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深远文化 于 2023年12月5日 16:09 编辑
好友顾炳鑫谢世已一年多了,往昔与他交往的情景时时会浮现在眼前。去时不再,天人睽隔。每念及此,不免黯然。 此后我也在上海的出版社工作。评工资时,有关同志征询我的意见,定多少为宜,我不知情,便问“顾炳鑫工资是多少”,这样,就将我的工资与他评为同级。当时我虽说脱口而出的问了一下,其实我是非常佩服他。至“文革”前,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连环画创作的力量是很强的,创作人员号称有“一百零八将”之众,老顾是连环画创作创作室的副主任。他与大家朝夕相处,甘苦与共,从来没有当领导的架子。相反,那时极“左”思潮对“個人奋斗”、“成名成家”的批判,很有点风声鹤唳的味道。他从没有为难过哪一位画家,有些事就自己承担下来,所以“上頭”就会觉得他有点“右倾”,始终只能当副主任,而得不到重用和提拔(虽然他当时已有人大代表、文联委员等职衔)。凭他的业务水平、学识修养和在群众中的威信,应该是可以担当更高更重要的职务的。但他对此也从来没有任何芥蒂,依然乐呵呵地知足、友善、安分,而在业务上则不断进取,不断提高。初始,我的工资与他一样,后来我多次提级,他却多次谦让,还在原地踏步,想起来,他的为人真是很高尚的,令我非常佩服。 当我与老顾在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同事时,常在午间或闲暇时下棋消遣。我们的水平都不高,反而要逞强,输了还要悔,他性慢,我性急,都以侥幸取胜为乐,于是约法三章:要快,不悔,输了罚画一张。结果多以我画画了断,皆大欢喜,笑声不绝。 20世纪90年代刘旦宅与顾炳鑫合影 刘旦宅绘金陵十二钗之林黛玉
老顾为人朴实,勤勉能干,对绘画认认真真,一丝不苟。他善于创造,善于布局,善于吸收传统和别人的优点长处。对珂勒惠支、陈老莲等特别感兴趣,尤其是对后者的版画情有独钟。他在收藏了陈老莲的《水浒叶子》和《博古叶子》等版画作品后,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学习,著文《陈老莲的版画》,对陈的艺术做了确切的评价,并叙述了自己的心得。此外,他还写了很多有关连环画、中国画的理论性文章,这大多是他自己多年来创作生涯的肺腑之言。 连环画淡出后,老顾的创作渐渐移到了中国画上来,他画了不少仕女、诗人和历史人物。造型、布局对他是绝不成问题的,在笔墨上他下了不少功夫,也时常与我一起探讨其中的奥妙。从连环画转到中国画,就要解决笔墨运用的问题。笔墨除了塑造形象的功能外,更需要有表达作者情感的作用,同时要有力、得趣,还要有境界。要做到这些,就必须要有画外修养的补充。老顾深知这些道理,所以他比以前画连环画时还用功,还勤奋,也更有劲道。他认准了自己努力的目标,脚踏实地,充满信心,百折不挠地努力着,试图在中国画创作中跨出连环画的影子。他认认真真地深入生活,认认真真地写生,认认真真地创作,笔墨的运用已相当成熟。正当他人书俱老,行将跨入化境时,骤染恶疾,以致天不假年。赍志以殁,实在是令人痛惜的。 顾炳鑫绘李白吟诗图 顾炳鑫画《山鬼图》刘旦宅补景物 在我与老顾近半个世纪的交往中,他的为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是永远值得学习的榜样。 2002年6月 节选自《世纪炳鑫 纪念顾炳鑫先生百年诞辰文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