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趣网贴-【上海少年儿童图书馆藏书】
谢谢大家的鼓励!多谢楼上有朋友帮忙指出广州纵原市场,而非中原市场。我的购书基本上在2001-2009年间,检查自身,越靠近2001年时,购买之书虽然按今之眼光品质一般,但越体会的是纯粹的购书之乐,而越靠近2009年,却越多了些功利之心。
前段时间,连趣论坛有朋友贴过一个上海少年儿童图书馆的视频,可看到少儿馆藏有不少连环画,从建国后到现在,各个时间的作品排满书架,可谓是琳琅满目!而我也曾淘得一些上海少年儿童图书馆的藏书,并敝帚自珍至今,所以就先讲讲它吧。
我在上海曾住在徐汇区华东理工大学旁的梅陇新村,地处徐汇区和闵行区结合区,离梅陇不远有一个叫朱行的地方,算是城郊或城乡结合处。朱行小镇,方圆几公里区域内,聚有不少苏北,主要是滨海县到上海来讨生活的收书人。说是收书,其实也不限于书,杂项均带,当然对我来说,只对他们所收之书感兴趣罢了。
这些老乡,也算半个职业收书人,平常或分区域游淘于各个废品站中,论斤或论价收来觉得可卖之书,或者有一边摇铃一边走街穿巷的收荒人收到书后转售给他们,总之虾有虾路,蟹有蟹道,举凡买卖之人,谁还没有几个上线或者下家呢?收书人的书,或在集市摆摊,或有下家直接上门拿货,或者送到文庙等地方转手,而我今天所讲的书,就是在收书人家里所获。
记得是在06年的那个夏天,时间记不确切,应该是我傍晚从学校回家,已经用完晚饭之后。朱行的一个收书人电话我,说收到一些连环画,问我有没有兴趣?离家不远,电瓶车几分钟的事情,再说看下书又不收钱,所以尽管从这家平常没有买到过啥可圈可点的书,我还是毫不犹豫地前去一睹为快。这些收书人所居之地,多为类似城中村的地方,设施老旧,房屋条件一般,但租金便宜,故能常驻。借着屋里昏黄幽暗的灯光,主人拖出一只不大的蛇皮袋,麻利的抖出一袋子书。虽不闻金玉之声,但对我这个收集小人书的书狗来说,也算是带肉之骨,只要价钱合适,绝对食之有味!
这批书总数在二百来本,一看便知是一处收来,七十年代小文革和八十年代的书各占半数,几无复本,品相尚可,既有老顾的“向阳阳”,还有几本小缺,广东风物“双女石头”、广东外国名著“鹿童泪”、江苏古典人物“玄奘”。因为是馆藏书,绝大多数未曾借阅,书型板挺,但一半的书有受潮过的痕迹,殊为可惜。我估计是收书人拿到书之前,这些书经历了馆藏流向废品站,而废品站未能保管好导致受潮之故。不过一分钱一分货,所以包起来通打回家也算幸事!
这些书不少封底有上海少儿图书馆章,封底右上角有少儿馆的编号;编号已经编到**-9000号以上(见“小英雄雨来”封底),足见少儿馆馆藏连环画之丰富。而盖有上海少儿图书馆章的书,其书口统一又盖有‘上海市南汇县航头图书馆’印,原来很可能是上海少儿图书馆划拨了不少连环画到航头镇去咯!航头图书馆对其书口盖章,并在书脊靠下书口贴签重新编号,这些编号也有编到近2000号的,说明航头图书馆当年也是连环画不少咯!另外,还有些书,封面有航头公社图书馆的章,而封底没有上海少儿馆的章,比如那本“向阳院的故事”,这些书,应该是航头自购馆藏。所以严格来说,并非我收到了上海少儿馆馆藏书,而是收到了航头图书馆馆藏书,您说对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