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实录
时间:2014年11月 地点:上海市 宝山区 顾村,顾子易老师家 受访人:顾子易 访谈提问:胡建君 协助整理:倪潇泽、王培茗 胡:子易老师好,上大美院为了编辑出版《上美·足迹》丛书,由我来对您做一次访谈,请您谈谈关于您父亲顾炳鑫先生艺术教育方面的事迹。 顾:好的,根据您的提议我准备了“自学成才”与“教学导师”两个提纲。 胡:那就从第一主题“自学成才”开始谈起。众所周知,您的父亲顾炳鑫先生是我们学院中国画系的第一任国画系主任,听闻您父亲自学成才的人生经历颇为坎坷不易。您能谈谈您父亲的具体求学经历吗? 顾:好的,请先来看一张我父亲顾炳鑫十岁左右时的相片,他身旁站着的是我的祖父顾鸿琪、祖母张雪南。 听父亲说我们的祖上是从无锡、昆山移居到宝山,后来在薀藻浜边一块地域上居住的大多是姓顾的人家,逐渐扩大形成了村子,也就叫顾村了。我的曾祖父,也就是我父亲的祖父是靠务农与推独轮车谋生,是一位普通本分的农民与脚夫。我的祖父是做竹手工艺活的工匠,后带领一批竹匠,自己创业开了竹匠铺,成了小业主,大家称他为“老板”。在我的印象里,祖父是一位精明干练、幽默开朗、慈祥和蔼的老人。我的祖母是靠务农与做竹编、缝补衣物来持家。祖父开了竹匠铺做了老板之后,她就成了“老板娘”,协助祖父打理店铺的事务。在我的印象里,她为人处世慷慨大方、乐于助人,是一位心地善良虔诚的佛教徒,直到晚年还时常有当时的学徒来探望她。 淞沪抗战爆发后,日寇的轰炸飞机将顾村炸为平地,祖父母带着父亲逃难到了上海,成为了难民,那时非常艰难困苦,父亲根本无法上学。 胡:您曾提到他四次辍学? 顾:父亲《小传》写的是五次,我觉得应该算四次,第一次他才不到五岁,祖父忙于打工谋生,就把他塞到学堂里去上学。他因年龄太小而没法集中精力听课,老师就和祖父说他还没有到上学的年龄。祖父只能将父亲带回家,这就算是第一次,严格说不能算辍学。 第二次,父亲六岁多了,那个教书老师蛮有意思的,会算八字,父亲小名叫“阿兴”,老师说他命里五行缺金、火,给他改名叫“炳鑫”。这位老师很看好他,父亲用心念书,学习成绩都是高分。但因祖父交不上学费,拖了几个星期,还是没钱缴学费。老师就与祖父说,你儿子学习挺用心的,成绩也很好,但是不交钱的话,我也不能白教的。祖父看拖不下去了,只能让他第二次辍学。 第三次,祖父找了另一个学校让父亲去插班上学,学了一阶段之后,还是因没钱交学费,最后辍学了。父亲曾告诉我,我的祖父是一个精明的人,没钱交学费,还总是设法让他去插班学习。父亲很想上学专心书读,但是家里经济条件不允许。祖父当时打工做脚手架、竹篱笆等;祖母是雇农在农村帮人种田,还会编制竹器,都是靠手艺劳动生活的。 这三次辍学以后,就爆发了“八·一三”抗战,那时他已经十岁了。 父亲学习很用心、悟性很高,譬如我母亲陈金秀曾经对我说,父亲学自行车不用人教,自己脚一蹬一跨就会骑了,只是撕破了一条裤腿。学踢毽子也能够像耍杂技那样踢出很多花样,没有人教就能用心学得很出色。他从小就喜欢画画,而且学习兴趣很广,只是家里没有条件培养他,他只能靠自学成长。 插个祖母告诉我的往事。祖母说她婚后两年没怀孕,就去观音寺朝拜观音菩萨,求观音菩萨送子。后来确实怀孕了,父亲出生日农历九月十九,正是观音菩萨的出家日。当时孩子都生在家里,楼上正好有个算命先生,祖母生下父亲之后,算命先生跑下楼来说:“婶婶祝贺你生了个贵子啊!你只要把他养大了,将来他的名气可以大到半爿天”。 父亲从小是被放在农村寄养的,他说:“小时候用两只脚把泥土踩平整了,然后拿树枝在地面上画,就是这样反复着学画的。”他也希望有白纸作画,但没有条件去买纸,所以他捡到的废报纸,只要上面有一小块空白,他都拿来在上面用心作画。 胡:所以顾炳鑫老师还能画那么小的画,写那么小的字,都需要用放大镜去看,精致得像个微雕艺术品。其实也和小时候珍惜纸张有点关系吧。 顾:是啊,他很勤俭,从不浪费,他到老了还是很节俭,没有一样东西随意废弃的。从小养成的一种习惯,就是很惜福,非常珍惜所得的一切。他说当时烧灶台里面有木炭,他就拿木炭在地上、墙上涂鸦。可以说学画是他先天的兴趣,也是天分,这种用心学习的热情和专心创作激情延续在他的一生中。 胡:他的第四次辍学呢? 顾:“8·13”抗战爆发时,他随祖父母从闸北逃过了苏州河,到了租界后就成了无家可归的难民。当时打仗到处都是尸体,难民们四处流浪,只有到“难民收容所”才有安身之处。难民所里,难民全都挤在一起打地铺,大的锅子烧一锅子菜皮稀粥每人分上一口,每天只能吃一到两餐,根本吃不饱,只是不至于饿死。 到租界逐渐稳定以后,祖父打听到租界有外国教会办的免费学校,但进入教会学校必须要信基督教,祖父就称是信基督教的,让他进入教会的唱诗班,学唱基督教的歌、背诵《圣经》等,他的学习成绩依旧是班上前列的,也因为如此,他对基督教也是很了解的。后来“太平洋战争”爆发,租界也被日军占领了,这个教会学校就没法开了,他就第四次辍学了。 后来在静安寺旁的常德路,祖父找到了一个可容身之处。那里有一栋三层楼的茶园,顶楼有一个小晒台,楼主就让祖父在晒台上搭一个屋子。巧手又能干的祖父用竹篱笆和芦席盖顶搭建了一个竹楼,一家三口就离开难民所住在里面。解放后,父亲为了纪念这一段艰难困苦的日子,就取“芦顶楼”为自己的斋号,一直延用到老,以表示不忘苦难。 胡:顾先生的第五次辍学呢? 顾:父亲曾经和我谈起,他有缘遇到一位老师,画古装连环画是其另一份职业。老师发现他酷爱美术,很有绘画天赋,就把接来的连环画画稿让他带回家去,帮着画一些次要的部分,比如衣服的花纹,场景、道具等。老师也没有教他如何创作连环画,因为当时社会盛行“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想法,只是把他当作不必付钱的助手。 父亲人虽小但心里明白,就十分用心地帮着画,并积极参与到创作中边画边自学,他的即兴绘画创作给画面带来了新的起色,因此他也时常得到老师口头的夸奖,就是得不到老师的指教。 这种合作,对父亲来讲是他初次尝试参与连环画创作,所以他十分珍惜这次机遇,用心地自学。他创作的画面也能随之发表,父亲心里充满了绘画创作带来精神上的愉悦感。但是好景不长,最后还是因为祖父交不上学费而辍学了。 那个时代生活的人,也都是不得已,老师不得已而为之,父亲虽不得已,却珍惜一切能提高自身绘画素质的机缘,也正是因为有如此之缘,冥冥中奠定了他之后的人生道路。 胡:顾先生的五次辍学经历,确实很坎坷,他能在逆境中脱颖而出,取得如此大的成就,更令人钦佩。 顾:当时求学就是这么艰难,也正因为这样坎坷的辍学经历,父亲才特别珍视学习和受教育的机会,格外发奋勤勉的用心自学,钻研绘画。 五次辍学以后他已经十多岁了。他说,那时他看到任何有文字纸张的都会保存,照着上面的文字逐个记住,完全靠用心来自学。美术也是这样,只要有图片他就照着图专心去画,完全是一种偏爱。祖父做竹匠活,他就把剩下的一段段竹根劈开,分成几片,然后在这个竹板片上面用刀刻着来学画画。晒台的竹楼小,没有他学习的地方,楼梯斜道有个小窗口,窗口下的一小块窗台成了他学习的画桌,他就在窗台上面整天刻画学习。 胡:十分令人感动,多不容易啊! 顾:父亲学画条件很艰苦,同时还遭到父母的极力反对。父母说学画画将来是会没饭吃的,不希望他学画画。父母希望他能学做生意,因为那时祖父已经做老板了,就希望父亲做账房先生,但是父亲不愿意。结果有一次,父亲有事出去,回家后发现,他的一纸箱子画画工具和画稿,全部都被祖母当柴火放在炉灶里烧得一干二净,祖母想以此断了他学画的路。这件事对他打击很大,心里十分痛苦,但即使父母如此反对,他还是没有放弃。他又默默地重新把绘画工具一点点积攒起来,继续坚持专心学习绘画。这也是父亲的一个特点:他是很有耐心与韧性的,不会轻易改变自己的心意。 他为什么会这么坚定呢?他说,当初我的祖父是做生意的老板,他在一旁看着,就明白了做生意就是尔虞我诈,因为对方克扣了你的钱,你就不得不去压缩开支,降低材料成本或偷工减料,他觉得没有意思。他所用心追求的是绘画艺术的精神世界,明确不想做经商谋利的事。他的内心善良而秉性耿直,虽然老实却有主见,如果遇到触犯原则的问题,他都有自己明确的立场与坚定的信念。 胡:他是很有原则的,这也是成就大事者的特征。 顾:父亲说,他当时更苦恼的是没有老师的关心教导,没有能够一起相互学习探讨的知心同学,感觉自己内心很孤独。 1939年的夏天,他已十五岁,还是在楼梯的窗口旁坚持用心学习。窗外面附近有一个小学,有一位老师到学校去总会走过那个窗口。因为她经常看到窗口有一个小孩在那里忙着,就向邻居打听,这个小孩怎么老趴在窗台上在干什么? 待续......
|