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爱君如梦 于 2016年10月15日 23:00 编辑
从探索到还原——淡外国片的译制 伍经纬 一部外国影片的译制过程,可以简单归纳为探索、理解、表达和还原的过程。首先是探索,这是理解的必由之路。我们要从“为什么?”开始。比如:墨西哥影片《叶塞尼娅》,根据它的情节,先得研究一下,为什么奥斯瓦尔多对叶塞尼娅的爱情未减,却又同意和路易莎结婚?叶塞尼娅和路易莎先是争夺自己的爱人,后又互相推让自己的幸福?吉卜赛头人的语词为什么那么低沉,表情又是那么阴郁?这部影片有什么特点?想要说明什么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尽可能地根据资料,进行讨论、分析和思考。这就是探索的过程。探索总是和理解交织在一起的,在不断的探索中,理解也不断深化。对影片有了准确的理解,翻译的剧本语言才能比较准确地、传神地表达原意,演员的台词表演就能符合人物的身份、气质、教养和特点、性格化地塑造角色。这个环节做好了,有了理解也才能较好地表达。这样,完成的影片就可能同原片相接近,尽可能地做到还原影片的本来面目。外国影片的译制组同国产影片的摄制组一样,是一个创作集体。在这个集体里,有着各方面的专业人材:翻译、导演、演员、录音师、剪接师以及负责音乐素材和音响效果的人员等等。导演是这个集体中的一员,他的首要任务就是依靠同志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专业特长,并加以发扬和集中,达到统一的理解,使一部影片的译制获得成功。 当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就不那么简单了。就拿“理解”来说,由于人们的政治水平、文学修养、知识范围和艺术素养方面的差异,有时对同一部影片会产生完全不同的理解,这就不可避免地要引起争论。确实,在译制过程中,大到对影片的主题思想、风格样式的认识,小到对一个人物、一个场景甚至一句台词的看法,都可能争论一番。往往关系到对剧中人物的评价和主题的表达密切相关,所以争论是有意义的。在这样的争论中,导演的职责是,必须提出正确的见解。因此,导演必须经常检查自己的理解,不断思考并集中大家的正确意见,使我们的创作活动始 终不脱离原片。 只有正确的理解才有可能正确的表达。要想使集体的智慧得到正确的集中,要想使译制的成果做到准确的还原,这首先要求导演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较高的理解水平。我们所接触的外国影片来自五大洲,具有不同的民族风格和气质。它表现的又往往是不同时代的人物和事件,反映了不同阶级的思想和意识,再加上创作人员不同的艺术流派、不同的导演手法等,要想对所有的影片都能正确的理解绝非轻而易举。一个导演为了使自己对影片有正确的立场,能够对影片持正确的态度。导演还得博闻广记,增加有关间接知识的积累。在译制《叶塞尼娅》时,我们研究了吉卜赛人的民族习性。《苦海余生》是反纳粹的影片,我们就迸一步了解“第三帝国”兴亡的过程。 但是,正确的理解并不意味着能保证正确的表达。有时理解是一回事,而表达则是另一回事,这也正是电影艺术往往被称为“遗憾的艺术”的一个主要原因。当演员表演不正确或不准确的时候,需要导演来加以引导和纠正,而确定演员表演的正确与否,就需要导演来加以判断了。在表达的一个重要阶段——演员配音阶段,是对导演判断力的集中考验。 在译制组中,演员是作用独特的成员。大家经过反复探索得出来的正确理解,翻译绞尽脑汁推敲出来的台词、以及导演对于影片的分析、阐述,都要通过演员的表演来加以体现。但是,演员的创作往往更侧重于自己所担负的角色,那么,他的表演是否符合影片的风格?他所塑造的人物是否和原片人物相吻合,并且在影片中发挥着恰如其分的作用?他的台词表达是否和影片的主题要求相一致?他在每一场戏中的表演分寸是否准确?他的每一句台词点是否得当?这些都需要导演来加以判断。只有正确地判断,才能正确的肯定、引导和纠正,保证译制质量。导演也只有通过反复的实践,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实践出真知,这是我们的座右铭。 (原文录自己《电影故事》1980年第7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