡回展出,一方面进行展览,一方面深入生活,搜集创作素材,辅导群众进行美术创作,受到当地文化部门、广大群众和美术爱好者的热烈欢迎。同年9月,《现代石湾艺术陶瓷展览》赴香港展出,受到广泛赞扬。1964年1月,省美协组织黄新波、关山月、余本、方人定等到山西晋南雁门关等地写生作画。1965年4月,省美协根据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中央委员会3月22日发表的抗击美国侵略越南的声明,组织黄新波、杨讷维、陈洞庭、汤由础、陈吾等集体创作一组支援越南人民抗击美国侵略的木刻组画《英雄人民的声音》(12幅),5月2日在南方日报全版刊登外,还到北京、越南展出。
              在中国画方面,关山月与傅抱石合作的《江山如此多娇》,关山月的《山村跃进图》、《万古长青》、《春到雁门》、《东风》、《水果之乡》,黎雄才的《瑞金沙洲坝》、《护林》,胡根天的《黄山莲花峰》,方人定的《两个早年》,杨之光的《雪夜送饭》、《浴日图》,王玉珏的《山村医生》、《农场新兵》,陈金章的《黎明》、《塞外轻骑》,梁世雄的《椰林秋晚》,谭荫甜的《甘蔗林》,黄安仁的《西樵枕流亭》,卢子枢的《西樵龙从阁》,邓耀平的《遥望五指山》、《人约黄昏》,李云的《桂林山水》,刘济荣、蒋启宁合作的《落户》,刘济荣的《客家女》,张幼兰的《先睹为快》,余蔚的《鹭鹚》,吉梅魂的《晨曦呼渡图》,张林芳的《静静的山川》,卢振寰的《鹰》,单柏钦的《踏平南海浪》,梁纪的《白鹅》等。
              在油画方面,黄新波的《飞流千尺》,胡一川的《前夜》,杨秋人的《初霁》、《剑麻山》,徐东白的《星湖的早晨》,郭绍纲的《肖像》,冯钢百的《鱼》,徐坚白的《海》、《旧居前的留念》,余本的《牡丹江垦区》,汤小铭的《稻香时节》,王恤珠、夏晔合作的《县委书记》,王恤珠的《待渡》、《金田起义》,袁浩的《青年女归侨》,熊兆瑞的《山谷春晓》,黄文波的《春雨》,阎文喜的《五指山猎人》,尹国良的《时刻准备着》,张彤云的《祖国》,张彤云、尹国良的《高唱革命歌》,恽忻苍的《焦裕禄肖像》、《宣传员》,冯玉琪的《夜静》、《稻香蔗甜》等。
              在版画方面,黄新波的《不倒的红旗》(6幅)、《古城一角》、《灯塔》、《黑海湾》、《人民公社的丰收》、《社会主义建设的保证》、《山区新城》、(4幅)、《朝晖》、《牧马》、《让我想一想》、《横断南海》、《畅航——肇庆峡》、《第三世界人民战斗的塑像》、《继续站起来——广州起义工人赤卫队》、《没有垂下的枪——颂刚果人民》、《自由的洪流——颂日本人民》、《胜利的因素》、《飞翔的力量》、《英雄的土地英雄的人民》、《不死的战士
            不馁的战斗》、《战无不胜》、《不毁的长城》、《在火光中》(4幅)、《青年人》、《出现在另一个世界里》(4幅)、《红旗漫卷西风》(5幅)、《大地微微暖风吹》、《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等,杨讷维的《广州起义组画》、《向海要地》、《省港大罢工》、《待渔归》,刘仑的《红军过栈道》,黄新波、杨讷维、陈洞庭、汤由础、陈吾等集体创作的组画《英雄人民的声音》,王立的《紫坭糖厂试榨的早晨》、《建设水电站》、《珠江风景》,张信让、刘其敏合作的《英雄人民战风沙》组画,张信让的《黎族卫生员》,刘其敏的《海滩上的防风林》,汤集祥的《春雨漾漾》,林驹的《水仙》,赵春椿的《不可摧毁的人》组画、《博贺林带》,张远辉的《客家山村》,崔冠璋的《造船》、《把荒山变良田》,陈望的《准备到组里读报》、《农民诗人》、《诗朗诵》,卢西林的《学好科学知识为生产服务》,张崇俊的《歌舞到田间》、《建造灯塔》,罗超群的《木棉树下》,徐琳的《笛声》,周佐愚的《广州风景》,黄允泮的《在防风林后面》,黄树德的《捕鱼归来》,蔡仰颜、李锦堂、丁绍深、杜应机、李昭泉合作的《晨曲》,薛翊汉的《海上雄鹰》,林仰铮的《试航》、《爸爸在工作》,何华的《夜航》等。
              在雕塑方面,1959年6月,广州市人民美术社成立雕塑组。她以健康、向上的作品美化广州城为目的,开展广州城市雕塑活动,先后在广州海珠广场中心竖立尹积昌的《解放广州纪念像》,在广州银河革命公墓竖立广州-雕塑工厂集体创作的《向秀丽》、《马口英雄纪念群像》,在越秀山竖立尹积昌、陈本昌、孔繁伟的《五羊群像》,在广东省总工会门前(长堤)竖立陈本宗,凌镇威的《创业者》。此外,具有代表性的架上雕塑还有潘鹤的《艰苦岁月》、《省港大罢工》、《土地》,庄稼的《启蒙——彭湃和农民》,梁竹亭的《农妇》,曹崇恩的《向秀丽》,曾新泉的《渔家胸像》、《林举瑞》、《革命母亲徐大妈》,梁明诚的《新嫁娘》,梅文鼎的《鹿群》,黄三才的《第一课》,唐大禧的《欧阳海》,詹行宪的《新社员》等。


                         二、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美术创作

              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工作组进驻省美协,原已到农村参加“四清”的人员从“四清”驻地调回广州,接受审查批判。这种批判持续多年,即在文艺战线批判所谓“反动学术权威”、“三名三高”人物、“文艺黑线”人物,后来又加上批“黑画”等等名目,使不少有才能、有成就的美术家遭到打击和迫害。
              1968年9月15日开始,省美协全体人员与省文艺战线各单位一样被集中到广州二沙头省体育训练基地参加学习班,进行“清理阶级队伍”、“斗私批修”。12月15日,与省文艺战线各单位人员一起被调去英德茶场边劳动,边‘‘清理阶级队伍”。当年,省美协、广东画院和广州美术学院被迫停止美术创作和教学活动。1969年2月,省、广州市革命委员会成立毛主席在广州革命活动纪念圣地(即星火燎原馆)敬建领导小组和办公室。敬建办公室因陈列展览需要,从省内一些县、市选调一批年青美术工作者参加布展的美术工作。同年9月,省文艺战线革命委员会文艺“斗、批、改”调查组成立,从英德茶场借调几名美术人员到顺德县容奇镇进行群众美术辅导工作;同月,将广州美术学院、广州音乐专科学校和广东舞蹈学校合并,成立广东人民艺术学院,恢复美术招生、教学活动。
              1972年2月19日,广东省文艺创作室成立,下设美术摄影组,由蔡迪支、黄笃维负责,并从英德茶场省五·七文艺干校调回几名美术人员从事美术创作展览组织、指导工作;同月,为中国对外友好协会选送参加加拿大蒙特利尔国际文化博览会中国馆中国画展览,组织创作中国画78件。同年4月,为《全国美术作品展览》选送作品160件,入选33件。5月,举办《第二次全省美术、摄影作品展览》。6月至12月,国务院外交部借调由关山月领头的,有全国知名画家李可染、钱松喦、李斛、陶一清、黄胄、李苦禅等参加的为联合国中国厅和驻外使馆画一批中国画作陈列用,关山月画了20多幅,作出了贡献。7月,《广东画报》试刊,翌年,正式出版月刊。               1973年2月17日至19日,省革命委员会文艺办公室在广州举办《广东省国画、版画、连环画展览》,并为全国举办三个画种展览选送作品。同年,为中国赴瑞士、巴基斯坦和意大利举办《中国版画展览》、《中国绘画、工艺品展览》选送一批作品。L司年,关山月3次到阳江、博贺、湛江林带深入生活,创作《绿色长城》等作品。
              1974年4月2日,在“四人帮”控制的国务院文化组指令下,省和广州市宣传文化单位传达北京内部展出的“回潮画展”情况,开展批“黑画”,并派出人员对部分宾馆、车站、口岸陈列的美术作品进行检查。10月1日至15日,为庆祝新中国成立25周年,省文化局在广州举办《第三次广东美术作品展览》。并选送210件(入选59件)作品参加《全国美术作品展览》。12月14日,广东省美术摄影展览办公室成立,程敏任主任,负责全省美术摄影创作、展览的组织工作。同年,关山月到新疆体验生活,为乌鲁木齐机场创作《天山牧歌》,为联合国中国厅创作《报春图》,为全国美展创作《俏不争春》。
              1976年10月20日,省文化局在广州举办以“毛主席永远活在我们心中”为中心内容的《全省美术作品展览》。在这个时期内,为配合在广州举办的每年春秋两届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每年每届组织画家绘制一批宣传画(约30幅)在广州主要交通要道张挂进行宣传。
              在这个时期中,虽然广东省的美术事业遭到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使许多有才华的美术家失去了宝贵的最旺盛的创作时间。但由于广州美术界要为建立“星火燎原”馆,宣传毛主席在广州的革命活动,宣传鲁迅的战斗精神,为全省、全国,以至国外举行美术作品展览而组织美术创作活动;也由于美术家被迫下放山区英德农村,因而,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仍然产生了一批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的优秀作品。计有:
              在中国画方面,关山月的《绿色长城》、《南方油城》、《天山牧歌》、《报春图》、《俏不争春》、《长白飞瀑》、《朱砂冲哨口》、《井岗山风景》、《长城内外尽朝晖》等20多幅,杨之光的《矿山新兵》,林墉的《战地新歌》,林丰俗的《公社假日》、《石谷新田》,张惠容的《心声初放》,伍启中、周波、林墉的《北京送来的礼物》,伍启中的《宣讲会前》、《世上无难事》,尚涛的《演出之后》,鸥洋的《新课堂》等。
              在油画方面,汤小铭的《永不休战》、《女委员》、《满腔热忱》,潘嘉俊的《我是“海燕”》、《宏伟的规划》,陈衍宁的《毛主席视察广东农村》、《渔港新医》,周树桥的《湖南共产主义小组》,杨秋人的《水电站工地早晨》,彭强华等集体创作的《开发荒地》,宣承榜的《南海民兵》,邵增虎的《螺号响了》,张绍城、陈小强的《护路斗争》,汤集祥、余国宏的《耕海》,汤集祥的《红色的阵地》,余本的《新丰江水电站》,李仁杰、项而躬的《壮丽的青春》等。
              在版画方面,黄新波的《光荣的继承》、《邀游天宇》、《星火燎原》、《跃马长城》、《穿云破浪》、《心事浩茫连广宇》、《抛弃了老调子》、《远移沧海》、《怒向刀丛觅小诗》、《寒凝大地发春华》、《起看星斗正栏杆》、《我以我血荐轩辕》、《归忆江天发浩歌》、《地火在地下运行、奔突…》、《俯首甘为孺子牛》等,杨讷维的《长空雁叫霜晨月》,廖宗怡的《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廖宗怡等集体创作的《战备轻骑队》,曾照欣的《巡逻》,区焕章等集体创作的《渔家》,谢耀庭、曾照欣、彭强华、招炽挺合作的《中国人民不可侮》(组画),杜应强的《山村十月》,刘其敏的《远山在晨曦之中》,许川如的《甜遍江南》等。
              在宣传画和雕塑方面,刘秉礼的《掀起学习马列著作和毛主席著作的新高潮》,蔡修齐的《矿工的儿子》,唐大禧的《群山欢笑》等。
              在连环画方面,汤小铭、陈衍宁的《无产阶级的歌》,汤小铭的《鲁迅在广州》,伍启中、郑先梅、单柏钦、周波的《朝气蓬勃的无产阶级先锋战士——李建生》,夏晔、李瑞祥、潘晋拔的《鲁迅在广州》等。

三、“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美术创作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而广东得改革开放风气之先,在这个时期中,同全国一样实现政治稳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稳步推进,人民生活大大改善,使全省美术事业进入建国后最繁荣的时期,其作品之多,质量之高,面貌之新,前所未见。在粉碎“四人帮”时,广东美术界为之欢欣鼓舞,首先奋起揭发批判“四人帮”的罪行,继而恢复美术组织,平反冤假错案,进而掀起持续不断的创作高潮,创作出大批作品,涌现出大批人才。
              1977年1月1日,广州美术摄影工作室在广州举办《欢呼粉碎“四人帮”美术作品展览》,展出作品160多件。3月15日至4月17日,省文化局遵照中共中央办公厅的指示,为北京毛主席纪念堂绘制中国画而组成的广东省毛主席纪念堂国画创作组,派出关山月、黎雄才、蔡迪支、陈洞庭、梁世雄、陈金章、陈章绩、林丰俗赴井岗山、遵义、韶山等革命胜地深入生活,搜集创作素材。他们经过4个月的艰苦努力,于7月19日圆满完成了5个题材的9幅精品送上北京。因此,创作组被中共中央办公厅授予先进集体,关山月等8名画家被授予先进工作者称号。5月1日至20日,省文化局在广州举办《广东省揭批“四人帮”漫画展览》,展出作品300多件,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型的漫画展览。5月23日,国务院文化部在北京为纪念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35周午而举办的《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廖冰兄的漫画《自嘲》和唐大禧的雕塑《欧阳海》等多件作品入选参展。同日,省文化局在广州举办《龙门县农民画展览》。在此前后,省和广州市文化美术部门着力辅导培养龙门农民美术爱好者从事美术创作,并总结推广其组织农民画创作的经验,取得了显著成绩(1988年3月被国务院文化部社文局授予“中国现代民间绘画之乡’’的称号)。8、9月间,黄新波、余本、黄安仁、何克敌、陈金章、麦国雄、王维宝、李国华等到旅大市参观、讲学和作画,关山月、黎雄才、陈洞庭等到青海省和甘肃省等地参观作画。10月1日至11月15日,省文化局在广州举办《广东省美术作品展览》。12月5日至7日,在中共广东省委直接领导下,举行第一届广东省文联二次全体委员(扩大)会议,同时召开省美协理事(扩大)会议,宣布恢复省美协,选举黄新波任主席。并恢复广东画院,关山月任院长。
              1978年2月15日,恢复广州美术学院暨附属中学的建制,胡一川任院长,杨子江任党委书记。5月23日,省美协为纪念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36周年在广州举办《广东省美术作品展览》。
              1979年1月至3月,省美协和广东画院先后在广州举办《林墉、王维宝访问巴基斯坦和访问日本画展》、《徐东白、陈衍宁油画展》。2月,省美协杀玎省文化局在广州举办《广东省工农兵业余美术作品展览》。3月至8月,先后在深圳、广州、北京、南京、上海举办《黄新波版画展览》。
              1980年1月23日,广州花地版画研究会成立,开展版画学术研究创作活动。3月27日至4月2日,召开第二届省美协会员代表大会,选举关山月任主席。7、8月间,广东画院组织关山月、蔡迪支、陈洞庭、王立、汤小铭、林墉、王玉珏、涂夫、张惠蓉、陈衍宁、汤集祥、王维宝、邓耀平、周佐愚、许钦松等老中青年画家到广东四大名山之一的鼎湖山去进行创作和学术研究活动。9月5日至10月23日,省群众文化艺术馆和省工艺公司在广州举办《广东省民间美术展览》,展出作品1800多件,参展作品之多,题材之广,为广东民间美术展览之最。12月,在北京、太原、广州先后举办《北京、山西、广东版画联展》,并就继承和发扬中国新兴版画的革命传统、提高和发展版画艺术进行研究讨论。
              1981年1月和10月,中国美协和四川、广东省美协先后在广州、成都举办《关山月画展》,展出作者从30年代至80年代的代表作品177件。2月,在广州举办《广东画院春季画展》。3月,省美协在广州举办《梁锡鸿水彩画展》。9月,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60周年,省美协和省文化局在广州举办《广东省美术作品展览》,展出作品336件。
              1982年1月17日至18日,省美协召开奖励、购藏优秀作品颁奖大会,向受到表彰的画家颁发奖金和奖状。2、3月间,中共广东省委和省政府邀请全国著名画家叶浅予、刘海粟、陆俨少、谢稚柳、谢海燕、许麟庐、黄胄、黄永玉、刘旦宅、周怀民、朱屺瞻、应野平等来广东参观、访问、作画和讲学。2月6日至19日,汕头市文联和文化局在汕头市举办“元宵画会”并邀请全国著名画家和旅居香港、泰国及本省画家刘海粟、谢海燕、张望、陈大羽、黄独峰、罗铭、苏石凤、吴齐、赵世光、林耀、庄礼文、刘昌潮、王兰若、陈望、郑餐霞、陈吾、唐大禧、罗宗海、杜应强、许钦松、方楚雄等作画,创作出一批优秀作品。4月28日至5月8日,林墉、苏华第三次访问巴基斯坦,同时出席《林墉、苏华访问巴基斯坦画展》开幕式。林、苏访巴所绘作品很受欢迎,已由巴方出版精美画册。巴基斯坦总统齐亚·哈克会见各国贵宾时,常在画册上签名馈赠客人。5月至10月,著名老画家胡-)ii到杭州、绍兴、宁波、苏州、南京、黄山和广东四望嶂矿区参观、体验生活和作画,创作出30多幅油画。6月,省美协与省侨务办公室在广州举办《广东侨乡风貌画展》,展出作品210件,随后挑选出100件作品送北京民族文化宫展出。8月,《黄笃维、林墉、林丰俗、尚涛书画展》在沈阳展出,画家们应邀随展到东北长白山、镜泊湖等地参观、写生作画。9月,关山月、廖冰兄、黄笃维等到顺德县容奇镇指导当地青年业余美术作者创作的一批美术作品,继后在广州、北京举办《顺德县容奇镇美术作品展览》;一个镇级业余美术作品进入北京中国美术馆这个国家级美术殿堂展出尚属首次,获得社会广泛的赞扬。10月,《关山月画展》在日本东京、大阪展出,参加中日邦交正常化10周年纪念活动。这次画展展出关山月40年代到80年代作品66件。在展览期间,还放映了关山月创作的《漓江万里图》、《山村跃进图》、《江峡图卷》3个手卷和《绿色长城》等作品的录像片;画展中《报春图》、《墨梅》、《八十年代第一春》、《红梅与雪山》、《俏不争春》等,广大日本观众称赞是“难得的精品”,参观画展是一次“难得的艺术享受”,关山月“不愧为当代中国画坛的巨匠”。同月,省美协在广州举办著名画家《古元画展》,展出画家从1939年至1982年间的155件作品,获得故乡人民和文艺界的高度赞扬。12月18日,广东画院新楼落成,并举办《广东画院作品展览》。12月,省美协举办《廖冰兄漫画创作50年展》,次年6月至12月移往北京、南宁、梧州、桂林、重庆展出,获得文艺界和广大群众赞扬。同年,为广东画家举办了众多的个人画展。并为广东开展反腐倡廉教育举办《广东反腐蚀漫画展》等,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1982年是广东城市雕塑创作开始大步迈进新的蓬勃发展时期,继全国城市雕塑规划组和全国城市雕塑艺术委员会在北京成立之后,广东省和广州市等设立城市雕塑建设委员会,大力开展城市雕塑艺术创作活动,并创作出一批优秀作品。
              1983年2月7日,省美协与省文化局在广州举办《广东省业余美术作品展览》。3月13日,巴基斯坦总统特派巴驻华大使巴蒂先生代表总统在北京举行隆重授勋仪式,授予画家林墉、苏华夫妇“卓越勋章”。这是广东美术家在国际上获最高的荣誉。这是由于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林墉、苏华夫妇曾应邀3次访问巴基斯坦写生、作画,并举行“访巴画展”、出版画册所取得的荣誉。5月15日至6月6日,广东画院在广州举办《广州画院首届作品展览》。同月,省美协在广州举办《广东女画家作品展览》。9月24日,在首届广东省鲁迅文艺奖颁奖大会上,关山月的国画《鼎湖山组画》获一等奖,廖冰兄的漫画《自嘲》,刘仁毅的油画《月是故乡明》,潘鹤的雕塑《鲁迅像》,林墉的国画《访问巴基斯坦组画》,邵增虎的油画《农机专家之死》,詹忠效的连环画《吉鸿昌就义前后》获二等奖。11月9日至12月2日,省美协与省文化厅等单位在广州举办《广东省农村、农场新貌画展》。12月,省美协与有关单位在广州举办《广东省年画展览》、《广东油画会第四次展览》。
              1984年1月4日,广东省连环画研究会成立,开展连环画学术研究和创作活动。并于6月举办《首次广东连环画研究会作品展览》,展出240多部1000多幅作品,其中有不少佳作。5月23日至31日,省美协在广州举办《杨之光、鸥洋画展》。6月26日至7月10日,省美协在广州举办《陈望、陈柏坚、阿涛、黄树德、罗映球版画联展》。9月15日至30日,省美协、广东画院在广州举办《王立画展》,展出画家从1942年至1984年版画、国画180件。为庆祝新中国成立35周年,8、9月间,黎雄才为国务院紫光阁、广东省政府迎宾厅创作了两巨幅山水画,并为北京人民大会堂绘制了一幅新作《万壑松风》。9月28日至10月21日,省美协和省文化厅在广州举办《广东省美术作品展览》。10月1
            El至20日,省美协、省书协和省总工会等单位在广州举办《广东省职工美术、书法作品展览》。12月,廖冰兄赴澳门举办《廖冰兄漫画创作回顾展》。同年关山月赴美国贝聿大学、哈佛大学等多所大学讲学,并到洛杉矶、纽约等城市参观访问。同年,许钦松的版画《踩波曲》在日本横滨市举行第六回中日交流美术展中获优秀奖。
              1985年2月6日至20日,省美协在深圳举办《广东油画会第五回展》。4月26日至5月26日,关山月、黎雄才赴澳大利亚新州举办《20世纪中国画展览》。7月15日至18日,召开第三届省美协会员代表大会,选举关山月任主席,汤小铭任常务副主席。同年,岭南画派研究室成立,开展研究岭南画派的历史变革、现状和发展,并配合广州美术学院开展教学科研活动。同年,王建国的版画《南岛果乡》和李仁康的国画《家鸭群游》获第十届中日美术交流展横滨市长奖。王维加的壁画《体育之光》获《中国体育美术展览》一等奖。
              1986年2月23日至3月1日,省美协、省书协与煤矿部门在广州举办《中国煤矿美术、书法作品展览》。为了培养扶植新秀,鼓励美术探索,活跃学术研究,出作品,出人才,从3月18日起至1987年1月25日止,省美协、广东画院在广东画院展厅连续主办《星河展》系列画展,先后展出《涂志伟近作展》、《胡赤骏油画展》、《林宏基油画.静物画展》、《张绍城国画展》、《李晓鸣、李默油画展》、《陈舫枝油画风景画展》、汤集祥的《现代女界系列》等以及后来举办的中青年画家何坚宁、林丰俗、李正天、潘雷和潘奋、杨劲松、李金明、滕文金、刘仁毅、鸥洋、叶献民、罗畋、莫各伯、谢天赐、佛山小草画室、王健鹏、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吉苍、王训盛、关则驹、曹国昌、邓箭今、谭松新、方健群、吴健水、吴兆铭、黄延桐、区础坚、真真、谭功化、江门漆画、李涛、郭炜、全心、陈林、夏霞姐妹、黄倩南、方声涛、叶其嘉、谢楚余、方向、张清宏、杨之琬等作品共44次展览。6月18日至25日,省美协在广州举办《佛山画院首届作品展览》。7月3日至12日,省美协与黑龙江省美协在广州举办《岭南水·塞北雪·海风情画展》。同月,由廖冰兄率领广东画家赴泰国曼谷举办《广东省美术作品展览》,对促进中泰艺术交流产生重要影响。8月和11月,省美协在香港举办首次《广东省版画作品展》和首次《广东当代油画展》,展出的作品体现出广东版画、油画品种、技法有新的拓展和新的突破,获得广泛赞扬。8月、9月间,省美协等单位在广州举办《广州水彩画研究会第七回展》和《第二次广东水粉画展》、《谭畅陶艺作品展览》。9月,关山月赴新加坡举办《关山月教授画展》。10月,在第三届全国连环画展中,卢延光的《龙女牧羊》、梁祥和陈树斌等的《乐叔和虾仔》获二等奖,汤集祥的《猎狮大王》、何岸的《太空帝国》、司徒绵的《击剑台上的怪客》获优秀封面奖。10月18日,在第二届广东省鲁迅文艺奖颁奖大会上,陈树斌的漫画创作取得突出成就被授予特别奖,潘鹤的雕塑《开荒牛》获一等奖,郑爽等的版画组画《华夏之歌》和郑爽的版画《黑牡丹·白牡丹》获二等奖。同年,省、广州市美协在广州先后举办陈永锵、梁世雄、陈大鹏、叶绿野、夏立业个人画展。全年展览活动连接不断,广东画院门庭若市。
              1987年2月,省美协和省政协文体组在广州举办《赵少昂、黎雄才、关山月、杨善琛合作画展》,展出作品130幅,都是4位著名画家近几年来合作完成的,既体现了岭南画派的特点,又展现了画家个人的风格,实属一批艺术珍品。在广州展出后,先后在香港、新加坡、美国三藩市展出,盛况空前。为此,省文联于10月向4位画家颁发广东鲁迅文艺奖特别奖。这批作品后来为广州美术学院岭南画派纪念馆收藏。4月23日,在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廖仲恺先生诞辰110周年的日子里,曹崇恩、廖惠兰合作的廖仲恺铜像竖立在广州仲恺农业技术学院广场上。6月4日,黎雄才赴日本出席《第23届亚细亚现代美术作品展览》。7月6日至15日,省美协在广州举办《蔡迪支抗战时期绘画木刻展》,并出版画集。8月5日,省文联和省美协举行表彰大会,表彰汤小铭、郑爽、林丰俗组成的中国美术家代表团参加阿尔及尔——世界文化荟萃获集体金奖。11月30日至12月9日,省美协在广州举行《赖少其书画展》。12月初,省美协在台北举办《岭南画派源流大展》。同年,潘鹤、尹积昌、唐大禧的5件雕塑作品获“建国38年来城市雕塑评奖”优秀奖。
              在这个时期中,继广东画院恢复活动以后,在全省先后建立广州画院、深圳画院、汕头画院、佛山画院、深圳美协、湛江美协、汕头美协、佛山美协、广东油画会、广州水彩画会、广州青年美术协会、广东年画会、广东连环画研究会、广州中国画研究会、广州漫画协会、广州花地版画会、潮汕版画会、高州农民版画会、澄海农民版画会、龙门县农民画学会、兴宁县罗清桢版画研究会等美术创作研究组织,广泛深入开展美术创作和学术研究活动,涌现出一批中青年画家,创作出一批在全省、全中国乃至国际上有影响的、具有浓郁时代气息和地方特色的优秀作品。
              在这一时期中,老一辈的著名画家黄新波、关山月、黎雄才、赖少其、胡一川、廖冰兄、杨秋人、黄笃维、蔡迪支、胡根天、杨讷维、方人定、卢振寰、卢延光、王肇民、王兰若、刘昌潮、王立、刘仑、余本、徐东白、刘传、谭雪生,高永坚、郭绍纲、陈子毅、谢文勇、陈吾、王国经、潘鹤、尹积昌、杨之光、鸥洋、陈洞庭、黄安仁、陈金章、庄稼、曾力、刘炳、陈永康、黄志坚、邓耀平等继续作出新的贡献外,还涌现出一批中青年画家汤小铭、林墉、张治安、梁明诚、罗宗海、王玉珏、苏华、潘嘉俊、林抗生、郑爽、邵增虎、王恤珠、曹崇恩、伍启中、梁世雄、陈章绩、林丰俗、杨家聪、陈金锵、林钿、詹忠效、单柏钦、刘秉礼、梁照堂、吴海鹰、陈衍宁、周树桥、王维宝、方楚雄、尚涛、许钦松、王大德、廖惠兰、周波、陈舫枝、杜应强、冯兆平、张石培、何岸、林宏基、王维加、王建国、林景光、梁纪、刘仁毅、何均衡、蚁美楷等。
              在这一时期中,出版一大批画家的画集、画册,计有:《黄新波版画集》、《关山月画集》、《黎雄才画集》、《胡一川画集》、《廖冰兄漫画作品选》、《黄笃维画集》、《陈吾画集》,等等;为一些著名老画家举行从艺几十周年纪念和学术研究活动,学术思想研究活动为前所未有,研究气氛空前浓厚。
              在这一时期中,广东老中青年画家创作出一批优秀作品,计有:
              在中国画方面,毛主席纪念堂广东创作组的5个题材中“韶山”、“农讲所”、“遵义”、“枣园”等9幅作品。关山月的《松梅颂》、《长河颂》、《井岗山》、《八十年代第一春》、《俏不争春》、《墨梅》、《红梅与雪山》、《红梅》、《漓江万里图》、《山村跃进图》、《江峡图卷》、《山高水长》、《龙羊峡》、《风怒松声卷翠峰》、《江南塞北天边雁》、《鼎湖山组画》、《碧浪涌南天》、《在山泉水清》、《雪梅图》等,关山月、赵少昂、林文杰的《梅兰竹芝》,黎雄才的《万壑松风》、《韶山朝晖》、《八百里长峡》,赖少其的《孤山与归岛》,刘仑的《北上军号》、《红军渡急流》,陈永康的大型中国画《凤凰花开红似火》,黄笃维的《山群》,林丰俗、梁世雄、陈洞庭的《遵义曙光》,林丰俗的《沃土》、《暮霭群蜂》、《木棉》,王国经、赖征云的《创业艰难百战多》、《赣南游击词》组画,杨之光、鸥洋的《不灭的明灯》、《激扬文字》、《天涯》,杨之光的《红日照征途》、《藏族赛马冠军扎考》、《儿子》,鸥洋的《雏鹰展翅》,黄安仁的《南海涛声》、《天涯海角尽欢腾》,刘昌潮的《新翠》,陈金章的《枣园春晓》、《娄山关》、《南方的森林》,林墉、汤小铭、刘仑的《泸定飞渡》,林墉的《八路秧歌进村来》、《调查归来》、《大生产》、《宋庆龄》、《巴基斯坦写生组画》,陈洞庭的《鹰击长空》,陈衍宁的《新基》,陈振国的《詹天佑》李晨的《矿长们》,苏华的《深圳新拓区》,陈永锵的《土地》、《雄风》,周勇的《建设者》,张治安的《驻春图》,张绍城的《巨大的蕴藏》、《草棚》,黄志坚的《龙虬》、李仁康的《家鸭群游》,王建国的《南岛果香》,林德才的《喜讯到农村》,沈文江的《萌发》,梁培龙的《野趣》,陈欣欣的《田园风光》,李凯煌的《秋歌》,陈林的《热风》、《晨雾》,陈军的《亚热带》,李东伟的《静谷》,何枫的《风声》,安林的《老塘》,苏百钧的《鸭》,林若熹的《春夏秋冬》,张彦的《阳关三叠》,张弘的《不灭的火焰》、《日月盈昃》,马文西、张弘的《新港》,陈以雄的《虎门魂》,李劲堑的《大漠之暮》。万小宁的《木瓜花》,安林的《藏女》,陈新华的《雨林奇》,黄国武、史方方的《龙金宝地》,王维宝的《人民胜利了》、《秋》,王玉珏的《烈焰燎原》、《卖花姑娘》、《冉冉》、《果果》,张惠蓉的《英魂长在》,周彦生的《岭南三月》,招炽挺、邬邦生的《比学赶帮好》、《紫荆花》,尚涛的《战地黄花》、《亲播火种》、《南海》、《仲夏》,汤集祥的《旧畔国的一件真实事》、《石破天惊》、《探婆婆》,方楚雄的《故乡水》、《晨曦》,阳云的《雨趣图》,关怡的《岭南春信》,伍启中的《康有为》、《新区故地》,梁如洁的《涛声》《桑田》,何海鹰的《春风满水城》,何智扬的《粤海雄风》,孙小波的《市集归来》、《新阿姨》,冼汉强的《小集春回》,杨毅刚的《慰问团到瑶寨》,郝鹤君的《大渡桥横铁索寒》、《春雨催人忙》、《河沿风云》,张幼兰的《走向天涯》,胡辉的《园丁颂》,梁占峰的《晨》,莫各伯的《千古高风》,高植谦的《相扑·五月节·龙行拳·鹤拳》等。
              在油画方面,邵增虎的《哀思如潮》、《农机专家之死》、《任弼时》,胡一川的《铁窗下》、《南海油田》,余本的《秦岭》,汤小铭的《抗日战歌响彻太行》、《中山先生》《让智慧发光》,郭绍纲、蚁美楷的《无微不至——朱总司令在转战途中》,徐兆前、邵增虎的《毛主席夸咱能文又能武》,彭强华的《人民力量的检阅》,何岸的《向总理江报》、《西沙之晨》,潘嘉俊、赖征云的《邓小平同志在百色起义前夕》,潘嘉俊、曾正民的《挽回失去的青春》,项而躬、李仁杰的《犹在当年征途中》,招炽挺、赵淑钦、王孝柏的《向井岗山进军》,雷坦的《飞夺泸定桥》,林宏基的《烽火少年》、《步步高》,冉茂芹的《战士的歌》,丁远阁的《故乡恋》,王恤珠的《巍巍井岗山》,王恤珠、夏哗的《第一次携手》,陈衍宁的《起义者》、《晨光》、《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送学员》、《新浪》,项而躬、梁照堂、陈衍宁、李默、邵增虎、招炽挺的《伟大的教导》,陈衍宁、刘秉礼、梁照堂、梁器奇的《唤起工农千百万》,刘秉礼、袁浩的《毛主席视察造纸厂》周树桥的《毛主席和社员在一起》、《春风杨柳》、《寸草心》,尹国良、张彤云的《千秋功罪》,余国宏、汤集祥的《弹破夜空》,伍启中的《东方欲晓》,招炽挺、邵增虎、巧而躬的《温暖》,陈令璀、罗国强的《故乡》、《省港大罢工》,陈令璀的《特区建设者》刘仁毅的《月是故乡明》、《共产主义真》,李瑞祥的《漩涡》,李德炽的《强者》,吴斯嘉的《来信》,杨尧的《牛·农民·土地》、《赤土》,张培标的《暮绿西樵》,徐兆前的《信念》,赖征云的《通向哨所的小路》,吴海鹰的《红花岗的怀念》、《中国!中国》,何建成的《万人之下》、《人与土地》,阳云、李默的《晴朗的日子》,关则驹的《华侨农场可可园》,陈舫枝的《丰碑交响乐——虎门》,陈宏新的《春夜》,吴兆铭的《姐妹》,何克敌的《特区正年》,何坚宁的《海南风情》,冼燕萍的《入夏》,涂志伟的《七步诗》,黄堃源的《血沃芳草》,谢燕娟、雷振华的《唐十二公》,潘雷、王维加的《海之路》,等等。
              在版画方面,黄新波的《春华长艳》、《云天山海》、《月夜棒捶岛》、《巡天赏地》、《创世纪》、《晨钟——一个纪念碑的设想》、《走出温室的玫瑰》等,杨讷维的《长空雁叫霜晨月》、《战士指看南粤更加郁郁葱葱》,王立的《古林泉声》、《大熊猫图》等,郑爽的《绣球花》、《黑牡丹·白牡丹》,张永尧的《银湖舞翠》,李全民、郑爽、张波、盛檬的《华夏之歌》(组画),陈卫东、张波、郑爽、盛檬的《丝绸之路》(组画),杜应强的《蓝天丽日》,肖映川的《潮汕农家》、《美不美家乡水》、《南方新岸》,邹达清的《送别》,蔡迪支、许钦松的《晓风残月》,廖惠兰的《甜蜜的季节》,潘行健的《母亲情》,戴国顺的《黎明》,许钦松的《踩波曲》、《潮的失落》、《个个都是铁肩膀》、《巧女催春》,滕文金的《羚羊》,邓以坤、吕泽兰的《高水胡椒园》,曹国昌的《少女像》,罗远潜的《民族魂》,骆文冠的《窗口日记——建设中的深圳特区》,杨永秋的《行情》,邓子敬的《幽谷钦鹿》,方立的《天晴晚市旺》,梁江同的《南海之滨》(组画),稚华的《幼儿园》,王建国的《康庄大道》,阿涛的《南海渔歌》,洪夫的《通向远方》,潘行健的《水乡世家》,谢天赐的《炊烟袅袅》等。
              在宣传画方面,许钦松、伍启中、何克敌的《愤怒声讨“四人帮”反党集团篡党夺权的滔天罪行》,劳汝根的《打倒“四人帮”
            车车正点开》、《强健体质振奋中华雄风》、《新人树新风,植树荫后人》、《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蔡克振、黎林、周树桥的《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梁照堂的《人民的心愿革命的武器》,廖宗怡、区焕章的《人民军队永远听从党指挥》,廖宗怡的《我为人民扛起枪》,韦济众的《祖国
            我的母亲》,刘秉礼的《誓把山河重安排》、《知识是农民致富的宝库》,李醒滔、梁照堂的《我爱北京天安门》、《欢迎您——来自五大洲的朋友》、《腾飞吧,特区》,罗日明的《光荣归于祖国            功勋属于人民》,梁铭光《责任承包勤劳致富》,陈绍宪的《渔业发展靠科学》、张彤云、尹国良的《泉》,以及电影宣传画萧书来的《樱》、《苦恼人的笑》,梁铭的《阿凡提》,梁照堂、李醒滔的《巴黎圣母院》,杨红的《泪痕》,刘仁毅的《元帅之死》,黄菊芬的《望乡》等等。
           在雕塑方面,唐大禧的《欧阳海》、《海的女儿》、《新的空间》、《启明》、《创造太阳》、《匠心雕龙》,唐大禧、林毓豪的《南京雨花台纪念碑》,林毓豪、林国耀的《哨》、林毓豪的《奶》、《武工队员》,段积余的《白求恩》,曹国昌、蔡修齐的《驼铃》,曹国昌的《少女像》、《儿子》,潘鹤、程之贤的《白求恩像》,潘鹤的《鲁迅像》、《开荒牛》、《大刀进行曲》、《白求恩像》,尹积昌的《周总理》、《五羊》、《孙中山》,曹崇恩的《彭湃》、《工程师》、《肝胆照天涯》(廖承志),梁明诚的《珠江女》、《少女》,段起来的《希望》,关伟显的《五禽戏》,俞畅的《挑战》,胡博的《樊于期》、《合力》,李振中《猎归》、《思》,林扬的《先驱魂》、《民族魂》,杜应强的《蓝天丽日》,庄稼的《唐太宗》,李汉仪的《烽火年代》,林彬的《二妹子》,郑觐的《延河摇篮》,林国耀的《孙中山的青年时代》,钟志原的《姑嫂》,黎明的《天地问》,潘绍棠的《先驱者》等。

       在城市雕塑方面有潘鹤、梁明诚的《广州解放纪念像》,潘鹤、段积余、段起来的《珠海渔女》,潘鹤等的《和平女神》,潘鹤、段积余、刘保东、关伟显、段起来、曹崇恩的《温泉试水》,潘鹤、梁明诚、胡博的广州中国大酒店壁画,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集体创作的《珠海烈士陵园浮雕》,李汉仪、郑觐的《洪宣娇》,曹崇恩的《孙中山》等。

        在漫画方面,廖冰兄的《自嘲》、《噩梦录》、《肥鸭闲吟图》、《醒犹未醒》、《包公斥奸》等数十幅,陈树斌的《加点油吧…》、《青年特号》、《老九不能走》、《回想》,洪石雄、余少彦的《比赛结果1:10》,徐德志的《让你破费啦》,夏迁的《特区画记》,黄伟强的《西游别录》,曾钺的《文华遗老》,雷祖舜的《父子情深》,江沛扬、徐德志的《深圳特区特写》,江沛扬的《怎么不动》等。
              在水彩画、水粉画、素描画方面,王肇民的《洋桃》,刘秉礼的《华主席到水乡来》,黄中羊的《儿时的歌》,周锡咣的《鹭》,叶献民的《人康物茂》,田洋的《寒冬》,郭绍纲的《总理与画家》,曾向明的《乡情》,恽圻苍的《夜深》,杨艺的《水乡新村》,区焕礼的《胶林晨曲》,区日东的《新乘客》,叶桂渭的《木歌》,司徒绵的《街市》,陈秀莪的《彭湃》、《归》,李醒滔的《江边》,李醒滔、梁照堂的《天涯初醒》,陈吾的《峪谷涛声》,周铭开的《葵乡之晨》,周树桥的《溯源》,胡国良的《黄菊花》,胡钜湛的《第一代可可》、《鱼水情》,钟安之的《椰子芳香》,黄超的《山寨小店》,曾向明的《蚕茧丰收》等。
              在年画方面,陈以雄的《海的女儿》、《龙腾神州》,黄树德的《海上阅兵》,王爱珠的《双喜临门》,区本泉的《龙舟凤艇庆丰年》,叶志强的《喜临门》,江汉城的《祖国亲》,李惠的《同乐丰年》,杨立群的《龙腾神州》,梁铭添的《春山叠翠》,黄泽森的《红荔飘香》,彭达锟的《卖花姑娘》,彭明的《红娘》,熊东海的《华南植物园》等。
              在连环画、封面画方面,汤小铭的《鲁迅在广州》、《白马将军》,陈衍宁的《一件小事》,刘惠汉、司徒绵的《海上侦察兵》,刘发良、叶其青的《方腊起义》,陈衍宁、汤小铭的《无产阶级的歌》,陈衍宁、汤集祥等的《笑画》,区锦生的《自梳女》,卢延光的《周穆王时代的“第四代机器人”》、《龙女牧羊》,詹忠效的《吉鸿昌就义前后》、《灿烂的星晨》、《海啸》(插图),汤集祥的《猎狮大王》,梁祥、陈树斌等的《乐叔和虾仔》,何岸的《太空帝国》、《无所适从》、《相思豆》,刘惠汉的《飞上蓝天》,陈文光的《轻狂的苦果》,陈振国的《飘逝的彩球》,苏家芬的《何紫作品选》(插图),梁培龙的《小刺猬盖新房》,司徒绵的《击剑台上的怪客》等。
              在漆画方面,陈志强的《元宵节》,单德辉的《小径》、《渔村》,蔡克振的《梅梅和樱子》、《芦花鸡》,杜与超的《汛》,苏星的《瑶山金曲》,曾就成的《夜游》,张文的《绣球花》,马文奇的《瓜叶菊》,雷振华的《鸟》(组画),赵瑞椿的《宾馆组画之一》,杨国伟的《牛》等。
              在壁画方面,李仁杰、李金明、张石培、曾胜发的《山河颂》,王维加的《体育之光》,雷振华的《跳水》等。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账号问题联系微信:lianquwangwx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一个用户

×

154

主题

1万

回帖

3万

积分

连趣部长

注册时间
2013年1月5日
在线时间
13218 小时
精华
1
发表于 2017年6月9日 23:40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好作品 发表于 2017年6月9日 23:15
这么自信?请你看看汤小铭的《鲁迅在广州》部分画作。


你没看到《鲁迅在广州》2个版本,3种吗
汤小铭是画过《鲁迅在广州》,那是水粉画版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账号问题联系微信:lianquwangwx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一个用户

×

点评

辛苦  发表于 2017年6月9日 23:44

评分

参与人数 2经验 +34 收起 理由
C7070 + 15 赞一个!
支持好作品 + 19 就这些分了。

查看全部评分

154

主题

1万

回帖

3万

积分

连趣部长

注册时间
2013年1月5日
在线时间
13218 小时
精华
1
发表于 2017年6月9日 23:58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好作品 发表于 2017年6月9日 23:44
你认真的回复,我表示敬佩。原来是“中国收藏热线”上错把潘晋拔等人的作品注为汤小铭了。因为我没有24开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账号问题联系微信:lianquwangwx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一个用户

×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15 收起 理由
C7070 + 15

查看全部评分

122

主题

3361

回帖

5905

积分

连趣副科长

东南海大元帅

注册时间
2015年12月31日
在线时间
2916 小时
精华
0
 楼主| 发表于 2017年6月9日 23:5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找到答案了,因为喜欢刘启瑞,看了一下资料他参与画了鲁迅三部曲,知道鲁迅传有他但是鲁迅在广州不确定是不是也有他,如果说鲁迅在广州是潘晋拔、夏晔、李瑞祥画的,那么鲁迅传是潘晋拔、夏晔、李瑞祥、刘启瑞/画,那么可以肯定鲁迅在广州也有刘启瑞参与。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账号问题联系微信:lianquwangwx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一个用户

×
但行好事 莫问前程

30

主题

582

回帖

1096

积分

连趣队长

连盟大元帅

注册时间
2017年3月30日
在线时间
1020 小时
精华
0
发表于 2017年6月10日 00:04 | 显示全部楼层
赞一个
一寸光阴一寸金

249

主题

2228

回帖

1万

积分

贵宾

注册时间
2015年10月26日
在线时间
6024 小时
精华
0
发表于 2017年6月10日 07:46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资料。

17

主题

7606

回帖

5万

积分

连趣副总理

注册时间
2005年8月18日
在线时间
9790 小时
精华
0

2018晒宝大赛

发表于 2017年6月10日 18:18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好帖子

0

主题

2770

回帖

1万

积分

连趣部长

注册时间
2017年3月28日
在线时间
2082 小时
精华
0
QQ
发表于 2017年6月10日 19:35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一个用户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连趣网 ( 京ICP备13010301号-1 )

GMT+8, 2025年7月25日 22:57 , Processed in 0.080467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