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

 找回密码
 注册一个用户
楼主: 知远斋主

谈谈书籍的另一种功用

[复制链接]

978

主题

2171

回帖

1万

积分

连趣部长

注册时间
2011年7月5日
在线时间
9956 小时
精华
0

人美社70周年

发表于 2021年4月26日 17:12 | 显示全部楼层
磕碰一点等品相问题,对欣赏内容有很大影响吗?
但上升到收藏,就是大问题,9品、10品价差明显。
形式大于内容。

63

主题

9044

回帖

1万

积分

连趣部长

注册时间
2011年3月3日
在线时间
7142 小时
精华
0
发表于 2021年4月26日 17:21 | 显示全部楼层

17

主题

4807

回帖

9827

积分

连趣副部长

注册时间
2013年5月17日
在线时间
5304 小时
精华
0
发表于 2021年4月27日 17: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浓积云 于 2021年4月27日 17:09 编辑

到了六十多数的人了,购书一般家里人都不会反对的,因为知道反对也没有用。
有位名人说得好,与书交往的过程就是给自己心里喂糖的过程。

很同意楼主这种扬弃的观点,喜欢的扬,不喜欢的弃,天地才广阔。


很有意思的我收藏书的起因,是父亲反对,反对的原因是家里经济困难,你用钱购那些老什子能干啥用,所以他曾经撕了我的书,为了保护我购的书(因为当时并没有收藏意识),我将书藏在厕所杉树板底下。有趣的是今年刚好父亲满九十岁,我赶到深圳去给他祝寿,与他小居的时候,我说起了这件事,他竟然不记得了。

人总要寻找一个慰籍,收藏书就是我们共同的慰籍。
楼主,您说是吗?

154

主题

445

回帖

4850

积分

连趣科员

注册时间
2019年2月2日
在线时间
3016 小时
精华
0
 楼主| 发表于 2021年4月28日 08:50 | 显示全部楼层
浓积云 发表于 2021年4月27日 17:01
到了六十多数的人了,购书一般家里人都不会反对的,因为知道反对也没有用。
有位名人说得好,与书交往的过 ...

谢谢您的精心回复。关于书,以前一直是知识的传播载体,所以自古人都惜字纸,而现在网络让人们打开了获取知识的多个窗口,加之生活节奏加快,能平心静气读完一本书,都是很大的一件事情,特别是学术性的书籍,更需要人们耐住寂寞,有定力。对书的喜爱有惯性,买书也是在寻找伙伴的过程。一个作家,穷其一生写出的作品,也就是一套自己的文集,所以我买到作家的书,等于找到一位知心朋友。在作家中,我喜欢孙犁先生,他的全集我有三套,一是百花出的,二是人文初版,三是人文修订版。虽然存书地方有限,但遇有好书必买。比如金庸作品集,我有远流复刻版,当时花了五千多;买了一套朗声出的大陆一印精装版,也在二千多元。还有一套怀旧平装版,一套三联版,一套新修平装版。再如五十大册的丰子恺全集,我也珍藏着。这些书,我有时间就翻一翻。孙犁晚年的十册杂文集,我有人文单册,又买了山东画报社小开本的。
藏书为读书。这些年,这些书伴我度过一个又一个不眠之夜,生活中的坎坎坷坷,都是这些大师的书化解的,所谓境由心造,书籍带给我的,是实实在在的启迪。
冯友兰先生的全集,买了但读起来慢。吕思勉全集,我买的是普通版,感觉比编号版封面用布细致。吕先生的书,开卷有益,受益终生。还有胡适文集,冯雪峰全集,这些书,随手翻看一本都是精美的精神食粮。
百无一用是书生。原来有写一本书的想法,现在看,读书更适合我,写了几十篇书话类的小文章,每篇也就稿费30元。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现在早断了投稿写文章的念想。
世事如此,坚强并坚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一个用户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连趣网 ( 京ICP备13010301号-1 )

GMT+8, 2025年8月8日 09:34 , Processed in 0.058781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