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环画《南征北战》

连趣网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一个用户
查看: 1006|回复: 11

《汪观清口述历史》 01 慈母与游子

[复制链接]

39

主题

91

帖子

1563

积分

连趣队长

Rank: 4

注册时间
2019年8月22日
在线时间
304 小时
精华
0
发表于 2019年9月12日 14: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连环画收藏交流 于 2019年9月14日 11:18 编辑



01.jpg
图1:歙县金滩村的汪观清祖屋, 祖父在江苏启东经商赚钱所建, 1931年汪观清出生在这里

一、 慈母与游子
      有一个哲学问题,我从哪里来?好吧,我就借用一下,以此开始我的自述。
      我的祖籍是徽州,在安徽的新安江以南。历史上的徽州既是一个地理概念,又是一种文化现象。新安画派、徽派建筑、徽商徽菜等等,都被称为徽文化,而且随着徽州商人的脚步,影响遍及海内外。这里人才辈出,古有儒学的集大成者朱熹,近有一代宗师胡适,人民教育家、倡导生活教育理论的陶行知。光是清朝,状元就出过十多位。
      徽州山清水秀的自然条件和贾而好儒的人文环境, 为一个画家的成长,提供了最好的土壤。可以说,徽州是我的根,也是我倾注无限情感、终身留恋、引以为傲的地方。 1931年,民国二十年,农历辛未羊年,我出生在那里。祖父为我取名汪仲良。
      年轻的读者可能觉得那是一个岁月久远的年代,如同电影里的画面,遥远而陈旧。然而,对我来说,却是实实在在的经历。我出生的时候,中国已经进入共和体制,但仍是军阀混战,武夫治国, 1931年还发生了混乱的中原大战;轰轰烈烈的辛亥革命已经过去二十年,绵延中华大地两千年的封建制度被推翻,但浓厚的封建思想和封建习俗还残留在人们的生活里;五四运动已经逐渐由一场游行,演化成一种思想形态,蔓延开来,它的触角正渐渐渗入到每一个角落。具体到我所生活的歙县金滩村,那是典型的中国江南的一个乡村,其情形和鲁迅先生在《故乡》中的描写非常接近。
      我初生时,家里是祖父治家,就从我的祖父谈起。
      徽州男人世代重复着一种固化的人生模式:成家立室—外出谋生—晚年返乡。我的祖父也不例外,但他的外出谋生,相较别人,多了一份传奇色彩,应了世人常说的那句“善有善报”的老话。早几年,我发动乡民写村史时,听村里上年纪的老人说,祖父年少时,生活困苦,十二三岁给人当长工以谋生。十几岁的男孩子正是贪睡赖床的年龄,可是祖父每天必须天不亮就起床,乘着朦胧的晨色,抑或是稀朗的星光出门,拾捡狗屎,作为主人家土地的肥料。除了起床要早,每天还要走上十几里的山路,放牛、砍柴,以及其他数不清的劳动。日子单调而清苦,但祖父是勤劳和乐观的。
      西方有句格言,大致的意思是说,机会总是给予那些勤奋的人。一天,祖父照例重复每天的活计,他在路上捡拾狗屎牛粪。经过路边的一个亭子时,祖父意外地瞥见路亭的石凳子上有一个包裹。一望便知,应是旅途中在此歇息的人不慎遗落的。天光刚刚启亮,祖父看看天色,想,落下包裹的人应该也是天亮赶路,不会走太远。于是,祖父拾起包裹,沿着乡路快步追赶,逐渐赶上一个渐渐清晰的背影。一问,正是包裹的主人。对方感动之余,当即拿钱酬谢祖父,再三请祖父收下,祖父自然拒绝了。双方告别时,那人给祖父留下一张名片,上面写明联系方法、详细地址,及交通方式。并告诉祖父说,哪一天你想从徽州出来谋生,可以写信给我,会有人安排你怎么走,并给你路费。
如果没有后来祖父离开徽州,这不过是他人生旅程中一件可以被忽略的小事。这件事之后,祖父继续如常地生活。不久,按照徽州的传统,祖父到了外出谋生的年龄。他想起那张名片,尝试着按照上面的地址发出一封信。果然就得到了回讯、路费,以及如何去江苏启东的水、陆交通的指路条子。祖父梳好辫子,背上包袱,在家门口搭上去杭州的木船。雾霭中,我的祖父悄立船头,远离家乡,去了江苏启东青龙港。

评分

参与人数 2经验 +100 收起 理由
連缘不斷 + 80
成长彩虹 + 2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255

主题

7653

帖子

3万

积分

连趣部长

彩虹书屋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注册时间
2007年1月10日
在线时间
23612 小时
精华
0
发表于 2019年9月12日 14:34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故事帮顶!

点评

故事确实很好,整本都不错。呵呵  发表于 2019年9月12日 14:38
谢谢! Discuz排版能力太差。后台不知道能否增加设置首行缩进。  发表于 2019年9月12日 14:37
强烈推荐支付宝交易,交易双方都有保障!无支付宝的朋友可汇款至:中国农业银行卡:622848 0030146777815 卡名人:郑怀忠( 请合对姓名后再汇钱),汇后请及时告知!有任何要求都可与我的手机微信:18121020919。 热线店名:成长彩虹88,孔网:沪上彩虹书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

主题

91

帖子

1563

积分

连趣队长

Rank: 4

注册时间
2019年8月22日
在线时间
304 小时
精华
0
 楼主| 发表于 2019年9月12日 14: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连环画收藏交流 于 2019年9月12日 21:41 编辑

      在我的家族中,祖父的故事每个人都知晓,我也常给我的孩子及认识的人讲起。这件事,对我的影响很大,我相信任何人都希望和有德者共事。诚实为人、信守承诺,成为我一直恪守的行为准则,也是我对周围人的诚恳建议。
  祖父到启东后,在杂货铺里做伙计。年后,返乡,结婚,成家。之后有了五个孩子,两男三女。几年后,祖父的第一位妻子过世。再之后,祖父和本村滩头的方氏寡妇,即我的祖母结婚。结婚时,祖母带来了三个江姓女儿。

  我的祖父勤勉而恪守本分, 同时也有徽州人与生俱来的敏锐商业意识。几年以后,他开始尝试做一些生意。新安江流域盛产茶叶,渐渐地,祖父将家乡的茶叶等特产,带到启东销售,生意越做越大。及至后来,自己立业,创立茶行,取商号“恒源祥”。生意有了规模之后,祖父的两个女婿和两个孙子(大货、小货)也跟随过去,帮助打理生意,并在当地生根、开枝散叶。我三姑父和大伯父的后代至今还生活在启东。

  祖父在启东做生意期间,祖母像所有的徽州女人一样,在家侍奉长辈,料理家务,照顾子女。祖父也像所有的徽州男人一样,将生意上赚来的钱寄回家,买田置地,盖起了大房子,一家人逐渐开始过上富裕的生活。这期间祖父和祖母有了五个孩子,二子三女。我父亲是他们的第一个孩子。祖父在九十五岁过世,一个月后,小他十岁的祖母也离世了。祖母死于脑溢血,在所有的子孙里,她最疼爱我。弥留中,祖母一直坚持等到我回去。看到我,笑了,随即驾鹤西去。

  我祖父的堂屋命名为“耕莘堂”,有一块木匾悬挂在中堂厅上,是“农耕莘莘学子”的意思。这也是我后来取名号“耕莘堂主”的缘由。

  尊奉徽州传统, 我父亲在十六岁时娶我母亲为妻。母亲比父亲大三岁,我婶婶比叔父也大四岁,这样的结合在徽州很常见。在以农耕为主的徽州乡下,组建家庭时,夫妇的年龄一般都很小,如果女方的年龄稍长些,就能更早地承担更多的家务。

  我母亲是缠过足的小脚女人,认识几个字,娘家在我们村的河对岸,以方姓为主的瀹滩村。我父母结婚的时候,家族经济状况在祖父的经营下,已经相对殷实。父亲这一辈不再需要像祖父当年那样,因为生存的压力而盲目地出去讨生活了。婚后不久,父亲和叔父一同到上海当了学徒。我童年的时候,记得家里所有的家务都是母亲在操持,父亲偶尔会回乡,从上海带回些新鲜玩意儿。

  我的母亲有着一切中国传统女性的美德。她坚韧、勤劳、善良、宽厚。母亲每天在晨曦微露时起床,开始劳作的一天。她为全家人准备早饭,侍奉公婆起床,喂鸡喂猪,照料田园,然后带着当午餐的玉米馃子,扛着农具,步行上山,去料理山上的几亩山田。有时逢上农忙,她踩着小脚,每天十里山路,往返于家与田地之间,一忙就是整整一天。天黑了,地里看不见东西了,才肩背一捆柴草下山回家,真正的两头见星星。而家里,还有一堆的家务在等着她。当年,母亲是家里十个人中唯一的壮年劳动力。

  对于一个徽州女人来说,似乎生来就要操持家务,辛勤劳作。当辛苦成为常态,在岁月的流逝中,体力的付出就逐渐成为一种适应和习惯。但是,我的母亲却在内心承受了比常人更多的仁忍和辛酸,那就是与子女的生离和死别。

  我出生时,家里已经有一个姐姐和一个哥哥。几年后,陆续又有了弟弟和两个妹妹。姐姐秀莲生下不久,我母亲生病。祖父就请人来占卜,占卜的人说,姐姐属牛,母亲属牛,母女属相相克。祖父本就重男轻女,于是,在他的主持下,姐姐幼年就被送给同村的族人家,做了养女。姐姐是母亲的第一个孩子,被送走后,母亲再也不能对女儿悉心疼爱、嘘寒问暖。这种骨肉的生生分离,让我的母亲万分痛苦。

  姐姐的养父母一直务农,家境不如我家,她在生活上就难免受苦。母亲惦记女儿,但也只能在路边遇到的时候,多几声询问和叮咛。回家后,心疼,只会默默垂泪。我们几个兄妹后来都读了书,在各自的领域有了不同的成就,只姐姐因被送人而无法接受教育,和我们的人生境遇产生了巨大落差。每念及此,母亲总有深深的同情和遗憾。


02.jpg
图2:母亲与五个孩子在祖屋前合影。哥哥和弟弟过世后, 汪观清成为家中唯一的男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

主题

91

帖子

1563

积分

连趣队长

Rank: 4

注册时间
2019年8月22日
在线时间
304 小时
精华
0
 楼主| 发表于 2019年9月12日 15: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连环画收藏交流 于 2019年9月12日 21:29 编辑

      

图 3:汪观清与父亲,晚年的汪父离开上海回到家乡生活

图 3:汪观清与父亲,晚年的汪父离开上海回到家乡生活

      图 3:汪观清与父亲,晚年的汪父离开上海回到家乡生活

      更为不幸的是,我的哥哥,家中的长子,十岁那年得了病,在多方医治无效后过世;第二年,弟弟也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离世。母亲为此悲痛难抑,痛不欲生,在地上打滚哭唤。当时父亲远在上海,虽然也悲痛,却无法花很多时间来陪伴母亲,给予安慰。对于我的母亲来说,这是她一生中最绝望的时光。
      母亲独自面对这些苦楚,一直很少向人倾诉,但我有时会试着去体会和理解她的心境。母亲后来对我说起过弟弟过世的经过。她说,家人见弟弟下午玩耍后睡在床上,初时,以为是玩累了,在休息,不以为意。晚饭时久叫不醒,用手触摸,才发现已经没了呼吸。现在想来,应该是得了脑膜炎之类的急症。
      因为有这部自述,我想提一下我哥哥和弟弟的名字,算是对离去几十年的手足的怀悼。我哥哥的名字是汪仲书,弟弟汪仲富。我母亲一生的一部分时间是用来思念儿女的。她会充满愧疚和怜惜地谈起姐姐,无限思念地忆起哥哥和弟弟。为了弥补母亲的遗憾,几十年来,我每次回乡,总是乘船到河对岸去探望姐姐,并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
      如今,我们都已到耄耋之年,愈发姐弟情深。2014年清明,我回乡,适逢姐姐九十岁寿诞。我请来近亲五十余人同贺,并特意作《牛羊松图》,题款“仁义值千金,击角歌有情”送给姐姐。姐姐属牛,我属羊,松树寓意我们身体的健朗和精神的蓬勃。
      哥哥和弟弟离世后,我成了家里唯一的男丁。家人生怕再出事,都特别疼爱我,祖父再次请人卜卦。占卜的人说,要将我过继给山上庙宇里的观世音菩萨才能活命。为保住汪氏这一支唯一的血脉,家里人丝毫不敢怠慢,带我到了村后山的杨梅坎寺院。
      寺院里仅有一个和尚,德宝师傅,村民们都叫他“德宝师”。行过拜师礼后,师傅给我穿上小和尚衣服、披上香袋,第一件事就是给我改了名字。师傅说,就叫观清吧。于是,我从汪仲良正式更名为汪观清,那一年我七岁。
成年后,我离开了家乡,在上海有了自己的事业,但每次回去,都会上山去探望德宝师傅。五十年代,政府动员僧人还俗。德宝师傅就地还了俗,就在庙里结婚,成家,转变为一个地道的农民。
      我三十岁那年,回乡探望父母,德宝师傅闻讯,也赶到我家。师傅来得匆忙,进门后,既不落座,也不饮茶。只是反复催促,叫我快给他画一幅像。我请师傅坐在竹椅上,自己坐在门前的石阶上,在他的一再催促声中,我用十分钟时间完成了一张他的速写画像。师傅急切而又喜悦地拿着画像催我快签上名字,然后风一般,笑吟吟地快步走了。
      后来我才知道,我渐渐有了成就之后,在家乡也算名人了。德宝师傅下山,到村里小卖部买东西。听人说,我的画难求,他就和人打赌,说可以立即轻易拿到,赌资是三两酒。那天,得到画像后,师傅一边将我画的画像示人,一边骄傲地向众人解说:“你们不知道,我是他师傅,他的名字都是我给取的呢!”这正是师傅乐观、谐趣的地方。
      德宝师傅八十多岁过世,生前有爱吸旱烟的习惯。一杆九寸十三节虎头蛇尾的三色铜镶竹烟筒伴随他多年,从不离身。材料是师傅自己到竹林中选来的,烟筒取自细竹,必须趁着新竹笋的时候精心加工裁制。这支烟筒因使用的年头久了,已经呈现出厚重的紫红色,是他的心爱之物。师傅过世之前,特意将烟筒托人转赠予我,以做留念。这支沉淀着德宝师傅情谊的烟筒,我珍藏至今。
      人在一生中,会遇到很多人,他们以不同的方式在别人的生命里留下痕迹,德宝师傅给予我的最大的印记,是我的名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

主题

91

帖子

1563

积分

连趣队长

Rank: 4

注册时间
2019年8月22日
在线时间
304 小时
精华
0
 楼主| 发表于 2019年9月12日 21: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连环画收藏交流 于 2019年9月12日 21:44 编辑

  我与母亲的感情是一种深深交融的亲情。母亲第一次来上海,是在我的哥哥弟弟去世,我成为家里唯一的男丁后。因为异常宝贝,母亲决定把我送到父亲身边,过更好的生活,接受更好的教育。于是,她带着我和两个妹妹离开徽州,去往上海。
  
  那一次,我们从金滩村前的新安江乘船,顺流而下,行了七天,先到达杭州,再从杭州转乘,坐火车来到上海。那是我第一次坐火车,第一次离开家乡。伴随着蒸汽的汽笛,飞驰的火车,沿途的景观,都让我觉得新奇、兴奋。母亲在上海呆了两个月,带着小妹妹秀云返回徽州,留我和大妹妹秀英与父亲在上海一起生活。
  
  此后,母亲一直生活在徽州。很多年,为了看望她、照顾她,我便不停地往返于上海和徽州之间。特别是母亲晚年,身患心脏病、高血压等多种慢性病,经常突发心绞痛。那时,只要家乡一有电话打来,一听到母亲身体不适的消息,无论我在做什么,都会立即向单位请假,回去陪伴。当然,顺便带上创作任务。
  
  五十年代,从上海到徽州,虽然已经不像第一次和母亲出行那样,要水路交替,舟车劳顿,但仍需要坐十多个小时的长途汽车。后来路修好了,减少了些颠簸。当时,也有安徽练江牧场的车,往返于上海和歙县之间运送奶制品,我便常搭乘牧场的运输车,或者随车托送些东西给母亲。再后来,“文革”之后,我所工作的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不再要求创作人员坐班,我就有了更多的时间,去乡下照顾母亲。
  
  我总是竭尽所能给母亲最好的药品和照顾,我稿酬的一部分都用在了母亲身上。早年生活条件受限的时候,我曾经为了给母亲治病,卖掉过自己心爱的一块金表。对母亲的关心和照顾既是我们的母子情深,也是徽州文化中传统孝道在我身上的体现。
  
  1988年,母亲病危,我赶回去照顾,母亲很快就好起来了。村里人都说我母亲命好,说她每次生病,生的是想儿子的病,儿子一回来,病就好了。
  
  但是母亲的身体仍然虚弱,我每天陪伴着她,她躺在院子里的竹椅上晒太阳,我坐在边上和她说话。午后的风静静地从堂前穿过,乡间的燕子在檐下进进出出。那一年,正赶上我在日本要开画展,再过三天,画展就要开幕了,我人还在徽州。为了不耽搁远在国外的画展,我尽量温和地、缓慢地对母亲说,县里的领导让我去画幅画,就去几天,很快就回来,有事可以叫人到县里找我。母亲答允后,我立即回到上海,奔赴机场,赶去日本。出发前,考虑到母亲病愈不久,为免她挂念,我事先安排,特意买了许多食用的东西,请村里邻居每隔三四天,带着东西去看望她,就说是儿子捎来的。
  
  日本画展甫一结束,我即刻回到上海,第一时间转道回到母亲身边。
  
  见面后, 母亲疑惑地问: “不是说就去几天吗?怎么去了十一天, 这么久啊!你是不是回上海了?”我又温和地、缓慢地向她解释: “我去日本了,因为有一个画展在那里,画展一结束,马上回来陪你了。”母亲听后,很是心疼,说: “你去那么远,不要这样急急忙忙地赶回,太辛苦!”
  
  为了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和照顾母亲,我有时会在家乡完成部分创作。
  
  我住在祖屋的楼上,偶尔晚上工作到十一二点钟。万籁俱寂中,总能听到楼梯上响起细碎的脚步声,我的患有眼疾的母亲手扶楼梯,借着微弱的灯光沿阶而上。或为我送来烤火的竹火笼, 或是一碗覆着毛巾的红枣莲子汤。她并不打扰我的工作,总是轻声开门,把东西放下,在我的搀扶下悄然下楼,那时母亲已经八十多岁。
  
  母亲一生热爱劳动,也习惯了劳动。只要身体稍好就去劳动,有时身体不好也去,她去挖河滩边的沙地,出一身汗,病就好些。母亲那时已经患了青光眼,视力很不好,严重时看不清人。一次,没有事前通知母亲,我从上海回去。找她,见她在河边沙地劳动,我示意边上的村人不要作声,我也不说话,接过她手里的锄头,在边上帮忙干活。她感觉身边有人,却不知道是谁,就说: “你这个哑巴,人真好,经常来帮我做事。”逗得村人忍俊不禁。
  
  母亲为人节俭, 总是省吃俭用, 对他人却很豁达大方。遇有困难的乡邻借钱, 她总是有求必应, 每次亲戚朋友人情往来, 母亲也总是在用度和馈赠上毫不吝惜。母亲的这种可贵的品德也一直深深地影响着我。
  
  我在乡下陪伴她的时候, 偶尔会找些借口, 或生日, 或节日, 往县里打一个电话, 出钱包场电影来村播放, 或请剧团来演戏, 乡民们看得都很开心。每次演出的背后布景都由我来手绘, 有人开玩笑说, 这是最昂贵奢华的布景。

  1985年, 牛年。我的画展要在安徽省博物馆举办。这之前, 父亲的身体也很不好,在县医院开刀做了手术。作为家里唯一的男丁,我一直在照顾术后的父亲。画展开幕的前三天, 父亲办理了出院手续。按照我的想法,计划将父亲转去一家中医院,调理一段时间再回乡,我认为这样比较妥当,也比较放心。但父亲认为手术成功,自己身体已经无恙,执意出院,说回家后继续休养。考虑到有姐妹和外甥照顾,我虽然犹豫着,但也略略安心。于是,用车将父亲送至渡口附近,他们乘船十里,就到了金滩渡口。下船后,离家剩下很短的距离,是一段坡路。父亲不以为意,拒绝外甥抱他上坡,且因为出院,内心高兴,身体动作大了一点,刚一进家门就感觉不妙。

  其时,我刚准备动身去合肥,得到消息,立即掉头回乡,却已经来不及了。我的父亲突发心梗过世,我未及见到他最后一面。第二天上午,处理完父亲的后事,我便匆忙赶往合肥,以便赶上次日上午在安徽省博物馆的画展开幕。父亲是八十三岁那年过世的,三年后,我的八十九岁的母亲,也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母亲弥留之际,我家里所有的人都赶回去了。见到两个重孙辈,母亲非常高兴,但终是回天无力,母亲还是去了。为母亲办理丧事时,自发来了很多吊唁和帮忙的人。社会上常说用脚投票。这么多人的到来,就是对我母亲一生最好的评价。

  为母亲送葬时发生了一个小插曲,我们的船把别人的船碰坏了。对方听说是汪观清的母亲办丧事,也没计较。二十五年后,我偶然听说那位大度的船民病重住院,便画了一幅画托乡友代赠,以表慰问,也是了却了我一直惦记的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

主题

1505

帖子

3462

积分

连趣科员

Rank: 5Rank: 5

注册时间
2018年12月24日
在线时间
6838 小时
精华
0
发表于 2019年9月13日 09:16 来自连趣论坛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厚德载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主题

7348

帖子

4万

积分

连趣副总理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注册时间
2005年8月18日
在线时间
9024 小时
精华
0

2018晒宝大赛

发表于 2019年9月13日 12:47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动人[em20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913

帖子

1358

积分

连趣队长

Rank: 4

注册时间
2018年6月13日
在线时间
476 小时
精华
0
发表于 2019年9月14日 21:15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拜读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5

主题

5157

帖子

1万

积分

连趣部长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注册时间
2009年2月15日
在线时间
8096 小时
精华
0

2018晒宝大赛2018我与连环画的故事我与连趣的故事品连谈兵杂谈活动奖

发表于 2019年9月15日 12:20 来自连趣论坛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汪观清同志不仅画,绘得好,文章,也文彩飞扬,真只是画章双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5

主题

5157

帖子

1万

积分

连趣部长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注册时间
2009年2月15日
在线时间
8096 小时
精华
0

2018晒宝大赛2018我与连环画的故事我与连趣的故事品连谈兵杂谈活动奖

发表于 2019年9月15日 12:22 来自连趣论坛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趁着脑子还能记忆,撰写回忆录,这点很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一个用户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连趣网 ( 京ICP备13010301号-1 )

GMT+8, 2024年4月27日 10:51 , Processed in 0.088890 second(s), 3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