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黑白电影连环画《405谋杀案》

 找回密码
 注册一个用户
楼主: admin

连趣讲座:连环画《三国演义》的出版及其艺术成就(王家龙主讲)

  [复制链接]

2188

主题

7万

回帖

37万

积分

管理员

注册时间
2002年5月19日
在线时间
54400 小时
精华
3
 楼主| 发表于 2011年7月10日 15:32 | 显示全部楼层
conew_img_2878.jpg
给王老来张特写。
王家龙:
3谈谈封面设计的成绩:封面设计非常讲究,可以说是精心再现了每一分册的思想内容。介绍了该分册的典型场景。封面所以能够吸引人,在于当时的出版社总编辑黎鲁先生高屋建瓴的提出了明确要求。俗话说,货卖一张皮,1本书的封面就是它的外包装,能给读者第一印象,也是吸引并决定读者愿否看此书,买此书的关键。

在黎鲁先生的提议下,编辑组对封面的绘画全部请有名望有成就的中国国画家来绘制。这些名画家如刘锡永、刘旦宅、程十发、凌涛、汤一方、赵宏本等都是上海名气很大的被众人认可的上了美术词典的人物。他们精心的创作使封面的国画色彩艳丽,吸引人,给读者以感染。另外,全书以深蓝色左底。白色的书名由上海著名的书画家贺天健老先生撰写。贺老前辈的字是遒劲典雅,很见功力。60部书名,一气呵成,为全书增色不少。

除了书和画,还有篆刻。在画面的一角,都印上一枚标有全书分册序号的图章,这也是由上海的著名金石篆刻家完成的。所以封面不但绘画好,书法好,篆刻好,使整套书由于封面设计的出色更上了一个档次,也为今后套书封面的创作带了一个好头,积累了经验。总之《三国演义》无论文字编写还是内页绘画和封面的装帧设计,这些共同的质量保证形成了上美社的品牌效应,成为他们的保留书目,并最终成为传世经典。

点评

经典是这样炼成的。。。。。  发表于 2011年7月11日 22:44
金石篆刻家 都冰如 替王老补充  发表于 2011年7月10日 17:13

2188

主题

7万

回帖

37万

积分

管理员

注册时间
2002年5月19日
在线时间
54400 小时
精华
3
 楼主| 发表于 2011年7月10日 15:32 | 显示全部楼层
conew_img_2824.jpg
conew_img_2825.jpg
conew_img_2827.jpg
王家龙:
第三个问题:

今天我们如何全面评价《三国演义》套书?
《三国演义》套书渗透着策划者、编写者和绘画者的创作心血,使这部书长销不衰,口碑极好,受到一茬又一茬读者的追捧,成为叫得响的精品力作。尽管如此,它毕竟是560年代的作品,代表的是那个时期的创作水平,距离今天读者的要求,严格讲是有差距的。

我们固然喜欢它,欢迎它,但是不可把它捧之过高,溢美过度。因为它不可避免的留有那个时期特定环境的痕迹。比如说当时受到很大的左的干扰,怎么可能不影响到创作呢?人的认识水平总是在发展的,我们今天在对照原著不难发现,它还存在一些缺点不足。这套书的质量状况大体可以说,前期5758年出的水平最好,5960年地稍差,最后出的由于草草收兵,个别分册差强人意。总体水平高,并不能掩盖个别分册水平让人感到遗憾。尤其是59年、6061年这个期间推出的分册,绘画者的心态受到影响,因为当时险些被迫流产,即使勉强出完,也是赶任务,抢进度,尽快交差了事。

这种情况势必使这套书水平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优秀。当然这些我们都是能够理解原谅的。

从修订以后的作品来看,第一版和第二版在60册中,仅仅有8本篇幅不动,没有变化,其它52本或多或少都有增删,如此的反复说明编辑每一次推出新版时,出于不同的环境中,都做了各种各样的调整。在当时看来是必要的,今天看来就大可不必,或是多此一举。

点评

永远的好作品  发表于 2011年7月11日 09:07

2188

主题

7万

回帖

37万

积分

管理员

注册时间
2002年5月19日
在线时间
54400 小时
精华
3
 楼主| 发表于 2011年7月10日 15:32 | 显示全部楼层
conew_img_2871.jpg
王家龙:
    另外,从重绘的3本来看,第三版第四版都保留了。但是到05年收藏版的时候,在广大连友的强烈呼吁下,有2本停止使用,又恢复了第一版时的绘画作品。这两本就是老画家徐正平先生的《战长沙》和《空城计》。当年,我是出一本看一本,我认为,徐正平先生的重绘作品真好,应该重画。后来,才发现自己的看法缺乏完整性和系统性,因为毕竟重绘的两部的艺术风格太有徐正平先生的个人追求了。技术虽然很娴熟,但风格远不如原来的两本更与全书保持一致。所以,当初的修订尽管用心是好的,但也仅仅是一种探索。实践证明,张大经先生的《火烧新野》因风格独特,装饰性强,笔墨具有超前的意味,将它重绘是对头的。而徐正平先生重绘的两本显然多余了。

还有全书,从文章编写来说,从分册的内容确立来说尽管我们在前面做了充分肯定,但是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今天看来,有些删节令人感到不满足。比如原作中的有些内容、情节、人物和事件就不该删,而应该保留。举例说,如《击鼓骂曹》、《左慈戏曹》还有《妒杀杨修》、《铜雀台》等相关内容都不应该删去。当初没有选进去,是很可惜的。当然,这点我们也不能指责当时的策划者、组织者和撰写者,因为毕竟有当时的历史环境和背景。

从这60册书来看,后半部分表现东吴的偏少,而笔墨集中到蜀和魏之间的斗争,这样,感觉不平衡,另外,对战争的描绘偏多,其实可以压缩,腾出篇幅来,多写一些人。例如写写华佗,蔡文姬等。介绍这些故事,也能增加读者很多历史知识。另外,由于原著罗贯中对有些史实和地理知识的疏忽,就存在一些疏漏。而改编时没有发现,延续下来,使原著中的疏漏在改编本连环画中也出现同样问题。这就容易误导读者。所以我说,沪版的《三国演义》老套书,用今天的眼光来审视,尽管是传世经典,但也绝非无懈可击。还是遗留下局限性的。

今天我们看待它,应该客观一些。尊重前辈们付出的劳动,作出的成绩,也要看到,如果今天重新再来,改编绘制出版《三国演义》,应该说条件更优越,各方面的保证更充分,所以我们也期待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能重新编绘出版更新更好的版本。

点评

此事一定记在心头!山人时刻未忘。不敢奢望全套三国,至少《三国补》有改进必要和希望!  发表于 2011年7月10日 17:11
关于删减《左慈戏曹》内容,我觉得上美编辑取舍比较好,这段不同于其它,宣扬光怪陆离的迷信成分很大,对原著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套书来说,上美编辑还是很下功夫的。。  发表于 2011年7月10日 17:08

2188

主题

7万

回帖

37万

积分

管理员

注册时间
2002年5月19日
在线时间
54400 小时
精华
3
 楼主| 发表于 2011年7月10日 15: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后,我要讲几句实话,我对《三国演义》没有专门研究,既不深入,也不系统,按理说,就《三国演义》来和大家探讨,我是不够资格的,所以要来说,因为我深深的怀念为这部套书的编绘出版付出了大量心血的当年上美社连编室的资深编辑杨兆麟先生,我今天所谈的很多内容都是杨先生主持这部书的编绘出版的经验之谈和创作体会,我把这些内容介绍出来,就是借我之口,来向大家讲述当年参与此书创作的老艺术家、老连环画工作者所作出的努力。因此在喜欢、欣赏《三国演义》这部作品时,我们更应该感激为此书付出劳动的连坛的前辈们。谢谢大家,耽误大家时间了!

2188

主题

7万

回帖

37万

积分

管理员

注册时间
2002年5月19日
在线时间
54400 小时
精华
3
 楼主| 发表于 2011年7月10日 15:32 | 显示全部楼层
admin:王老师辛苦了!一晃将近两个小时过去了。再次感谢您在酷暑中来到连趣网为我们的同学们讲解连环画的相关知识,这次讲座真是让我们受益匪浅,我们衷心希望您今后还能来连趣网与同学们交流连藏心得,让我们了解到更多连环画方面的收藏知识。请您保重身体,青岛旅游愉快!
好,下面请您再回答同学们提的几个问题吧。
凭海临风同学的问题:
1.就是这套中的《千里走单骑》一书,出版于1958年9月  1次印量2万册,这是自三国57--59年间印量最少的一册,是否与此书的宣扬关羽个人章节有关,或与当时反右运动有关?(与60年后来几本2万册的不同,这几本是灾害时期,控制印量)

2. 二版的63年重新做了规划,故事排布更加合理(以时间年代顺序),分册有了变更,请问王老您更喜欢一版还是二版?您认为哪个更优秀一些?

3,另问下王老,三国中您最喜欢哪个分册?哪位画家?

谢谢  祝王老愉快![em184]        也谢谢版主的搭接的交流平台[em188]

王家龙:
1、《关羽》的印量问题,就不清楚了。
2、我认为严格讲,还是二版更优秀,从内容上调整后,更符合原著。
3《三国演义》最喜欢刘锡永先生的《虎牢关》、《赤壁大战》和汤义方先生的《白门楼》和王亦秋的《马跃檀溪》。

点评

《白门楼》捉吕布,故事精彩,画面优美,我因此而连环画情结!怀念。  发表于 2011年7月10日 17:58
非常感谢王老!  发表于 2011年7月10日 17:18

2188

主题

7万

回帖

37万

积分

管理员

注册时间
2002年5月19日
在线时间
54400 小时
精华
3
 楼主| 发表于 2011年7月10日 15:3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答老版连友:谢谢关心,身体很好。
回答cq大崽:您言过了,我的2万多本书,大致在哪儿知道,但是特别详细的,也有不清楚的。

2188

主题

7万

回帖

37万

积分

管理员

注册时间
2002年5月19日
在线时间
54400 小时
精华
3
 楼主| 发表于 2011年7月10日 15:32 | 显示全部楼层
conew_img_2856.jpg

conew_img_2857.jpg

回答虎威将军的问题:我和大家一样,欢迎《三国演义》小精装,也希望能最大限度的满足连友对这部名著的需求,但是也不要把期待值设得过高,因为毕竟是今天的编辑来编上美社爷爷辈的作品。
而且这部书多年的调整修订,已经众口难调了。我觉得65本好。80年代补页从内容来说,绘画上来说,有些册可以,有些勉强,老实讲,新绘本,我们连友画家热情可贵,但是模仿痕迹太重了。而且在此之前,对连环画的创作实践不多经验有限,早期的作品不尽如人意,也是无可指责的,参与三国补绘画的一些连友画家,在东周和其他作品中提高很快,记忆越来越娴熟,令人感到振奋,看到了希望。
我这里可以给大家透露一个消息,北京人美社据知情人披露,将组织人力保证财力物力,新创《三国演义》。他们雄心很大,想用新创作品占领市场,赢得连环画爱好者的欢迎。他们此举让我们看到了连环画在发展中卖出新步伐。(admin:哇塞,王老爆料啊,我都是第一次听说。[em146])

点评

应该是权威发布,强烈期待。。。。。。。。。。。。。  发表于 2011年7月11日 22:51
谢谢王老回答!期待王老能把65本三国连环画设想反映给上美!上美不会坐视不管的! 谢谢  发表于 2011年7月10日 17:34
人物造型和老三国区别大吗  发表于 2011年7月10日 17:30
新创《三国演义》。哇塞,太振奋了!!  发表于 2011年7月10日 17:27
绝对是爆料啊!  发表于 2011年7月10日 17:26

2188

主题

7万

回帖

37万

积分

管理员

注册时间
2002年5月19日
在线时间
54400 小时
精华
3
 楼主| 发表于 2011年7月10日 15:3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答Wuweishanren:
三国演义的印量总体上应该已经过亿了。


回答冬至的问题:
1:印装的问题大家都一样,希望完美。
2:汪玉山老先生的总体水平还是可以的,三国中的不少分册,水平有不整齐,但是为三国的绘画尽了力,作出了成绩。我个人还是很尊重他的。

点评

谢谢王老师!  发表于 2011年7月10日 17:26

2188

主题

7万

回帖

37万

积分

管理员

注册时间
2002年5月19日
在线时间
54400 小时
精华
3
 楼主| 发表于 2011年7月10日 15:3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答诸葛亮的问题:
您有这样的雄心壮志,绝对应该鼓励,值得我学习,相信您能创作出高水平的精品,因为我们现在的连友画家中,有很多位口碑极佳,在市场上被疯抢,希望能再接再厉,成为中国连环画忠实的传承人,优秀的绘画者,为中国连环画事业勇攀高峰。

点评

谢王老鼓励!我一定把你的话传达给曾经绘画过三国补的兄弟们!  发表于 2011年7月10日 17:32

2188

主题

7万

回帖

37万

积分

管理员

注册时间
2002年5月19日
在线时间
54400 小时
精华
3
 楼主| 发表于 2011年7月10日 15:3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答冬至的问题:
无厘头的问题,恕我也不清楚,我和您一样,也是普通的连环画爱好者,很多技术问题,我也不知道了。哈哈。

点评

嘿嘿,不好意思啊~  发表于 2011年7月10日 17:33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一个用户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连趣网 ( 京ICP备13010301号-1 )

GMT+8, 2025年4月16日 12:26 , Processed in 0.069974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