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

 找回密码
 注册一个用户
楼主: 少卿

聊聊淡彩和《许茂》

[复制链接]

122

主题

5803

回帖

1万

积分

连趣部长

井底蛙书斋

注册时间
2011年11月17日
在线时间
7846 小时
精华
0

宝贝展示2连趣书影大赛2014

发表于 2019年5月29日 18:50 | 显示全部楼层
写得有新意有深度,视角独特[em167]

点评

您客气。  发表于 2019年5月30日 09:18
入门穿竹径, 留客听山泉

0

主题

572

回帖

1442

积分

连趣临时工

注册时间
2017年12月14日
在线时间
2520 小时
精华
0
发表于 2019年5月29日 19:34 | 显示全部楼层
版主的意见,就是我的意见,所以,我没有抢购[em127]

393

主题

8108

回帖

5万

积分

连趣副总理

注册时间
2019年2月22日
在线时间
11016 小时
精华
0
发表于 2019年5月29日 20:0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美术技法技巧俺一窃不通,原著本身有深意,也看过电影,所以原著买了,小书大精上下集也买了,这次淡彩也买了,俺觉得黑白的好。

139

主题

3774

回帖

6420

积分

禁止访问

注册时间
2017年7月21日
在线时间
1540 小时
精华
0
发表于 2019年5月29日 20:0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120

主题

1万

回帖

4万

积分

连趣副总理

注册时间
2015年7月17日
在线时间
11984 小时
精华
1
发表于 2019年5月29日 20:22 | 显示全部楼层
连环画和绘画艺术在长久的磨合过程中必然会找到适合双方的形式,确实不是所有绘画艺术形式都适合连环画。同样,有些连环画家只适合某类故事题材。

55

主题

1514

回帖

3624

积分

连趣科员

注册时间
2018年12月24日
在线时间
7020 小时
精华
0
发表于 2019年5月29日 20:5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摇啊摇 发表于 2019年5月29日 20:05
美术技法技巧俺一窃不通,原著本身有深意,也看过电影,所以原著买了,小书大精上下集也买了,这次淡彩也买 ...

与兄同感

20

主题

2万

回帖

3万

积分

连趣副总理

注册时间
2009年10月18日
在线时间
4678 小时
精华
0
发表于 2019年5月29日 21:28 | 显示全部楼层
读脚本,看看图,享受、休闲就好!

22

主题

3542

回帖

8970

积分

连趣厅长

普通公民

注册时间
2009年4月18日
在线时间
2654 小时
精华
0

杂谈活动奖

发表于 2019年5月29日 22:2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黑白版画的不错,淡彩版更耐看,俺更喜欢后者。

21

主题

3537

回帖

8739

积分

连趣厅长

注册时间
2015年9月30日
在线时间
2696 小时
精华
0
发表于 2019年5月29日 22:27 | 显示全部楼层
少卿是明白人

点评

过奖。  发表于 2019年5月30日 09:20

76

主题

4279

回帖

1万

积分

连趣部长

注册时间
2010年10月20日
在线时间
17796 小时
精华
0
发表于 2019年5月30日 01:13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收藏了。

  “八十年代连环画中流行的写意、变形、夸张、装饰趣味、漫画技法。窃以为这种新的画风和技法,用于短篇的诗歌故事、成语故事、喜剧小品,还是很有味道的,但用在思想深邃、情节复杂、背景深远的长篇现实题材(尤其是悲剧色彩较浓的作品)上,那就有点故弄玄虚、卖弄画技了。”

    这段话说的太精辟了。说出了我们这些不喜欢80年代某些画风的连友的心声。

    改革开放初期,无论美术还是文学,曾经有过一个以丑为美的阶段,为了与过去艺术创作上总是过分强调的公式化和概念化决裂,走向了另一极端,以借鉴模仿西方现代派艺术风格为时髦和创新,表现为画家画什么故意不像什么,把人画的像鬼,把物画的像垃圾;作家则专门喜欢用意识流手法渲染小人物的猥琐心理和社会的阴暗面。总之,不管表现什么,总是以抽象、变态和畸形为标准。好像不这样就不是艺术,结果反而造成了另一种千篇一律。实际上这些都是西方文化的皮毛,人家的精髓我们并没有学到,整出了一个不伦不类的四不像。至今仍为一小撮人所推崇,谁要是稍有异议就劝你提高艺术修养,总觉得自己比别人高一筹。

    我不懂美术,但我觉得艺术都是相通的,文学和美术在表现手法上也必然有其相似之处。

    文学的表现手法一般分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现代主义又分象征主义、表现主义、未来主义、超现实主义和意识流等等。

    而最后人们能够接受和欣赏的还是现实主义的作品,亦即客观地观察现实生活,按照生活的本来样式精确细腻地描写现实,真实地表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的这么一种创作风格。人们还是喜欢巴尔扎克多于卡夫卡,喜欢静静的顿河多于尤利西斯。

    按照理论家的说法,现代派文学属于非理性主义文化思潮,它的产生是源于对近代理性主义文化价值体系的反驳以及对现代文明的不满与反抗,它对人的自身价值与命运的重新思考能否经受住历史的检验还有待于时间的验证。

   想必绘画也是如此,最后还是要求真务实,返璞归真。

点评

老兄学贯中西,高屋建瓴。  发表于 2019年5月30日 09:1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一个用户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连趣网 ( 京ICP备13010301号-1 )

GMT+8, 2025年9月5日 23:54 , Processed in 0.081025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